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艺引领书信诵读
——以《见字如面》为例谈诵读的推广与创新
2017-04-12李俞辉
□ 李俞辉
文化综艺引领书信诵读
——以《见字如面》为例谈诵读的推广与创新
□ 李俞辉
在媒介融合时代,诵读的推广与创新需要依托一个蕴含丰富价值的诵读载体,借助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媒介,并采用有效的传播策略。本文以《见字如面》第一季节目为研究对象,从书信的载体特征、多元化内容、节目的传播模式、增进诵读理解的手段等层面,分析《见字如面》对于诵读推广与创新的经验,以期为相关文化产业者带来有益启示。
《见字如面》;书信诵读;审美;文化;传播
《见字如面》是国内第一档以书信诵读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播出。2016年12月29日,首期节目在腾讯视频一上线,点击量就突破500万。《见字如面》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走进鲜活的时代场景和人生故事,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书信诵读,一时间引领了社会公众的审美品位。精心安排的节目设置和传播策略,让《见字如面》这股“清流”在五花八门的综艺节目中突出重围,激发了社会对于诵读艺术、书信文化的广泛讨论。受其影响,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不同主题的书信诵读活动。可以说,《见字如面》已成为诵读推广和创新的典范。
一、书信:诵读推广的新载体
诵读是一种融合了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表达方式。叶圣陶先生将诵读理解为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①。人类的书信交往由来已久。自从文字出现后,写信成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之一。长久以来,书信都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介而存在,很少人将其转变为诵读的文本,通过人声加以再现和创造性表达。《见字如面》开创了利用综艺节目将书信有声化的先河。
书信作为诵读的载体,有别于诗歌、散文等其他文体。其一,情感质朴、语言平实。书信是一种人情味浓郁的传统交流方式,其中包含着细腻而朴实的真情实意,且语言也贴近生活用语,因而具有显著的真实、朴素美感。其二,书信往往是一对一的对话,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所以诵读的对象感更强,适合于诵读者发挥自身情感调动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其三,从诵读受众的心理看,书信诵读多聚焦“小型化叙事”,一改宏大全景式的机械宣导、大而不当的印象。书信中细致入微的世俗情怀更顺应受众心理。平易近人、以微启宏的诉说方式拉近了文本与受众的距离,进而达到更优的欣赏效果。其四,激发大众的诵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写过诗歌、散文,但很多人都写过信。这是一种对文字表达水平要求不高的文体。有思便可书,有话就能写。将书信作为一种可诵读的载体加以弘扬,实际上给大众一种启发:原来书信,甚至自己写的信也可以诵读。这对于降低诵读的心理负担、培养诵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见字如面》在书信与诵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书信移植到荧屏,再通过有声语言在公共空间中呈现,运用综艺节目中视听符号的协同表意,满足观众对于诵读审美的需求,让观众更轻易地获取书信文本中的感情体验。
二、书信内容:包罗万象的诵读资源
书信是一种宝贵的文体资源,每封信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刻苦铭心的历史。书信的内容所反映的人生百态、社会风貌和珍贵历史,都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诵读提供资源支撑。《见字如面》通过信件收藏家、书信博物馆、大学图书馆等参与信件收集工作,最后精心筛选出家书、情书、与友人书、政务信件、公开信等一百多封信。这些书信跨越古今,涵盖多个历史时期。信件的作者有将士、作家、歌手、诗人,还有知名导演甚至末代皇帝,但在私人信件中,他们都变成了娓娓道来的普通人。
诵读文本的多样性体现在文字风格、情感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秦国士兵黑夫和京给兄长的信写于公元前233年,是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战地家书,饱含亲情的言辞唤起了国民“家书抵万金”的文化认同;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讲授相互致信讨论“纲纪精神”,对于当今的大学教育仍有警示意义;路遥写给弟弟的信,体现了他在面对名利突如其来之时对抗沉沦的决心;编剧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的信,展现了一位用幽默化解悲伤的父亲形象;沈从文的信、黄永玉写给曹禺的批评信,让我们感受到文人才子不甘于世俗的风骨和气节。古今书信共同构成了一个在浩瀚时空中中国人始终坚守的中华传统价值体系。
不同主题的书信,从不同角度点燃受众对于书信诵读的兴趣。信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让人们深入认知人性和社会,感悟人文魅力。口语传播学界泰斗张颂教授认为,“语言是观念形态的音声化,特别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②在对书信内容不断欣赏与诵读的过程中,国民形成一致的精神契合与文化认同。从这一点看,《见字如面》所选择的信件凝聚了全民族的文化传播价值,这是书信诵读得以进一步推广的关键因素。
三、传播策略:精心设计助推诵读艺术
(一)实力明星倾情演绎
《见字如面》邀请了张国立、归亚蕾、何冰、蒋勤勤、林更新等实力演员加盟。老中青三代明星的搭配,照顾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他们的演绎让静态书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关于诵读嘉宾的选择,导演坦言,节目把目光放在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表演功力的表演艺术家身上,这些嘉宾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正面社会影响力。只有那些有文化气质、有良好素养、能演绎汉语精髓的艺术家才会被邀请。③
比如,著名演员归亚蕾的淡雅、慈善是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她在诵读散文家张晓风写给全世界的信《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时,塑造了一位对孩子充满疼爱与担忧的母亲形象。“小男孩走出大门,反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开篇,归亚蕾用舒缓的语气再现了母亲目送儿子离家上学的场面,最后的“再见”二字,既透着孩子的天真,更暗含着母亲的不舍。同时,归亚蕾自然地做出挥手的动作,让离别的场景顿时浮现在听众眼前。“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到了我的孩子。”一丝略微颤抖的“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道出母亲惶恐的心情和对社会的祈求。最后,在读到“我,一个母亲”时,归亚蕾把手轻抚胸前。听众的心弦也同时被拨动,无不为之动容。听众透过诵读者的声音和动作,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写信者、诵读者与听者的情绪共振。
节目将演员的声线、气质和信件作者的身份、信件的主题做了充分匹配,让演员在读信时产生代入感,用声音去塑造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戏剧张力,最终实现人声合一,相得益彰。由于嘉宾们在舞台表演、语言表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经过他们用心的二次创作,一封普通的书信成为鲜活的口语传播艺术作品,为受众理解诵读文化、亲身诵读提供了颇具示范性价值的学习样本。
(二)全媒联动、先网后台的推广模式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比全国网民总数的96.3%。④可见,当今中国的媒介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的身份也随之发生转变,即从报刊读者、电视观众、广播听众变成了网民。鉴于此,诵读的推广也要适应媒介生态的发展,遵循新时代的传播规律。
《见字如面》采用了台网融合、先网后台的传播策略,即区分了单曲和合集两个版本。首先,针对社交媒体用户喜欢观看短视频的收视习惯,每周四在网络上推出单曲版。精选单独诵读一封信的短节目上传腾讯视频,逐渐形成良好口碑,又经过微信、微博等平台的话题讨论,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可以等到每周六晚在电视上回顾合集,合集相较于单曲,增加了书信点评环节,即主持人与文化学者一起解读书信背后的故事。此外,网络视频除了展现书信诵读,还推出明星访谈和花絮,书信原文也通过各平台发布,方便观众获取书信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和亲自诵读。通过环环相扣的传播链条,书信诵读在形式、内容、诵读者演绎等维度上被民众广泛讨论,书信背后的中华文化精髓也得以传播,诵读艺术随之得到推广并深入人心。
(三)视听元素营造独特氛围
诵读是一门视听艺术,综艺节目本身也是一种视听产品。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来包装、推广诵读艺术,让书信诵读更加形神兼备,审美内涵更加饱满。
在嘉宾诵读书信的现场,红色砖墙背景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与“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宗旨相契合。在读信嘉宾面前,只有一桌、一话筒。现场没有绚丽的灯光,读信人的着装也体现出素雅、端庄的风格。一切的布局都围绕着“极简主义”。当嘉宾读信时,大部分时间是没有背景音乐的,或者是只有一小段音乐且音量极微,以突显诵读者的声音甚至气息,整体营造一种静谧纯粹的诵读氛围和欣赏环境。有人评价,《见字如面》用冷僻的书信资源营造安静甚至略带“孤独感”的演播环境来对抗消费时代信息爆炸给人带来的无力感。⑤
四、增进理解,开掘诵读的附加值
我们在开展诵读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声音、表演等诵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忽略对诵读文本的理解,则谈不上成功的诵读推广。这样的诵读便是空洞的。《见字如面》在以下两方面,为增进观众对诵读文本的理解做了努力。
(一)文化学者解读诵读文本
《见字如面》除了嘉宾读信的现场,还设置了一个主持人和拆信嘉宾共同讨论的演播室。在节目开篇和读信的间隙,主持人和拆信嘉宾对信的内容进行解读,介绍信件的背景及其背后的故事,对延伸的话题进行探讨。两位拆信嘉宾分别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和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在释信过程中,画面中还会闪现相关的图片、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简介。整个介绍形式多样,信息精炼。嘉宾的点评会触发听众的进一步思考,同时启发自身阅读文学作品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日后理解其他诵读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第六期节目中,有一封闻一多写给父母的信。在读信嘉宾进场之前,主持人和点评嘉宾首先简明介绍了闻一多的生平、写信时正在发生的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等,同时辅之以文字说明和珍贵的历史照片,让观众对诵读文本的相关背景有初步印象。演员张国立读信完毕后,场景再次切换到点评演播室。许子东老师特别提出,一百年前的历史是由当时的80后、90后改变的,并延伸到今天年轻人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杨雨教授则补充讲述了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还提及多年前的保钓学生游行,告诫学子要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各角度的分析,观众对于诵读文本的理解瞬间丰富起来。
(二)非白话文文本的精准翻译
我们在选择诵读素材时,往往古今作品皆有。如何将非白话文转化为容易被理解和诵读的文本,是诵读推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见字如面》中选取了部分原文非白话文的书信,如果直接诵读原文,则有可能造成理解困难,形成曲高和寡的局面;如果翻译得过于直白浅显,又会破坏原文的文学意境。节目组将文言文书信用字幕的方式标出,演员直接用白话文演绎表述,这种二元传播能满足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古代书信文字构成的好奇和学习,而且利于诵读者运用最熟悉的语言,完成时代性和历史感融合的表达。
例如,在第一期节目中,有一篇唐代诗人韩愈写给鳄鱼的信《鳄鱼文》,该文本是用文言文写就的,但经过翻译,不仅丰富了诵读者的发挥空间,且诙谐化的翻译手法也让听者的理解更为深入、自然,堪称文言诵读翻译的范本。
原文: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翻译:我受皇上的委托,镇守这片土地,管理这里的民众,但是你们这些鳄鱼不在水里好好待着,竟敢称霸一方,凶残地吞食民众的牲畜,吃肥了自己,养大了儿孙,这就是跟我这刺史叫板,分不清谁是大哥喽。刺史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怎么可能向你们这些鳄鱼低头呢?我要是怕了你们,还不得让百姓笑话死。我在这就没法混了啊。
“叫板”“大哥”“本事”“笑话死”“没法混”,这些现代社会的口语化用词,为诵读增添了幽默感。这对于诵读推广的启示是:中国古文文字凝练、含义多元、意境深远,有些艰涩难懂的文言体,需要进行合理化的翻译,尽可能缩小由于文字表达形成的语境差,为诵读的推广和传播减少障碍。
除了对文言文的翻译,节目对英文信件、民国时期信件的生活化转译,也都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准则,有效地传播了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为诵读的推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五、结语
不管是诵读书信,还是欣赏诵读艺术,归根结底是一项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这就要求节目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即“文”,而且还能带来美的享受,即“化”。《见字如面》恰恰是这样的例证。该节目的创新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不失为推广诵读的一个经典案例,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注释:
①童志斌.对诵读法的新认识 朗读、背诵与诵读[J].语文教学通讯,2007(02):4-7.
②张颂.诵读美学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7.
③王成.用书信打开历史——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创作谈[J].中国电视,2017(06):86-89.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
⑤米斯茹.“娱乐霸屏”时代的文化清流——电视文化节目《见字如面》[J].新闻知识,2017(04):42-45.
1.“见字如晤”书信朗读比赛:重温书信 聆听美好[EB/OL].[2017-05-16].http://news.hnu.edu.cn/zhyw/2017-05-16/16898.html.
2.淮师举办“见信如晤,遇见恩来”书信诵读活动[EB/OL].[2017-03-27].http://news.hytc.edu.cn/xxel/2017-03-27/29552.html.
3.“医见如故”书信大型朗读会举行 [EB/OL].[2017-04-07].http://www.sh.chinanews.com/kjws/2017-04-07/21048.shtml.
4.纪念建军90周年“向着胜利前进”诵读会举行|书信寄真情,诵读传信念 [EB/OL].[2017-07-29].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0585.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