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分析

2017-04-12郭柯柯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背景媒介院校

□ 郭柯柯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分析

□ 郭柯柯

在新形势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新闻采写教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它是培养高职生新闻采写综合能力、提高新闻采写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新闻采写的教学改革。

媒介融合;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不同行业、领域中各类媒介日渐融合,新闻行业也不例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根据新闻采写课程的特征、内容等,多角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深化改革新闻采写教学,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新闻人才。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等应运而生,已成为全新的新闻传播途径,远远优于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传播途径,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随之,新闻事件报道有了全新的变化,新闻来源也日渐丰富。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日渐多样化,需要大批高水平新闻专业人才,对高职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注重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有利于新闻采写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符合媒介融合的客观要求,改变新闻采写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新闻采写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媒介融合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确保毕业后顺利就业,充分展现自身的多方面价值。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深化改革教学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是高职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内涵、特征、优势等,准确把握新闻采写课程内容以及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点,多角度深化改革新闻采写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化的总目标,即提高高职生全媒体采编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科学细化总目标,将其落实到新闻采写课程各阶段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采写基础能力、全媒体采写能力与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围绕采写基础能力目标,展开针对性的新闻采写教学,促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新闻采写理论以及采写技巧,提高策划、现场提问、现场观察、常见文体写作等能力。随后,教师要借助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促使班级学生准确把握关键性报道形式的要求以及采写技能等,比如,学会写作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学会合理设计网络新闻标题,科学采写微新闻,不断提高全媒体采写能力。此外,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新旧媒体信息素材方面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等,为提高学生全媒体综合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科学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新闻采写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要以媒介融合为基点,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多角度改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媒介融合的要求。在新闻采写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要将新闻媒体相关课程内容融入其中,比如网络新闻学、广播电视概论,丰富新闻采写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新闻消息写作”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一般文字消息写作内容、技巧的基础上,将特殊文件写作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同时,在新闻采写教学中,高职教师可以融入多媒体课程内容,比如新闻摄像、新闻播音、网页制作,促使学生在学习新闻采写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全媒体综合能力。此外,在深化改革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根据媒介融合的要求,将人文学科教学内容融入到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中,比如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促使二者有机融合,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新闻综合素养。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闻采写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导致课程教学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不高,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专业人才。在新闻采写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将模拟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等巧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挖掘他们多方面的潜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新闻采写课程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根据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以此为基点,讲解新闻采写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其中,根据案例以及章节内容,科学设置课堂教学问题,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客观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利用章节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课堂问题探讨与解决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便于班级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以及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利用模拟情境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难易度,围绕媒介融合,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实践任务,要求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将新旧知识以及和新闻采写课程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确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新闻采写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新闻采写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四)注重课堂延伸,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在改革新闻采写教学中,课堂延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利于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不仅仅是掌握专业课程内容。在课堂延伸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媒介融合背景下先进技术的优化利用,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合理化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平台,即“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平台。在延伸课堂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基于“新闻写作”和“新闻采访”两门课程同时教授这一特点,根据这两门课程教学的要求、特点、内容以及异同点,构建具有特色的多媒体实验室,完善和优化相关基础设施,比如新闻演播室、录音室,使其相互作用,将“新闻写作”和“新闻采访”两门课程教学巧妙融合,为新闻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内新闻采写实训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高职教师要多鼓励班级学生借助个人微博、博客等,随时关注当下不同地区发生的热门新闻事件,随时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新闻报道,充分掌握所学的新闻采写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确保新闻采写课堂顺利延伸,充分展现“新闻写作”和“新闻采访”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将这两门课程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全新的新闻知识板块体系,为提高自身新闻综合实践能力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高职教师要注重校外合作,多和相关企业合作,达到“校企一体”的目的,构建多样化的多媒体新闻基地,有效延伸新闻采写课堂,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为新闻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新闻采写实训以及实习机会,确保专业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全方位了解自身优缺点,做好职业规划,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五)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新闻综合素养

在新闻采写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将专业教学实践放在关键性位置,以媒介融合为切入点,开展多样化的全媒体采写实践活动,引导新闻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巧妙运用到实践中,将课程知识学“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新闻综合素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教师可以根据媒介融合特征以及新闻采写课程内容,开设多媒体新闻采写模拟情境课堂,选取高职学生感兴趣的热门新闻事件,模拟特定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新闻采写课程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多层次引导班级学生进行一系列采写实践,比如撰写采写方案、采写提纲,确保学生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写的全过程,更好地进行采访实践,而不仅仅是掌握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要求,以媒介融合为中心,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当下热门话题、焦点事件等,科学设置新闻采写任务,有效组织新闻专业学生进行采写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方面的采写,比如文字新闻、网络新闻、广播新闻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此外,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客观演示小组新闻采写实践成果。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各小组采写实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有效提高教学实践质量。在多样化新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把新闻采写教学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使其成为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关键点之一。在新闻采写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根据媒介融合特点、内容、要求等,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注重课堂延伸,优化教学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促使高职院校新闻教学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1.田卫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1(05):149-151.

2.邬晶晶.全媒体时代的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96-99.

3.杨庆国,詹向红.基于能力导向“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建设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5(01):136-139.

4.张早.媒介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新闻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9):11-12.

5.刘潇,孟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创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3):138-140.

6.高婷,李俊.媒介融合时代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8):94.

7.李雅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339.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背景媒介院校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