APP下载

“自主管理”模式在中学德育中的具体运用

2017-04-12东莞市黄江育英初级中学

师道(教研)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德育班级

文/东莞市黄江育英初级中学 陈 献

“自主管理”模式在中学德育中的具体运用

文/东莞市黄江育英初级中学 陈 献

教育是从外部的德、智、体教育内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是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宗旨的。

一、强化 “行为养成”,夯实习惯基础

1.建章立制,促行为规范。根据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学生容易冲动、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不良外因干扰等特点,政教处制定了《初级中学八项规定》、 《初级中学六项禁令》、 《初级中学一日常规顺口溜》、 《初级中学食堂就餐“二十四”字要求》、 《初级中学学生家长协议书》、 《初级中学卫生标准》等制度性文件,给学生提供了操行评定的尺度。让每个学生时时在一定的准则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利益和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2.文明礼仪,促品行内化。几年来,我校坚持德育管理为首,把行为养成作为第一要务。期初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比较,手中有行动。每月第一周定为 “养成教育周”,依 《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和 《初级中学年级阶段性德育目标》,在学生中开展 “三别、四带、五无、十字”行为习惯活动,从发型、着装、谈吐、礼仪到个人卫生都有严要求,高标准;彰显 “三从、三礼”文明礼仪教育,以“感恩教育活动”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思想品质、家庭观念、责任意识,促使学生良好的习惯根植心田,让优良的品行由内化到自觉化,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3.创建环境,促德育熏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奋进,自强不息的道德情感,形成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教学楼每层走廊都有鲜明文化主题;每个班均设有图书角、班级口号、班级制度栏、班规、德育目标、植物带、班级视窗;另有,学校广播站也是彰显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舞台。每天中下午广播,如 “每日一曲”、 “校园新闻”、 “热点透视”、 “美文鉴赏”等栏目,都深受学生喜爱。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美化,创设了一个 “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的育人环境,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使学生于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实施 “自主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1.宣传发动,构建管理网络。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学校学期初会召开自主管理思想动员大会,要求师生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教师由 “牧羊人”到 “领头羊”,做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在管理中充当参与者、协助者、引领者、助推者的角色。学生从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变 “要我做”为“我要做”。

2.活动强化体验,助推能力提升。学校在遵循 “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多元育人,知行合一”的原则下,每学期都组织几次大型的学生活动,如知识竞赛、运动会、体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红歌对唱大合唱比赛、演讲比赛等,此外还开展了其它多项专业的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周一升旗时的国旗下讲话比赛;学生书画比赛、黑板报评比、学习心得评比等;依 《初级中学实施自主管理阶段性目标》定期开展 “早读评比”、 “读书写字三个一”、 “起座无声响”、 “物品摆放”、 “食堂就餐”、 “课间纪律”、 “放学路队”等十二项 “专项评比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评比,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体验,助推学生能力提升,以最终达到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管理目标。

三、收获“自育成果” 创立“特色德育”

学校建立了一套激励评价机制,采用 “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程跟踪”的管理方法,实施 “日查、周结、月评”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实行多元量化综合考评,评选出 “优秀小组”、 “优秀班干”、“德育标兵”、 “德育示范班” “进步生”等,特别是对被评的优秀小组及个人,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摄影、野炊、拍微电影、参观体验等活动作为奖励,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促学生个性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