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久安视野下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2017-04-12宋红彬陈琦
宋红彬陈琦
(1新疆警察学院 治安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长治久安视野下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研究*
宋红彬1陈琦2
(1新疆警察学院 治安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特定的地缘政治影响,当前新疆面临着经济文化相对滞后、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宗教极端思想及境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领域渗透等问题,导致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具有诱因的复杂性、类型的特殊性和影响的深远性等特点。因此,围绕新疆高校危机事件的各要素展开较深入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新疆高校危机现状、特点以及易发、多发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高校 危机管理 对策 新疆
目前,新疆共有各类高校52所(含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以及昌吉、石河子、伊犁、喀什等地,在校学生人数约42万人。①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截止201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有41所(含高职院校,其中兵团5所),此外,还有5所独立学院(三本)和6所成人高校。在校学生(含独立学院)有研究生1.92万人,普通本、专科生31.98万人,成人本、专科生8.1万人。由于新疆高校学生民族成分多样化、文化背景多元化、民族意识鲜明化,且受到地缘政治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多,获取信息渠道多,思想活跃,意识庞杂,因而任何一次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给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来一定现实危害。事实证明,新疆高校与内地高校的危机事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所以围绕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各要素展开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新疆高校危机现状入手,积极探讨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新疆高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一、新疆高校危机事件的特点
宗教极端思想及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教育领域的渗透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40年代,直到21世纪境内外“三股势力”趋向合流,加大了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特别是对高校的渗透。[1]2008年新疆针对这种态势在教育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活动。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再次证明,“三股势力”对新疆教育领域的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当前,新疆的总体形势向好,但社会稳定依然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复杂严峻形势,打击暴恐、去极端化工作面临着重重挑战,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1.新疆高校危机事件诱因的复杂性。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汇聚集地,边境线长5 600公里、接壤国家多达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总人口60%以上,又与周边国家有相近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新疆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重点目标,极端分子千方百计利用宗教向高校传播极端思想,敌对势力也伺机向高校进行渗透。新疆高校发生的危机事件比内地高校更加棘手复杂,这其中既有民族关系的因素,也有宗教的影响;既有国内现状的原因,也有国际舆论的影响;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历史遗留问题等。
2.新疆高校危机事件类型的特殊性。新疆高校危机事件类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数据显示,67.63%的学生认为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原因“会涉及到民族纠纷”,31.48%的学生认为是“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和利用”。[2]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宗教极端或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渗透,尤其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感强,出现矛盾之后各民族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又少,导致学生之间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疆危机事件可以从新疆高校内部扩展到全国其他各大高校,致使危机事件迅速发酵与传播,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置不妥当,将会在舆论的催化下,导致事态的扩大,甚至影响到整个新疆社会稳定。
3.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影响的深远性。新疆与中亚“颜色革命”地区相邻,是美国民主扩张战略的重点目标地区之一,国外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以来都在试图寻找机会,伺机发难。[3]这样的人文地缘因素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的重要条件。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尤其涉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具有政治敏感性,国际舆论关注度高,影响较深远。新疆高校危机事件不仅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影响到了民族团结,造成民、汉学生之间存在误解和偏见,又进而致使各民族之间产生阴影和隔阂。
二、新疆高校危机事件易发、多发的原因分析
1.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易受极端思想的干扰。新疆高校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目标,始终处于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两面人”活动的重点区域。“两面人”利用特殊身份、合法讲台,传播错误理论,宣传极端思想,煽动民族情绪,挑唆民族关系,挑拨民族仇恨,不断为“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提供思想支持,输送人力资源,并不断策划民族分裂的危机事件。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虽文化水平较高,但思想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极易上当受骗或受到煽动和蛊惑,这是影响新疆大局稳定的思想根源之一。
2.新疆高校危机事件往往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新疆高校在处置宗教极端引发的危机事件时,因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在“度”的准确把握上有一定困难。处罚重了怕伤害民族感情,不利日后的说服教育,处罚轻了又怕没有惩戒效果,不足以树立法律威信。因此在处理此类危机事件时,高校普遍采取较为保守的方式,震慑效果受到影响,致使有极端思想的教师和学生依然我行我素,重蹈覆辙。
3.高校危机事件的预防及处置机制欠完善。新疆高校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增强发现危机事件征兆、苗头的能力,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危机事件处置机制要树立全过程监管的理念,将监管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轨道。还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联动安全防范机制,杜绝校园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
4.高校危机事件的管理模式、方法较简单。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制约,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内容、方法都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开展安全应急演练(主要有地震、消防)等形式,但这些不能及时有效地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并随时掌控学生的思想变化,缺乏以“学生为根本”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机制,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危机管理链。
三、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1.正面引导,狠抓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其一,
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新疆的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去极端化”,它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战略任务,高校须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和大学生群体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认真做好正面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其政治责任感及法制意识。
其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积极培育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具有极端重要性。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在高校也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负面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以确保校园稳定。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旗帜鲜明地批判“双泛”思想,促进各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三,管好、用好舆论阵地。关键要抓好抓实“三尺”讲台这个特殊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人师表、行为示范,以自己的思想、信念、行为、情感来感染和激发学生。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查机制,使高校的媒体、教材、出版物以及课堂教学纳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教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真正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2.在宣传和研究方面要加大力度。其一,发挥“草根宣讲员”作用。讲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讲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和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讲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取得的成绩;讲透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给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要善于利用媒体、网络、微信、QQ及手机客户端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打通民族团结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其二,树牢法律权威。要让每名高校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坚决杜绝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面对危机事件,须慎重对待,依法依规处理,有一件处理一件,不能轻易放过,避免敌对势力借机滋事、煽动蛊惑人心,真正树立起法律权威。
其三,不断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当前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及化解之策;深入研究如何正确区分民族感情、民族情绪、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深入研究如何界定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深入研究“双泛”(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对民族团结的影响;深入研究新疆“三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3.创新高校危机事件管理渠道。其一,多种方式疏导学生情绪。高校辅导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面对面、微信、QQ等聊天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困惑及问题。可以建立相应的“情绪宣泄室”或“感情倾泻网络服务平台”,让不善表达和不愿倾诉的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表达情绪的途径,减少负面情绪引发的危机事件。应设置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室,配备素质高、能力强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一些心理困惑及心理障碍。
其二,认真做好媒体应对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一切媒体传播工具,妥善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要增强大局意识、法治意识,牢牢把握对媒体的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要求;要在第一时间还原危机事件真相,确保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知情权,避免危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三,加快高校应急预案建设。结合新疆高校实情,建立健全科学的高校危机应急预案是非常迫切的。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管不管用是预案的生命线。应急预案的编制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与渗透,从根本上推动新疆高校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
4.构建和完善立体预警防控体系。其一,坚持做到“四抓”“三无”。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防范重点在于盯牢“重点人员”,抓住“敏感时期”,看好“要害部位”,防止“特别事件”,坚持做到“四抓”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主动作为,切实把校园内的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处置在第一时间、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真正做到“三无”即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点,绝不给敌对势力任何可乘之机。
其二,构建多维视频监控系统。建立以行政区、教学区、住宿区、餐厅、体育活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区域,学生处、保卫处、宣教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联动,构建一个高效、灵敏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全方位立体覆盖的现代化安全体系。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资源,拓宽可用信息收集渠道,加强综合研判,提升高校驾驭动态局面的能力,力争做到超前防范,超前处置。
其三,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实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重大节日和活动重点排查,敏感时期超前排查,共性问题联合排查,突出问题专项排查,疑难问题领导包查。对重大矛盾纠纷要严格落实“定领导、定专人、定措施、定时期、包解决”的“四定一包”责任制。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要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及时”,确保挖出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
研究新疆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是一项政策性强、实践性强,具有紧迫性的重要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疆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新疆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还关乎国家稳定、人民福祉及“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新疆高校对于构建和完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立体预警防控体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杨丽,姜勇.新疆高校抵制“三股势力”分裂渗透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2]赵雪军,王春燕.论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对策[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8).
[3]毛欣娟.跨界民族问题与新疆社会稳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2).
编辑:杨远桢
G647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22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疆恐怖主义犯罪背景变量经验研究――若干关键争议问题为重点”(14YJA84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