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力的游戏》为什么如此火爆?
——从场面调度视角评析美剧《权力的游戏》

2017-04-12时尧朱金玉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权力的游戏调度权力

□ 时尧 朱金玉

《权力的游戏》为什么如此火爆?
——从场面调度视角评析美剧《权力的游戏》

□ 时尧 朱金玉

美国著名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冰与火之歌》,一经面世便迅速征服了欧美乃至世界文坛,现如今这部魔幻巨著已经被改编并搬上荧屏,由美国著名的电视网络媒体公司HBO制作和出品。根据《冰与火之歌》改编的《权力的游戏》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不仅仅依靠其原著本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因为本身优秀的编剧水平和可与电影媲美的制作水准。本文将从场面调度视角评析美剧《权力的游戏》,分析这部电视剧如何展现一个恢弘的魔幻世界,在编剧、拍摄、制作过程中又用到了哪些技巧,以及这部电视剧为何受到全球数十亿观众的热烈追捧。

权力的游戏;编剧;场面调度

一、《权力的游戏》的高超编剧水平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试图营造出电影般壮丽的史诗画面,既要在短短的一季中将原著的剧情完整地呈献给观众,又要在合适的节点上制造冲突和悬念,这着实考验着编剧和导演深厚的功力。虽然电视剧受到电视屏幕大小的限制,与电影的大银幕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相比较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权力的游戏》几乎完美地克服了这些缺陷,在同类古装历史以及魔幻题材的剧作中它的制作水平都首屈一指。《权力的游戏》的画面效果、叙事方式都与纪实史诗大片相近,更不用提及它那跌宕起伏又扣人心弦的剧情,令无数观众沉迷其中。

相同或类似题材的奇幻小说,例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都是以大银幕的电影为载体,并且在题材上特别偏重奇幻、魔法的构思和力量。但《权力的游戏》却不相同,剧中的奇幻元素是为了构建宏大的故事背景以及推进剧情的发展需要,可以说这是一部偏重现实世界逻辑法则的奇幻电视剧,虽然整个故事架构是虚构的中世纪历史,但是剧中跌宕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真实的画面感都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可触的世界。

(一)故事取材受中世纪历史启发

《权力的游戏》与其他传统奇幻小说相比,并非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虚构奇幻小说,他的故事情节很多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作者及编剧马丁大学期间辅修的专业是中世纪历史,他也曾宣称《权力的游戏》整部作品的情节是受到英格兰史和欧洲中世纪玫瑰战争的启发。①此外,在具体情节的设置上,马丁也多方取材于真实历史或中世纪传统,比如直接造成史塔克家族衰落的悲惨的“红色婚礼”这一情节,灵感来源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晚餐”和“格伦科惨案”。将一部具有如此宏大的故事背景的小说改编成剧本并搬上荧屏,需要编剧十分精通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权力的游戏》拥有如此宏大的世界观和背景设置,因此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二)人物原型可溯源到古希腊神话

饱受圣经与古希腊神话熏陶的马丁,擅长借助于西方神话的人物原型来塑造笔下的人物。《权力的游戏》第一季中深受观众喜爱的艾德·斯塔克,是一个忠厚、正直的正面人物角色,不过艾德最终也在“权力的游戏”中被迫害致死,他的结局很容易让人想到《圣经》中替罪羊的原型意义。“替罪羊”一词来源于《圣经》,它寄托着一个人的罪恶,在献祭神时将其杀死,象征他已代人受过,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免除人的罪责。第一季中艾德·斯达克的死也给了这部剧的观众们当头一棒,作为第一季的主角,艾德完全没有其他剧集中主角的“主角光环”,他的死让无数的观众为之哀叹,但同时剧情巨大的反转又让人大呼过瘾,因为这就是这部剧的核心理念,人物的命运往往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物在命运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也就是所谓的“凡人皆有一死”。

剧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小恶魔”提里昂·兰尼斯特和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原型极其相似,提里昂玩世不恭、沉迷酒色又幽默机智的性格特征与狄奥尼索斯的性格极为吻合,他的人生经历与狄奥尼索斯的经历一样充满坎坷。而且最重要的相似点在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是直接推动希腊人建立法则的神,而在剧中提里昂则是帮助“龙母”丹妮莉丝废除奴隶制,推动维斯特洛王国建立新秩序的人。提里昂这个角色之所以如此受观众喜爱,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原型取材于《圣经》,带有宗教背景的人物设定,往往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剧中的宗教信仰受历史上宗教的影响

《权力的游戏》中宗教的影响无处不在,剧情围绕着各个不同家族、不同势力和派别纷争展开,除了注重权力和谋略的较量外,还凸显了各个宗教信仰的差异与斗争,使得这部电视剧的架构更加跌宕起伏。维斯特洛大陆的主流宗教“七神”,以及北境人民信奉的“旧神”,还有布拉佛斯的“千面之神”、信仰光之王的“火神”等,不同宗教势力的交织往往也能擦出火花。在剧中,最令人憎恨和恐惧的宗教人士,不是那些打着宗教的旗号过着穷奢极欲生活的教士,而是拥有着最纯洁的宗教信仰,坚信自己所侍奉的神灵可以净化世界的人,这何尝不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讽刺呢?马丁借助了古代宗教的启发,使得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个人魅力。

二、《权力的游戏》的独特叙事视角

(一)“去主角化”人物设定和“开放式”的结局

《权力的游戏》在各大奖项提名中向来只获得了最佳配角奖,这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在创作时解构了“主角—配角”的二元对立模式,使得这部电视剧没有所谓的“主角”,从而打破了传统剧集中代表唯一价值评判的主人公形象。

《权力的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同于以往的电视剧,以往的电视剧是非黑白曲直分明,正义往往能够战胜邪恶,但是《权力的游戏》并没有设置正义战胜邪恶的传统结局,作者和编剧并没有对好人寄托长久的理想,例如视荣誉和忠诚高于一切的艾德最终反而被自己对道德的坚守坑害;反派“弑君者”詹姆·兰尼斯特从被观众痛恨到对他产生了怜悯和喜爱。在这部剧集中,所谓的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坏人也许并不会得到报应或审判,传统叙事中的绝对道德审判消失了,在作者和编剧笔下任何人都可能死去。同样,任何角色的结局都是开放性的,人与人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关系都被世代的权力争斗牵扯在一起,再伟大的义举都可以有一个猥琐的初衷,再卑劣的行径都可能被冠上至高无上的荣誉。“去主角化”的人物设定直接导致了剧作的“开放式”结局,观众们往往喜欢这种戏剧化的情节设定,沉浸在丰富曲折的剧情中无法自拔,《权力的游戏》也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价值理念和叙事视角。

(二)多视角叙事策略

在原著《冰与火之歌》中,马丁运用“视点写作法”,使每章都从故事中的某一角色的角度出发进行叙述,只展示该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她)所看到、听到、了解、记得的事情。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在每集大约一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分为四到五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围绕某一位主要角色展开剧情。例如,以詹姆·兰尼斯特为例,他在剧中的设定起初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弑君者”、乱伦、背信弃义这些负面的评价都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叙述的,而真正揭示他的真实内心想法则是站在他本人的视角,通过细致的心理刻画使得观众认识到他的真实人格。多视点叙事使得观众能够分别站在每个人物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悟,能够看到每个人物成长的轨迹和人性的变化,这是在其他电视剧中很难体会到的。

三、《权力的游戏》剧中的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作为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画面造型、强调叙事表意、创造特殊意境的重要手段,在电视剧创作中大量呈现出来。按照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的分类方法,场面调度从具体的运作方式上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方式:角色调度、镜头调度以及组合调度。②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场面调度往往是组合出现的,通过场面调度去展现人物和画面,表达其背后隐藏的真正思想,或是营造特殊的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通过镜头运动和画面形象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所谓意境,主要指通过荧幕形象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是观众欣赏影视艺术作品时发生的审美体验。意境在电视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有造诣的编导都非常注重和追求作品的意境。在电视场面调度中,可以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和造型技巧组织画面形象,使其构成一定的情绪化效果,通过镜头运动和画面形象来外化和营造特定的情绪、氛围和意境。③

例如,在《权力的游戏》第一季第一集中,第一个画面就是一行守夜人穿过一条幽暗深邃的隧道,到达长城之外,阴暗的隧道和时明时暗的火把就预示着此行的危险,特写给到演员的脸上,也是一副迷茫和恐惧的表情。与此同时,长城外是一片惨淡的冰天雪地,镜头拉远,一片雪白中点缀着几点黑色,大雪弥漫中三个人骑马在森林中寻找着什么。导演常常以远景、全景景别的画面来交代客观环境、渲染环境氛围。此时配乐也在不断地烘托气氛,随后镜头不断跟着演员和马移动,仿佛远处有人在一直跟着他们。随着镜头的不断推进,演员发现了散落在雪地中的尸体,镜头不断地给尸体特写,伴随着恐怖的音效,演员的喘息和马的嘶鸣,都使观众为之揪心。此时,异鬼登场了,镜头不断地在人类和异鬼之间切换,人类惊恐的表情和异鬼恐怖的脸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画面戛然而止,陷入无尽的黑暗中……这就是《权力的游戏》第一集开头所展现的画面,来自传说中的恐怖生物异鬼出现,无疑吊起了观众们的胃口,镜头适时地拉近推远,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也交代清楚了双方的形象和反应,这里镜头急推运动的调度与人物设定的情绪变化相符合,在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后,画面及时打住,从而给观众留下自己想象的空间。可以说,第一集的开头是一个场面调度的完美示范,既清楚地交代了“凌冬将至”的故事情节,向观众交代了这是一部魔幻史诗大剧,又通过镜头变化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再比如,在《权力的游戏》第三季第九集,也就是著名的“红色婚礼”,这一集在人类电视剧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国外著名电影电视剧网站IMDB上这一集的评分为9.9(满分为10分),可见全世界观众对这一集的喜爱程度有多高。这一集的重心无疑在于弗雷家族发动“红色婚礼”谋害史塔克家族,直接导致了史塔克家族势力的覆灭。抛开剧情不说,这一集中“红色婚礼”可以说是场面调度的经典之作,就在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中世纪古典婚礼时,伴随着哀伤的《卡斯特梅的雨季》音乐响起,一场预谋已久的屠杀悄然而至。“红色婚礼”无论从剧情到场面调度都堪称完美,镜头运用恰到好处,无论是全景还是特写镜头,都准确地交代了剧情的发展。“红色婚礼”带给观众的震撼,除了剧情因素外,场面调度功不可没。

(二)借助场面调度手段塑造人物性格,揭示心理活动

电视剧创作中,由于人物本身个性的千差万别,编导在设计场面调度时,必须要找到能够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凸显人物心理活动的富于表现力的形式,因此场面调度就是一个有力的手段。

《权力的游戏》中不乏爱情戏份,在爱情戏份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同样也离不开场面调度的帮助。其中琼恩·斯诺跟野人耶哥蕊特的爱情最为观众称道。两个人原本为势不两立的对手,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以往电视剧中主人公们的爱情戏份,大多取材于富有浪漫风情的场景,以展现爱情的美好。但在《权力的游戏》中,这份爱情并不被世人接受,琼恩·斯诺作为守夜人首领,他的职责在于保卫家园抵御野人的侵袭,而野人耶哥蕊特为了生存不得不南下进攻长城,就在这样一种戏剧性的冲突下,两个人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因此,导演选择在一片白雪皑皑的冰川中进行拍摄,也仿佛预示了两个人的爱情在命运面前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导演在处理两个人分手戏时,在镜头语言的处理上做得十分巧妙。导演基本上选取了中景,将两人同时包含在画面中,以表现两个人的冲突和不舍,镜头不断地在两人之间切换,着重刻画两人的面部表情,琼恩·斯诺的无奈以及耶哥蕊特的愤恨和不舍,让观众也为之动容,配合着低沉的音乐,镜头最后给到耶哥蕊特眼含泪水的面部特写,也表达了这部剧的主旨——在命运面前一切挣扎都是徒劳。人物的动作、心理与画面的反差使得观众被一种紧张的氛围所吸引,这种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揭示,也完全是借助场面调度手段完成的。

(三)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镜头调度,丰富画面表现形式

场面调度是影视艺术家体现创作意图、揭示作品思想内容的具有创造性的一项工作,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镜头调度,能极大地丰富画面形象的表现形式。对于同一主题,如拍摄一支军队,摄像师运用的表现手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场面调度:可以从某一士兵或指挥官的近景画面,拉出整个乐队的全景画面;或从军队全景画面推入某个士兵的中景画面;也可拍摄一个从军队方阵一侧摇向另一侧的摇镜头画面,摄影师还可以到附近的高处位置,设法拍摄一个类似于航摄镜头的俯拍画面等等。这些拍摄技巧和场面调度,在《权力的游戏》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在第六季第九集著名的“私生子之战”中,有大量的战争场面,最后的战斗场景足足拍摄了25天,动用了600名工作人员、500名群众演员、70匹马、4个摄制组,这一集的制作成本也远远超过前面各集。“小剥皮”和琼恩·斯诺的对手戏可以说是场面调度的经典之作。对手戏即戏剧或影视作品中两个主要演员相互配合表演的情节、内容。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离不开对手戏,它需要对手戏中的两个主要演员的表演来叙述事件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并由此表达出导演的情感态度。④在这一集中“小剥皮”和琼恩·斯诺针锋相对,从大战前的各怀敌意到剑拔弩张,两个人从心理到行动上都是对立的。在场面调度上,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演员的姿势、表情的变换要频繁一些,当一方的语言、姿势对另一方有压制力时,另一方也要变换姿势;对手戏的两个演员一般位于场景对角线上,演员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多使用中、近景并尽量让他们独立出现在画面中,这样可以产生一种距离感,渲染对手戏演员之间紧张的气氛。另外,在镜头的移动上,适时的推拉和特写,以及镜头的晃动,都可以表现双方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气氛。这一集主要以两人的对手戏为主,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军队摩拳擦掌严阵以待,这时候合理的镜头运用和场面调度,能够更好地展现这场史诗级别的战争。导演分别使用了长镜头、推拉摇移、跟拍、俯拍和主观拍摄,结合大量空镜头渲染气氛,完美地展现了这场战役,观众也直呼过瘾。

(四)运用特效技术,延伸和提升场面调度的画面语境

当下,特效技术在影视剧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拓展了场面调度的内涵和外延,深化了其传情、表意等特性,拓展和提升了场面调度的画面语境。高科技的电子技术手段让场面调度的内涵得以充分扩展和延伸,通过场面调度形成的动态视听影像已经深化为一种神奇的力量。《权力的游戏》被称为史上最烧钱的电视剧,动辄每集几百万美金的投入,堪比一部中成本电影的制作成本,不仅仅是因为其古装历史题材的特殊性,更是因为这是一部史诗级别的魔幻剧,需要运用大量的特效来丰富画面效果。例如著名的“黑水河之役”,总共花费了800万美元来制作这一集,剧组不仅要拿出大量的预算到北爱尔兰和克罗地亚进行实地取景拍摄,还要在特效上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造战舰、演员服饰和群演训练。为了营造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剧组真的制造出了一整支舰队,然后在拍摄时将他们进行毁灭性爆炸,来制造近乎真实的视觉效果。

俗话说,最好的特效,就是让你看不出来它是特效。《权力的游戏》中有着大量来自异域的魔幻生物如龙、异鬼等,这些画面都通过特效加以呈现,其真实程度足以让观众相信这是在剧中真实存在的。当然,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不会将构建场景的任务全部寄托在特效上,而是在依托真实取景的前提下,后期依靠特效技术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事实上,为了营造真实感,剧组曾经跑遍欧洲去寻找合适的取景地,剧中第一个城堡场景,史塔克家族的临冬城,就是取景于苏格兰的杜恩城堡,剧中出现过的引人注目的领主大厅、画廊、地窖、壁炉等等都是真实的,剧组有着一支包括100人的服装、布景、道具团队,力求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地忠实于原著,这样一来,观众就有一种身临中世纪城堡的真实感。

合理运用场面调度和特效技术,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了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呈现出来的真实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中作者描绘的画面,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同时,场面调度是电影或电视剧作为空间艺术拥有巨大叙事魅力的基础,各种场面调度组合的镜头,使电影或电视剧具有了其他艺术方式所难以呈现的现实生活风貌和艺术感染力。

四、结论

合理运用好各种形式的场面调度是影视剧作为空间艺术拥有巨大叙事魅力的基础,各种场面调度组合的镜头,使得电影或电视剧具有了其他艺术方式所难以呈现的艺术感染力。场面调度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分得清楚,更多情况下,角色调度、镜头调度、组合调度是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可以说,场面调度在《权力的游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这部史诗级别的魔幻大剧增色不少。对于国内的电视剧来说,《权力的游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是从编剧还是制作发行来说,中美两国的电视剧制作水平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学习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学会使用场面调度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拉近中美之间的差距,制作出更优秀的电视剧。

注释:

①陈思琪.古典性与现代性的绚丽交锋——现代奇幻史诗《冰与火之歌》探析[J].文教资料,2015(21).

②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③陈亭,李燕临.谈电视场面调度的运用技巧[J].电影评介,2011(14).

④刘璐.影视对手戏场面调度的分类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9).

本论文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专项基金资助(12JCY06)。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权力的游戏调度权力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权力的游戏》为何在华受欢迎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SVC的RTP封装及其在NS2包调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