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域下真人秀节目的特征分析

2017-04-12黄绿蓝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真人秀范式娱乐

□ 黄绿蓝

传播学视域下真人秀节目的特征分析

□ 黄绿蓝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它以独特的节目形态,在电视节目中长盛不衰,但也存在着“泛娱乐化”等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真人秀节目热播背后的力学关系,以期为真人秀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向度。

真人秀;拟态真实;狂欢

哈罗德·门德尔松在《大众娱乐》中写道:“电视娱乐没有破坏和降低文明程度,它帮助人们放松,使他们能以全新的兴趣和活力投入到活动中去。”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媒介四功能中的娱乐功能,对人们有“泄压阀”的作用。电视真人秀节目可溯源于1973年美国公艺广播公司电视台拍摄的《一个美国家庭》,迄今已有17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真人秀节目是指以明星或素人为主体,在既定的情境中,进行某些活动或比赛,该过程被真实记录并通过后期艺术加工呈现的一种节目形态。近年来,真人秀的演变趋势也有了新的特征。

一、前台和后台的消融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有“前台”和“后台”的区分。“前台”是个体在自己表演过程中不自觉或自觉使用的表达性装备,即在“前台”人们扮演的是“表演性自我”,而“后台”是人们展现“真实性自我”的地方,它是一个隐蔽而私人的领域,“前台”和“后台”具有明显的间隔。而当前的真人秀通过“全景式敞视机制”创造了一个“拟态真实”,它打通了“前台”和“后台”的空间间隔,消弭了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使私密化的生活空间变得公开化。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这种“后台”的“前台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内心深处潜藏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即满足了“本我”的欲望。这种揭开“后台”神秘面纱、弱化“前台”演出仪式感的真人秀节目,满足了人们对他人“后台”生活的合法窥探,使其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饱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益。

玉敏拿出搓澡巾,让姑妈转过身,帮她搓背。姑妈的背上并没什么灰垢,可姑妈说痒死了。玉敏慢慢搓,搓得又细又匀。那些姑妈光顾不到的角落,玉敏都帮搓了。姑妈懒洋洋地举着手,闭着眼,任玉敏轻搓细擦。玉敏手酸臂痛了,仍坚持着,她把姑妈雪白的身子当成了白纸,把搓澡巾当成一支画笔,左画一笔,右抹一下,在姑妈身上画了一幅没有图案的画。事后玉敏才反应过来,那幅没有图案的画,是一枚钻戒。

其二:无名氏《眉峰碧》(蹙破眉峰碧):双调47字,上阕4句23字3仄韵,下阕4句24字3仄韵。句式:5576。5577。只此一首。

二、平民文化范式的转变

威廉·雷蒙斯认为,大众文化应是“民有、民享、为民喜闻乐见的”。当前的真人秀节目抓住这一特点,节目制作中透射着伯明翰学派口中“普通”“有人情味”的文化特性。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解构”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崛起,为平民文化成为主宰电视文化的支配性范式提供了现实环境。真人秀节目的兴起是平民主义文化范式支配下的电视实践,它使电视节目的文化范式从精英文化范式向平民文化范式转变。真人秀为明星“脱冕”,为传统视域下的受众“加冕”,通过平等、互动、开放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巴赫金狂欢理论中所提及的乌托邦般的“第二世界”,即指平民大众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狂欢的、完全“颠倒的世界”。在“第二世界”里,社会地位、等级、阶层的界限均被打破,人们可以平等地对话交流,插科打诨,甚至群起狂欢。平民文化范式进入真人秀节目的生产场域后,真人秀节目扩大了与受众之间共通的意义空间,节目从“告知式”向“对话式”转变,成功获得受众的青睐。

三、“所见即所买”真人秀的到来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的生存》中认为,“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真人秀狂潮的掀起提供了技术上的准备。人们收看真人秀节目,不再是单向线性的,而是双向多级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从这一视角而言,全媒体是人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它使观众观看真人秀拥有更为多样的收看方式。在时间上,网络延伸了人们收看真人秀的时间和次数;在空间上,受众只需通过移动设备便能轻松观看节目,不再是客厅里的“沙发土豆”。同时,在全媒体时代,真人秀节目出现了全新的“T2O”模式,“屏幕就是渠道,内容就是店铺”成为可能。T2O即TV to Online的简称,指电视端的产品转移到线上售卖的一种模式,是电视端践行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方式,东方卫视推出的《女神的新衣》便是T2O模式的代表。随着“Video out”技术的逐渐商用和“视链”技术的成熟,真人秀节目将迎来全面的“所见即所买”时代,这使得真人秀节目与其他节目相比更具吸睛性,博得一众拥趸。

四、受众话语权的实现

据中娱智库2016年统计,中国泛娱乐核心产值已超4500亿。诚然,娱乐化的真人秀节目满足了人们对娱乐信息的需求,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真人秀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现象也不容小觑。媒介内容的娱乐化让人们在使用中获得了“放松与宣泄”的满足,提高了受众的选择或然率,因此如何生产更多娱乐化的内容以吸引碎片化受众的眼球,无疑成为真人秀节目娱乐化的巨大诱因。然而,娱乐化是“汝之蜜糖”的理想,只是市场利益驱动下的乌托邦,“彼之砒霜”的一面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警惕的。正如马克思主义指出的,艺术和文化越商品化,人们就越容易失去批判力,其内在的价值特性就越容易被市场需求的准则代替或等同。托马斯·戴文波特和约翰·贝克在《注意力经济》一书中也指出,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信息无限而人们的注意力有限,人们的“注意力”便成为宝贵的资源。如何支配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使注意力发挥最大效益成为市场趋之若鹜的目标。正因如此,在真人秀节目普遍同质化和过剩化的时代,许多真人秀节目不顾社会效益,一味“解构”文化内涵,媚俗粗鄙和插科打诨成为节目导向,“有意思但没意义”已然是电视真人秀的一大通病。

五、“全民狂欢”景观的形成

波普画家安迪·沃霍尔扬言“将来,每个人都能当15分钟名人”。确实,真人秀节目营造的“成名引力”,使得受众不再是以往的“节目之辋”,而通过节目和新媒体的赋权成为“节目之毂”,同时因草根阶层的崛起而持续“卫冕”。诚如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斯图亚特·霍尔的“解码”假说所言,受众并不是任由传播者任意扫射的靶子,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真人秀节目的迅猛发展动摇了精英主义捍卫的“阳春白雪”,“话语权”从精英手中转移到受众手中。以歌唱类真人秀为例,在精英文化范式下的真人秀节目中,表演者只能是歌唱家,而在平民文化范式下的真人秀节目中,受众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素人也可以参加节目,成为表演者,抑或通过节目成为歌手。同时,作为观众的受众,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通过投票决定真人秀参赛者的去留,威廉·雷蒙斯所言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在真人秀中得以实现。

六、结语

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认为,“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电视观众的‘现实感’与‘社会观’,人们基于这样的‘现实’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判断。”真人秀节目的“涵化”功能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受众,因此,规范真人秀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宏观层面,政府作为“瞭望者”,不能只局限于“限娱令”,更应该注重提供方向性引导、优化节目模式,通过全方位的战略来应对泛娱乐化挑战;中观层面,媒介组织作为“把关者”,应注重行业自律而非行政他律。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更应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创新,生产珍馐美馔的娱乐化节目以获得“绿色收视”;微观层面,受众作为“参与者”,应当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铺天盖地的娱乐化内容中进行选择性注意与理解。

该在线式监测系统实际运行期间,每间隔1min便会性一条反馈数据信息,并实时化地记录该时间区间内所监测到绝缘子最大的泄露电流数值、温度值及相对的湿度值等。分析度值及相对的湿度值,其对于绝缘子其表面污秽所产生的相关影响期间,技术员需充分地考虑到该时间区间内润湿性作用,可择选1h为最小的时间单位,也就是择选1h区间内相对湿度的平均数值为相对湿度值,并择选1h时间段内温度的平均数值为该时间区间内温度数值。为了能够更加深层次地研究输电线路内部绝缘子其电流泄露问题在线式监测系统实际应用情况,本次实践研究主要是将北神线杆塔12号为例,该杆塔处绝缘子实际泄漏的电流数值相对较小,通常为0.1m A区间内。

喻国明教授认为,“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是通过这样一种电视表达使人们看到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生活。”在“泛真人秀”时代,真人秀节目的娱乐功能固然重要,但它更应在娱乐文化中始终保持着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要警惕为了经济效益而以“愚乐”内容“麻醉”大众,最终使其沦为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附庸。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15-121.

4.[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猜你喜欢

真人秀范式娱乐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调查
娱乐眼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