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与再平衡:“新式民主”的诞生
——评肖华锋作品《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
2017-04-12何雨蔚
□ 何雨蔚
失调与再平衡:“新式民主”的诞生
——评肖华锋作品《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
□ 何雨蔚
一、语境与背景
人类历史是一部新旧交替、相互作用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的转型时期美国人的心态也经历了从失衡到平衡的变化。一方面,物质的进步使美国变成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另一方面,人们心理上和道德上又要求回归一种更加平等的生活。正是在这两股力量的互动之下,出现了转型时期的社会改革,而黑幕揭发运动就是以新闻记者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寻求社会公正而表现出来的工业化反应。①这是一场以文化批判和新闻监督为手段,以社会调整和寻求公正为目的的改革运动,推动政治、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观念现代化协调并进。本书作者以非新闻主体视角写作,呈现出历史考据、叙事严谨和史论结合的特点。
阅读此书需关照的问题有舆论的主体、监督的方式和条件、舆论监督与新闻独立和自由的相互关系,自由喻义消极或是积极自由,并关照中国暂无新闻法的国情;社会进步的主体、进步过程中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进步的含义是一个哲学概念还是一个社会概念;时间上同步的黑幕揭发运动与进步时代的相互关系等。书名中的社会进步有两层意涵,第一是进步时代这个历史阶段,第二是整个时代的进步和革新,在本书的语境下尤其指思想道德的进步。黑幕揭发运动的英文直译是掏粪运动,名称的由来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于记者揭露行为的挖苦,将其比作小说《天路历程》中只知埋头扒粪的主人公形象。后来这些记者们沿用了这一说法,并将其赋予正面意义,即道德的“清洁工”。此书的目的在于探讨知识分子如何体现自身价值以及现代公共领域中“公共舆论”的影响力。
二、概念与视角
本书的逻辑是从起源、含义、发展、意义及个案分析展开的。从公众与公众舆论开始谈起,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引述大量学者观点试图区分“大众”和“公众”的概念,以“进步知识分子的民主公众”界定了在本书语境下的公众舆论是指知识分子的理性意见,提出“黑幕揭发者利用大众化杂志以新闻批评的方式制造公众舆论”的观点。
第一部分,作者对背景探讨采取两种视角,将黑幕揭发运动看作一场文化批判运动时,分析了在转型时期美国人的文化心态,并分为不同的主体:文学家、公司时代的“强盗大王”——以“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卡内基和“商业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洛克菲勒两大巨头为例,以及作为黑幕揭发运动主力的中产阶级。这里的中产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划分,还包括良好的教育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意义,他们既是个人主义者又是民族主义者。作为一场新闻监督运动,黑幕揭发基于转型时期美国新闻流派的演变,从“独立新闻”运动到“黄色新闻”运动再到“掏粪运动”,推动新闻学的成熟和新闻媒体的民主化进程,最终形成新闻业的现代化特色。作者还将黑幕揭发的概念扩展到更广的时间轴上,阐述了这种传统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里的体现。
第二部分详述黑幕揭发运动的经纬,分为中介、灵魂、衰落和评价四部分。以承担传播功能的大众化杂志为中介,阐释先行军《竞技场》和旗手《麦克卢尔氏》两种杂志的历史发展,将西奥多·罗斯福作为重要人物,以记者与总统的互动彰显“第四权力”的特色。以运动中的记者和编辑形成的核心共同体为灵魂,有代表性的是林肯·斯蒂芬斯对市政腐败的揭露和小说《屠场》引发的纯净食品运动,体现黑幕揭发记者从单纯揭露到推动改革的目的性转变。而公司的阴谋压制、广告收买、司法威胁、读者的厌倦以及最重要的杂志商品化的滥用的内因和一战的来临导致了黑幕揭发运动的衰落。最后作者给出对该运动的总体评价:一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以社会调整和寻求公正为目的的改革运动。②将黑幕揭发运动对进步时代的意义概括为四个字:“新式民主”。
三、两种公众观
本书的两个关键词是“公众”与“民主”。在理论领域,对“公众”的认知有百家争鸣的气象。喻国明认为舆论的主体是公众③,这与作者界定公众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多有不同。在中国先秦的古典舆论观中,儒家的民本主义,法家的轻言主义,实质都是为了统治民众。西方的舆论在古希腊民主制下表现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舆论领袖。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控制,文艺复兴后市民社会兴起,产生资产阶级公共权力领域和市民化公共领域,而在这中间产生了面向贵族的宴会和沙龙、面向中间阶层的咖啡馆、面向平民的酒吧。哈贝马斯认为西方公共交往空间的嬗变,形成了一个介于贵族社会和市民阶级知识分子间有教养的中间阶层,公众舆论与统治间关系密切,从政治角度来说,公众舆论只存在于权力机关与大众的特定关系之中。④
然而,对公众的态度并非全然正面,勒庞认为公众是愚蠢、偏执、专横、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⑤。李普曼描绘了一群坐在剧院最后一排的无知的聋哑公众的图景。更有马基雅维利以帝王术为旨,说公众是一种巨大的势力,统治者必须努力通过利用大众追求安稳的心理来控制这一力量。⑥相比这些学者的“消极公众观”,作者的“积极公众观”体现对知识分子的美誉和对人性的善的期待。杜威曾说过,从基层的教育机构到决策,公共领域的自由和活力始终是一个社会成就的最高尺度。⑦本书基于“民主”与“公众”两个关键词,探讨的是20世纪初的大众报刊在公共领域塑造的以公共性为灵魂的“民主公众”,在大学教育与社会运动的延伸中完成工业社会的调整平衡和“新式民主”的建构。
四、史观与立场
本书有诸多较深刻的洞见。第一,作者批判地认为,黑幕揭发杂志的编辑“不是文人而是企业发起人”,《麦克卢尔氏》主编“利用”黑幕揭发技巧,以销售和占据市场为根本目的。辩证地考察客观性与煽情性的对立和文化性与政治性的对立问题,没有从手段和结果出发否定目的,提出观点:运用煽情手法是为了更深入地唤醒公众良知⑧,从事实揭发到教育宣导。因为直到一战后,公认的基于事实和观点绝对分开的客观性理想才出现,而在进步时期一项重要任务是塑造利于社会改革的“民主公众”,所以与政治合作、以负责任的煽情提高社会关注度,是为了追求社会道德的改进、剖析政治腐败的根源。
第二,对于高度政治化和语境化的“人民”概念,进行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区分。作者认为黑幕揭发者心中的人民是中产阶级,知情的有一定文化教养的公众。有了不同指代的“人民”,就能够理解黑幕揭发者对公众的“对立”态度:一方面谴责民众的麻木不仁和对社会恶行的宽宥,一方面相信作为道德力量的人民能改变环境。⑨斯蒂芬斯们信任的人民也成为弥补黑幕揭发运动追求“道德政治”的理想主义缺陷,进而推动美国现代化事业和新式道德民主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注重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本质上有不同指向;美国在建国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享有自由,但历史上各群体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付出了鲜血的代价。
第三,关注个体的新史观。作者认为工业革命是经济现代化的开端,社会现代化需要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变。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制度和观念,但一元发展的工业经济不能产生以道德推动法律进步的进步时代——精神与物质开始统一,经济现代化需要与政治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协调并进。另一点是在美国民权运动后兴起的妇女史研究背景下,关注构成中产阶级队伍的妇女群体和她们的就业问题。第四,作者以平衡视角提供详尽可能性的观点和史实,在叙事方式上没有预设立场和结论导向,向读者呈现从猜想到证实的思维过程;案例选择上主观偏见最小化,从正反两种视角中体现新闻记者自身经历的思想波折。
白璧有微瑕,本书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对于进步时期知识分子,作者对杰斐逊式民主的态度探讨尚欠成熟。首先评价黑幕揭发者属于温和改良派,既不怀念杰斐逊式的小国寡民的民主社会,也不追求一个汉密尔顿式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后又认为黑幕揭发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斯蒂芬斯继承杰斐逊的民主思想,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对杰斐逊式民主的怀念⑪,二者态度对立。其次,有历史偶然论的思想,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者认为黑幕揭发运动的发生某种程度上纯属《麦克卢尔氏》的功劳。⑫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必然的遵循自身规律的产物,这也存在科学史观和经验主义史观的探讨。可以将“发生”改为“开始”,这样强调在特定时间节点上的作用。再次,作者论述过时的传播学理论,如“控制论”“魔弹论”“靶向论”。书中提到“新闻控制人们的思考和材料供应,直接影响舆论的生成”⑬这一观点引自1914年的论文,那个时候的媒介强效果论至今已发生巨大变化,转而进入有限效果论时代。应当说明在历史语境下进行讨论,而不是一概而论。最后,作者提出的现代新闻“绝对客观”、不带记者个人任何观点⑭的说法不够严谨。现代新闻学意义上的客观中立是通过平衡报道和持论超然,不为政治集团和党派服务,从而独立地趋近于这种理想状态。
五、目的与方向
昨日之新闻,今日之历史。历史学家研究新闻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中国的史家精神通常是鉴于往事,资以治道。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对于这场运动的价值和知识分子体现出的专业主义精神的肯定和褒奖,目的在于将美国历史上重大舆论监督实例介绍为我国的舆论学科建设和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所使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中国现在同样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转型时期,如果能够进行中西对比研究,例如中国新闻业的喉舌论和美国第四权利的比较。商业大众报刊发展时间短,中国的政论报刊很长一段时间是主流,作为独立力量的监督能力小,强调党内监督和自我批评。很多国内事件是由国外媒体率先报道,国内媒体再进行转载。为什么国内媒体不能报、不敢报?也许要冒着和进步主义时代揭露行为同样的风险进行报道,但对于知识分子体现自身价值和助推形成社会改革舆论气候具有深刻意义。
注释:
①肖华锋.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8.
②同上,P228.
③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7.
⑤[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M].吴松林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59.
⑥[意]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6.
⑦Leon Fink,Progressive Intellectuals and the Dilemmas of Democratic Commitment,Cambridge,1997:45.
⑧肖华锋.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34.
⑨同上,P239.
⑩同上,P241.
⑪同上,P240.
⑫同上,P114.
⑬同上,P12.
⑭同上,P23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