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2017-04-12王蕾宋何萍
王蕾 宋何萍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45616)
论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王蕾 宋何萍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45616)
作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是我们党需要与时俱进、长期优化的伟大工程。加强作风建设,有利于我党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执政能力。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 当代价值 现实启示
一、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蕴含的主要内容
把作风建设提到重要的高度,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成果。党的优良作风反映了先进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体现着党的形象和风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科学内涵,而且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对我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明确了作风建设的两个“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认识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基础。毛泽东同志对于党的作风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理清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基础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大部分来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这就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一度占了上风,致使革命事业遭遇损失。为了在全党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凝练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初步形成党的思想路线,并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号召全党开展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奠定了党风建设的思想路线基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另一基本观点是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思想,并认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者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同时明确提出能否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问题,是党的政治路线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正确行动的基础。由上述三者一体的逻辑来看,党的正确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党风建设的行动基础。
其次,总结出党的作风建设的科学内涵。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党风的科学概念,并对其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党风仅指“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是指党员、党组织在组织和生活方面的作风。广义的党风还包括了学风和文风,是指党员、党组织在学习、组织、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的作风。[1](P812)毛泽东把党内的不良风气概括并归因为主观主义,整顿党的作风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主观主义。毛泽东认为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工作经验两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可以作为行动指南的理论,这为后来他总结的党的三大作风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之际,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党的工作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1](P1094)这是对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在纠正党内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我们党在自己二十四年的奋斗中,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这些错误思想,使得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极大地巩固了。”[1](P1904)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作风是毛泽东对党的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他说:“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1](P1905)因此将“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共产党人言行的最高价值尺度。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为革命提供不竭动力,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革命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相信自己的革命完全合乎正义,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核心的事业,所以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形象生动地运用“房屋不打扫会积灰、脸不洗会有灰尘”的例子说明了我们党也需要不断检讨工作、修正错误,用以抵抗各种不良作风侵蚀同志的思想和党的肌体。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作风。
再次,毛泽东提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形式与方法。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创造出党风建设的有效形式——延安整风运动,并且提出强化作风建设的具体方法。他向全党提议:(1)系统周密地研究周围的环境。“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1](P802)(2)分工合作地研究中国史,采取先分类后综合的方法。(3)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围绕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来开展对干部的教育。[1](P802)概括起来,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教育。毛泽东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称这是反对错误作风的宗旨,他说:“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1](P828)历时四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成效显著,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党的作风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最后,毛泽东丰富了执政党作风建设的思想。在共产党即将取得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胜利时,毛泽东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作了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告诫我们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夺取政权后还要面对执政的考验,要经得住资产阶级“糖弹”的攻击,称“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2](P1439)对我们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作出了要求和展望。毛泽东着重强调我们要保持优良作风,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PP1438~1439)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思想理论的探索,是指导党的建设事业的宝贵指南。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延安整风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当代作用
1.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入21世纪后,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多变,世界正处于深刻重组、分化调整的时期,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征。近年来新一轮的反全球化运动复苏,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强。政治上,震惊世界的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有所崛起,越发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文化领域的开放化和多元性愈益明显,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碰撞交融,传统的价值观念走向式微,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增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着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敏锐地把握世情,准确地判断形势。新时期回顾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党不忘初心,强化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延续革命年代的优良作风,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洞察新的发展机遇。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曾要求全党务必学会同帝国主义作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的斗争,既要学会正面交锋,也要学会隐蔽斗争。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的报告中对全党提出了警示:要时刻注意防范敌人的“糖衣炮弹”的攻击,以顽强的意志抵御各式各样的风险。在今天看来,这些提法仍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也对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外交工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我们党要戒骄戒躁,充分运用外交智慧、审慎地处理国际关系,在维护我国主权和权益的前提下,争取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处于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保持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作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坚定马列主义信仰,警惕西方国家对我国各种方式的文化渗透和精神殖民,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挑战利益分化的改革难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近40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国内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时至今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不相适应性逐步显示出来,我国继续推进改革的步伐放缓,难度增大。重提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从中挖掘我党优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党明确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在复杂艰难的改革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冲破陈腐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扎实稳健地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以打开新时期改革的新局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已然不难,但要巩固这个胜利则要耗费时间和气力。“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2](P1438)他在提醒全党要继续保持优良作风时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P1438)如今,这些话依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果,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改革正进入了攻坚期、处于深水区,改革红利已享受殆尽,顽瘴痼疾却暴露出来,很多重要领域的改革需要触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执政考验。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是不可取的,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冷静克制、迎难而上的作风,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毅力挑战难题,深化改革,才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3.正视艰巨繁复的执政局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党的发展就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的讲话中提到:“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3]说明了加强作风建设对于凝聚民心的重要意义。伴随国情的改变,党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从革命党成长为执政党,掌握了基本的执政规律,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执政成果,但也面临着各种考验和危险,尤其是党面临的执政局面艰巨繁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常常受到损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出一系列改进党的工作作风的新规定,这是对毛泽东的作风建设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得到贯彻落实,党风建设收效明显,但不良作风仍然是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一大毒瘤。重提毛泽东的党风建设思想,继承党风思想的优良传统,提炼其中的精华用以解决当前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深化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抵御不良作风的影响。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时强调了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无产阶级世界观,着重批评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等有害作风,后来总结的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大作风,是需要我党长期保持的优良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直面政治风险,正视党内外的矛盾,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克服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反映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唯有始终为了人民,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增强我党的政治生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解决好党内矛盾的良药,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建的主要目标,也是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就能有效地净化党内政治空气,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1.长期持续、毫不松懈抓党的作风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作风反映了党的纪律,作风问题是关系民心向背的大事,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深刻地体会到长期不懈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各个时期都对党的作风问题予以强调,对党内的不良作风提出批评。从大革命时期纠正党的错误思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整风运动再到解放战争时的“三大注意八项纪律”,共产党的优良作风逐步形成。长期持续、毫不松懈地抓作风建设,使我们党时刻反省自身,不良作风在党内无法扎根长存,有效地增进了干群团结,对于我党夺取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现今我国已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党的作风关乎党的执政效果和党群关系,对作风问题的治理更加不可松懈。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一些党员干部钻制度的空子,把贪污腐败、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等不良作风带入党内,对党内政治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因而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风问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不良作风在党内一旦形成,就具有严重的传染性。作风建设重在常抓不懈,需要长期地抓,深刻地抓,将其贯穿于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在坚持中不断深化,在深化中持续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空前的高度,例如践行八项规定就有效地打击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一些不正之风。作风问题,关键在于注重细节,风气形成,要从日常教化入手。我们必须深刻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厉防止任何不正之风的侵蚀,从广大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管起,长期持续、毫不松懈、脚踏实地地把作风建设向前推进。
2.重视高级领导干部的垂范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他在谈到干部问题时明确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4](P277)“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5](P526)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3]作风建设既要面向全体党员,更要抓少数领导干部。以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带动全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央政治局在讨论落实八项规定的会议中也指出,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之前自己先做好表率。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地位越高责任越大,就是强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领导干部首先要正身修为、划定红线,发扬优良作风,身先士卒地落实八项规定,才能有效正规肃纪,使新作风在党内形成一种新常态。
选拔作风优良的干部是领导干部起好带头作用的前提。毛泽东在阐述自己的干部政策时,提示党组织必须善于识别、使用、爱护干部,[5](P527)进一步明确了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5](P527)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干部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条好干部的标准,分别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对毛泽东干部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注重选拔远见卓识、实干精神和政治定力兼具的干部,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的重要前提。远见卓识是指有政治远见,敏锐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实际国情,勇抓发展机遇。实干精神是指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抛弃“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不良行为,能够把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这两点更侧重强调干部的执政能力,而政治定力则与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相关。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能够排除干扰、抵制诱惑、经受考验、站稳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正确的政治原则的能力。自十八大以来,“政治定力”一词频频出现在党的政治生活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了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政治定力。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就是衡量党的作风的首要指标。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党情具有了新的特点,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而作风问题,决定着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建设的全局,落脚点就在党群关系上。古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权威问题,是政治利弊的评判标准。毛泽东总结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就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劳动人民为基础力量成长起来的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致力于维护密切的党群关系。毛泽东曾对党和群众的关系作过形象的论述,“共产党员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5](P522)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政治危险便是脱离群众。依靠群众,坚定地走群众路线,是我党应对危险的重要举措。群众路线是我们创新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法宝。党风廉政建设,也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党有勇气和底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民众更加透明更加民主化的监督。党内任何违法乱纪、作风不端的行为,是群众厌恶至极,需要我们党大力整治的对象。完善监督制度、创新管理办法,扩大群众监督的范围,强化舆论监督的力度,让群众参与到管党治党的实践中来,是整顿党内不良作风的有效手段。同时,也需要强化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使为官清廉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地落地生根,努力做到开启民智与端正作风密切配合,双管齐下。
4.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时期就提出要把思想建党放在党建的首位,协调好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的关系。思想建设的重点要求和战略任务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6]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也是如此,需要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党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打击不良作风、根治腐败问题需要从认识上打破对所谓“做官”的偏见。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似乎就把做官与特权联系起来,这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价值传承的历史原因。中国古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描述了为官者滥用公权、将个人便利向家族扩散的情况,当领导就能为个人及家庭谋得利益这种认知逐渐被一些人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了驱除政坛这种歪曲的价值观,需要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领导身份走下神坛,排除干部地位的优越感,形成强大的为政清廉无特权的舆论场。这都有赖于党内理想信念的教育。
仅有思想教育不足以确保党内不良作风的消除,严格的制度规范是优良作风形成的制度保障。因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面前不存在任何特殊群体。谁都没有天生的免疫力,腐败堕落等不良作风并非一日形成,所以必须让制度发力,使监督常在。在一定意义上,有怎样的制度法规,就有怎样的党风政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扎紧制度的“篱笆”,用制度规范来约束党的行为,健全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不断填补制度失灵的漏洞,才能使党厚植优势,永葆生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当前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环境、新挑战,汲取毛泽东作风建设思想的精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来说,坚决抵御各种诱惑风险的威胁、始终保证党的优良作风道阻且长,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更要加强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以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姿态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领导中国人民走好新的长征路、夺取新的胜利。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编辑:赵斌
D261.3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