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使用和满足理论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特征

2017-04-12秦敏毅周曙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真人秀受众爸爸

□ 秦敏毅 周曙

从使用和满足理论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特征

□ 秦敏毅 周曙

真人秀节目是当下电视荧屏上主流的电视形态之一,其对收视率的拉动效应使得各大电视台频繁推出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的竞争愈趋白热化。近年来,湖南卫视推出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成为同时间段收视率较高的节目。本文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的视角,分析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特征,总结观众的不同情感需求,从而推动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使用和满足理论;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特征

受众群体是媒体传播的主要目标,也是传播得以进行的条件。为了更好地将媒体传播进行下去,就需要了解受众群体的喜好与特征。早期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超级女声》一炮而红,选秀节目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真人秀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节目的真实性,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矛盾冲突和情绪反应以及不加修饰的过程记录,满足受众对真实过程和真实人物内心的窥探欲,深受观众喜爱。

一、使用和满足理论概述

“使用和满足”理论形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个理论把受众群体看作是有着具体“需求”的人,他们与媒体接触的过程就是利用媒介满足自己具体“需求”的过程。这个理论认为受众群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通过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在媒体中需求的内容和讯息。由于受众群体的特征不同,因此所需求的内容和讯息也就不同。影响受众特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环境影响、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满足观众需求的受众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类:人际关系因素、感情宣泄因素、环境监测因素和心理情绪因素。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特征

(一)满足观众对“真”的心理诉求

最近几年,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荧屏上出现,真人秀节目的代表有《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奔跑吧兄弟》等,这些节目在播出时,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的其他节目,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明星的参与,观众群体对明星具有崇拜心理,明星在节目中与普通人一样,不再具有荧屏上和舞台上的光环,让观众可以看到明星也有出丑、紧张的时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电视真人秀节目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可以满足观众对“真”的心理需求。比如《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节目,都是采用跟踪拍摄的方式,可以将节目的整个流程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使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明星在台前的精彩表现,而且也能了解他们在幕后的情况,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使观众能够得到真实的体验。在《我是歌手》中,每一期节目包含的内容有歌手对选歌的原因分析、歌手的心理描写、歌手与导演之间的沟通交流、歌手在休息室的情景、彩排时的表现、评审团进场的情况、观众动情的表情描写、评审投票和唱票环节、公布比赛结果的忐忑心情描写等。节目的整个流程都会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既真实又流畅,特别是最后一期歌王诞生的直播,体现出节目的真实感。

《爸爸去哪儿》采用全程跟踪拍摄的方式,而且在每个家庭的住处放置了摄像头,详细展示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这种跟踪拍摄的方式不仅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而且还让观众体验了旅行的经历。节目详细记录了爸爸和孩子选择住所、做饭、玩游戏、睡前洗漱和孩子睡姿等细节,真实展现了爸爸对孩子的细心照顾和孩子们可爱的天性,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在整个节目流程中,导演不参与到节目的设计过程中,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

(二)对故事情节的消费心理

《我是歌手》节目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角度,在节目中有歌手在幕后准备上台和导演与歌手交流的画面,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歌手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而且还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生活的好奇心,特别是在投票和唱票的环节中,让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体验到紧张刺激的感觉。《爸爸去哪儿》节目展现了爸爸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所有细节,让观众仿佛也体验到一场旅行,这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仿佛让观众亲身体验,感受节目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真人秀节目的另一种戏剧化叙事方式就是采用了制造悬念的叙事策略。在节目中制造悬念可以带动观众的感情跟随故事的发展,让观众体验到惊险和刺激。比如《我是歌手》中,在节目开头歌手的准备时间中,有时会出现歌手身体不舒服或者歌手临时要换歌等状况,为节目的录制增加了一系列的悬念,最大的悬念还是导演在节目最后宣布名次的时候,带给观众最大的紧张和刺激。《爸爸去哪儿》虽然主打的是温情,但是也会在节目中设置各种悬念,带动观众的感情,比如在节目中设置“抽签”环节,爸爸们根据提示完成比赛任务,孩子们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等,让观众的情感跟随节目剧情的发展,体验事件中人物情绪的变化。

(三)满足观众对精与美的期待

《我是歌手》中云集了国内外知名的音乐艺人,加上华丽的舞台背景和精湛的音乐团队,带给现场观众顶级的视听盛宴。《我是歌手》中的歌手都属于实力派,凭借的是自己的唱功被观众所认可,而不是自己的明星效应,有的歌手还是编曲和改词的高手,真正体现歌手的实力,让观众充分了解歌手。节目在音乐团队、音乐器材、背景灯光、和声团队等方面精益求精,主打的是真实和美妙的音乐视听,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听感受。

《爸爸去哪儿》节目录制的过程中有100多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不间断的拍摄,后期制作也进行了长时间的筛选和编排,机位数和素材剪辑数甚至超过了《我是歌手》,节目从头到尾具有严谨的设计和安排,节目录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缜密的调查和研究,5对父子也是导演组进行精挑细选的,在挑选的过程中甚至更加注重孩子的特性,而不去过多关注爸爸的明星效应。

(四)满足观众解决现实困扰的渴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会遇到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教育方面的问题,亲子教育也成为最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焦点。《爸爸去哪儿》节目通过展现在旅途过程中爸爸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为观众展现了良好的亲子之道,比如:张亮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更像是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互敬互爱;郭涛与儿子石头之间在遇到矛盾后的沟通体现了爸爸对孩子的尊重。在节目中还会播放爸爸在节目录制中心得体会的采访,也给观众带来很大的感触。比如田亮在讲到孩子离开之后,开始独立帮助别人完成任务时觉得,在风雨中历练孩子,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观众在看完《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后,也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教育儿女的亲子之道,及时解决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满足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真人秀节目的另一个重要的受众特征就是,可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之得到心理的安慰。《我是歌手》中,观众可以在歌手演唱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沉寂,感受到亲人、朋友和爱人的情怀。许多现场观众在歌手演唱的过程中会动情流泪,让观众回忆起以前的情感记忆,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更加需要这样的节目帮助观众找回自己的本真。《爸爸去哪儿》展示的是亲子间温情相处的时光,观众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特征和心理需求与节目的情感路线进行吻合,通过节目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节目中许多感人的亲子瞬间,可以让观众回想起自己儿时的记忆,开始理解父母的难处,懂得表达对父母的关怀。父母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压力,不仅要在孩子的身上给予期待,而且还要给予更多的爱。节目传播了温暖和感动,观众和孩子都能在节目中受益。

三、结语

真人秀节目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到观众情感需求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情感需求的不断变化,真人秀节目也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符合观众的口味,就应该时刻关注受众群体的需求,了解和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转变,并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观众的情感需求,使节目更加具有生命力。

1.李真.从“使用和满足”视阈探析《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道[J].现代视听,2013(11):50-52.

2.曹莹莹.从“使用与满足”角度解读《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42-43.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BB019)。

(秦敏毅: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周曙: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真人秀受众爸爸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和爸爸
爸爸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