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数据战略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

2017-04-12苏振华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战略国家发展

□ 苏振华

我国大数据战略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

□ 苏振华

互联网时代下的国家大数据战略,是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形势的战略决策,对于国家治理、文化生态、生产发展乃至社会服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络安全、信息技术、标准建设、利用效果等问题与挑战。本文从防御风险、技术创新、开放共享、规范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大数据战略的落实提供参考和建议。

大数据;发展战略;现状;策略

在全球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当下,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聚合与流动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主张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对接和支撑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数据为核心和内在驱动力来打造新业态,为智能服务、业务创新乃至国家治理提供突破口和动力,加快政治生态、产业发展方式以及社会服务机制的转变,助力中国发展成为网络强国。

一、我国大数据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安全不容小觑

随着网络的延伸以及数据的流动,安全边界日益模糊,网络监控与攻击对国家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国际互联网治理规则秩序标准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先天优势,控制着互联网规则制定权、话语权,这些规则往往服务于这些国家利益,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互联网后发国家更多地表现为规则的服从者。”①信息以及地位的不对称不仅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所承载的数据信息面临着威胁,个人的信息也存在着被泄露和恶意利用的风险,而且来源复杂的网络数据也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科技实力成为瓶颈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软实力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然而大数据的发展却对网络技术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数据的特点除了数量庞大之外,数据类型也变得多样化,其中包括了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海量数据,给传统分析工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②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投入,但是仍然缺乏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以及大数据人才储备,此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的不完备也成为发展的短板,数据资源有限的利用能力使得信息的利用十分困难,大量的数据都面临着闲置和浪费的困境。

(三)数据壁垒亟待打破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与大数据所提供的知识是社会发展转型的引擎,发挥大数据的独特优势从海量的数据资料中寻求价值已经成为一种大势。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大数据布局情况来看,我国数据共享工作与开放平台的建设不甚理想。“由于不同信息系统之间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导致数据无法兼容,从而形成一层层的数据壁垒,这对数据的开发与利用带来很大的阻碍。另外,在数据系统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与整体发展规划,造成数据整合困难重重。”③观念以及制度层面的滞后限制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影响大数据整合利用的效率以及数据开放的力度与进程。

(四)利用能效关乎成效

大数据战略离不开数据资源,海量的以及依旧在加速增长之中的数据,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数据的准备。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以促进其对国家各层面建设的服务,让数据成为有逻辑关联的知识,使其真正发挥效力却绝非易事。这不仅关乎到对于信息时代新环境与战略的认知和理解,更离不开数据维护和开发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与整体发展规划。在数据系统建设的实际操作层面缺乏合理可行的方案,则难以有效地利用数据推动信息战略部署,即使战略构想与预期价值再好也会面临着信息化投资失败的风险与结局。因此,尽管大数据的能量是强大的,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以实现目标,提高国家治理、社会服务以及产业发展的效率及绩效,需要予以重视并从长计议才能获得成效。

二、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策略及建议

(一)规避风险安全发展

信息安全的战略地位已在全球形成普遍共识,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与数据安全,提升我国在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刻不容缓。不仅需要积极争取参与到国际网络安全规则的制定和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中,为国家的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安全施予保护,更需要培养引进人才全面推动国内自主创新研发,通过核心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受威胁的局面。与此同时面向国内也要提高网络治理水平,每一个普通的网络公民的个人数据及隐私安全也同样需要保障,国家要完善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众合法权益,制定信息安全法律并加强网络文化诚信与监督机制建设,统筹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与真实性,打造和维护安全有秩序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平台,确保在数据共享的同时保障数据资源安全。

增强数据资源的安全防御能力,也离不开信息控制系统的安全检查和防范测评,采取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软硬件和服务风险。国家乃至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积极设立专门的网络防御中心,建立体系化的防控手段应对数据安全问题,力图通过预防机制提前化解风险。例如阿里云通过安全风险防护技术方面的攻关,在保证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目前已具备世界级安全能力,每天防御超过数亿次Web攻击,保证全球海量客户的信息安全。④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资金的投入与数据安全防御宣传示范,鼓励各部门以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或自主研发或采取外包方式,将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等网络安全风险预测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中,及早地控制风险、规避风险以实现大数据的安全利用。

(二)自主创新技术支撑

大数据已经成为国际上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战略方向,只有在技术创新上大力突破才能占据数据资源优势与竞争的高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从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管理到结果的可视化与安全共享方面为国家大数据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在目前国内网络信息技术领域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现实需要合理地寻求国际合作、引进大数据人才或者外包购买部分技术。与此同时更要明确在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要实现自主创新,才能改变信息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最终实现大数据战略的构想。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适当向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倾斜,积极进行专项科研项目攻关研究,集中优势与资源在大数据技术上实现突破和超越,自主开发出具有可替代性的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数据资源掌握大数据发展的主动权与自主权。

技术的突破也要培育和发挥社会智识的力量,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针对大数据合作共享以及开发利用进行讨论和献策。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力度,“加强产业联盟建设,深化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合作,鼓励院校增设相关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课程,确保毕业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在校学生以及在职人员提升职业技能。鼓励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提供专业化人才。”⑤

(三)开放共享整合数据

国家大数据战略并不只是束之高阁的口号,而是需要部门负责人充分地把握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主要领导层的顶层设计与布局也提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首先都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开放共享与创新利用数据的意义。政府作为最大的数据拥有者,应当主动向公众和企业开放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数据,保障数据资源的平等开放与共享,打通数据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才能有效推动网络空间以及大数据资源的利用。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本身也需要在管理思维上充分适应和利用大数据思维,营造开放共享的数据环境以及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更加高效合理地决策,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与经营绩效。充分地整合积累所得的大数据并从中挖掘咨询,才能够让大数据发挥其价值和潜力。

数据的开放共享进程的加快,更需要政府积极地从大数据法律法规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在数据共享方面,面对数据标准不一所带来的数据无法兼容,以及政府各部门间低效率不平等的开放状况,要“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的推进机制;出台大数据技术、协议、标准等规范,统一政府各部门数据编码、处理、共享、交换标准;构建公共云平台,打造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政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对内共享交换,对外协同服务”⑥,明确规定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方面的职能打造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促进公共资源的创新性开发运用,同时督促大数据产业链中各企业数据标准化的实施,为企业间数据的低成本高效整合提供条件,实现向服务业的升级转型。

(四)规范管理推广应用

提高驾驭大数据资源的能力,利用大数据更加高效合理地决策与优化服务质量,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只有对数据质量、数据共享、数据合作监理以及风险预测控制等各方面统筹兼顾,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利用效果。在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地使用进程管理和应用评估工具,即时地监控实施情况并将大数据利用状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效率以及大数据发展进度。与此同时在智能制造领域以及大数据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大数据财税金融以及科技人才等人力物力资本投资结构的优化,争取让开发的系统能够“刚好”满足系统的业务需要,而没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最大程度上发挥大数据在大数据生产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价值,推进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三、结论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于国家治理、文化生态、生产发展、社会服务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大数据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我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同样是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形势的战略决策。在DT时代到来的大环境下,国家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的利用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宏大的口号之下成功地实现国家大数据战略目标,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推动管理与服务,离不开对理念以及实施层面的优化与布局。规避风险安全发展,自主创新技术支撑,开放共享整合数据,规范管理推广应用,应当成为未来国家大数据发展道路上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孙强.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根基[DB/OL].http://pinglun.youth.cn/ll/201610/t20161010_8731734.htm,2016-10-10.

②闫智,詹静.大数据应用模式及安全风险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08):58-61.

③陈满.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意义、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2):65-68.

④崔传桢.助力“互联网+”行动:解读阿里巴巴的网络安全——基于“互联网+”行动下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信息安全及战略布局[J].信息安全研究,2016(05):384-395.

⑤王晓明,岳峰.发达国家推行大数据战略的经验及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4(12):94-98.

⑥闫建,高华丽.发达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启示[J].理论探索,2015(01):91-94.

湖南省科协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CNSD201605)。

(作者单位: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粮食科技与经济杂志社)

猜你喜欢

战略国家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战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战略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