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2017-04-12周珂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丛书儿童文学文学作品

□周珂

我国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周珂

我国儿童文学丛书出版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出版品类型单一、丛书缺乏趣味性、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我们应该规范出版市场的秩序,提高儿童丛书的内涵和趣味性,甚至是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借助网络媒体的多重优势,促使我国儿童文学丛书出版行业规避发展中的问题,取得质的飞跃。

儿童文学;出版;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如火如荼,但在其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儿童图书琳琅满目,小读者和家长们却常常为挑选不到满意的图书而犯愁;另一方面,一拥而上、跟风出版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因为内容空洞、重复出版、制作粗糙等原因而被淹没在书海。

一、儿童文学丛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版品类型单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出版已经成为一个利润很大的市场,于是国内出版社竞相引进翻译出版外国作品,如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哈利波特》《一千零一夜》等,各大出版商相互跟风,同一本书经常有近百个大同小异的版本。出版商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精装订、如何在同类书目中取胜上,看似丛书众多,实则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即使外表截然不同,种类还是非常单一。

(二)丛书缺乏趣味性

儿童文学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要具有趣味性,这既是儿童文学的特色,更是衡量儿童文学丛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在目前的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中,仍然有很多作者直接将生硬、晦涩的语言运用在儿童文学丛书中,这样会让儿童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对丛书毫无兴趣。比如《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讽刺意味极浓,其中太多外文翻译的名字很难区分,导致很多儿童即使读了好几遍也仍然不理解书的含义。儿童文学丛书是为了丰富儿童的课外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而制作的,哲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全部,不能因为过于强调哲理性而忽视了儿童的接受能力。

(三)出版品过于商业化

为获得市场,出版商会跟风引进大量的同类型作品。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许多出版商还充分调动市场因素,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操作市场,使一些质量粗劣的文学作品变身为热销书。一些明显不适宜儿童接触的篇章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鬼妈妈》,虽然这本书的立意十分好,但是这本书里面有太多阴暗、负面、恐怖的场景,让很多小朋友一度以为这是个恐怖片,从此对毛绒玩具和纽扣眼睛感到恐惧。不管这是出版商为了突出奇异性、赢得更多读者而故意为之,还是为了取悦家长而引进此书,总之这样的情况要尽量避免出现。

二、关于改善儿童文学丛书出版现状的对策

因为儿童文学丛书读者对象的独特性,儿童文学丛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少年儿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决定着我们民族未来的精神境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改善我国儿童文学丛书出版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开拓多元化的出版品是前提

近几年来,儿童文学出版品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但同时也为儿童文学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儿童对文学丛书的要求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进行转变,出版行业也应该将视野放得更加开阔,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在儿童文学丛书出版结构上进行拓展和调整。在当前的儿童文学丛书出版内容中,不仅要包括经典阅读、文史哲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还要注重丛书的体裁,比如诗歌、童谣、散文等,出版儿童们热爱的文学丛书。比如《笑猫日记》丛书开辟了儿童和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又将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将孩子们深深吸引,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始思索人生、人性等内容,对孩子的心灵起到了启迪的作用。总之,是儿童对文学的阅读需求决定了出版业的出版方向,所以出版行业为了满足儿童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就必须要开拓多元化的出版品。

(二)提高儿童丛书的内涵和趣味性是关键

饱含文化内涵是儿童文学丛书不同于其他儿童丛书的一大特点,所以儿童文学丛书一定要富有内涵。首先丛书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高度,在重视虚构、想象的同时也要富有人文精神,比如要有悲悯情怀、道德精神等,决不能为了求新而忘本。所以儿童文学丛书的发展一定不能为了抢占市场、迎合大众而编写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而是应该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肩负起塑造少年儿童精神道德品质的重任。要从文学作品中引导儿童树立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培养儿童的人性本质,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趣味性是儿童文学区别于其他类别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儿童文学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接受能力等,创造出富含趣味、容易理解的作品。在语言上应尽量使用简洁浅显、生动形象、风趣优美的儿童特色语言,这样会有利于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也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快乐阅读,为儿童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在语言方面要加强趣味性,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必须要富含趣味性,因为语言只是工具,内容才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而内容上富含趣味性的典型表现就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作者大胆的想象力和环环相扣的故事内容去激发儿童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畅通的图书流通渠道是保障

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目前仍然是儿童文学丛书的主要销售渠道。出版社依然重视传统的销售渠道,但是,出版社应该加强与书店的合作,把以前简单的发货、销货的关系演变为共同开拓市场的伙伴关系。出版社把终端做好,书店在与出版社的合作中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使儿童文学丛书在渠道中顺畅流通,传统销售渠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除了以上常规渠道外,儿童文学丛书的销售渠道还有网络书店、图书俱乐部、超市和玩具店等。网络销售因其成本低廉、速度快捷、销量喜人而受到出版社的青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不一样的卡梅拉》在网上的销售远超店销,上市三个月已销售1万套。出版社可从网络销售中发现策划商机。例如红泥巴等童书专营网店累积了众多家庭数据库,出版社根据这些家庭的阅读情况进行图书策划。

三、我国儿童文学丛书出版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网络的发展,单一的纸质出版物无论怎样丰富多彩和多元化、规范化,都已经开始变得失去吸引力。所以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儿童文学丛书可以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版,比如以网络为主要载体。首先,网络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可以集声、色、画面于一体,文字阅读也可以变大变小,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例如,同样是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是捧着一本静态的书本去阅读,即使内容比较有价值,对儿童来说读起来未免还是有些乏味,而如果可以结合网络的优势,将文学作品进行配乐或者配图,不仅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还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其中的内容。

其次是在出版发行的方式上,随着电子化的发展,现在很多图书都有电子版本。发行电子版本的书籍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携带非常方便,而且载体非常多,比如手机、电视、电脑等,都可以为儿童们提供阅读的机会;第二是电子化的出版发行方式可以节约巨大的资源。据统计,中国大陆的图书年出版量在16万册左右(包括在版图书),破坏的树木不计其数。发行电子出版物,不仅可以丰富儿童文学丛书的内容,还可以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杨蕻,王云芸.丛书出版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影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9(03):4-7.

2.孙建江.出版的力量——从三套丛书看出版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推动[J].出版广角,2009(09):38-41.

3.胡丽娜.历史与当下:国际大奖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现状与问题[J].中国出版,2012(02):48-50.

4.赵西云.儿童文学出版新趋向及价值诉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4):221.

本文为南阳师范学院STP项目“新闻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TP2016029。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丛书儿童文学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