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2017-04-12任瑞姣
任瑞姣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任瑞姣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符合社会结构演变规律,符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念与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既具有理论内涵上的一致性,又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统一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精准扶贫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协调发展 收入分配格局 精准扶贫 理念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符合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更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念与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既具有理论内涵上的一致性,又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统一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
一、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意义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从形式上看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结构;从内容上看是要形成完善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机制,在完善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使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平等参与分配,公平获取收益,并且在初次分配之后,借助于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符合社会结构演变规律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等的综合影响,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即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大,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各占较小比例的收入分配格局。关于人类社会将会形成占比较大的中等收入阶层的理论,早在1891年西方学者就对其进行了论述,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及政治家伯恩施坦、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分别在《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中提出了“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的观点。[1]虽然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一文中指出马尔萨斯所认为的“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是空想的,但马克思认为“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2](P63)我国知名经济学家赵海均在分析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时指出,庞大的中产阶级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因而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率先提出了“橄榄型”社会的概念。“橄榄型社会结构”是中国发展进入到比较高的阶段时将会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
(二)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扩大内需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收入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如果个人收入较低,用于购买食物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即恩格尔系数越大;如果一个人收入较高,则用于购买食物支出的比例就越低,即恩格尔系数越低。从需求方面来看,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减少低收入人群所占的比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提高全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降低恩格尔系数,释放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使得居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样化;从供给方面来看,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鼓励各种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公平获取收益,形成各种要素合理的定价机制,不断释放各种要素的资源禀赋,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用,从而丰富整个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4](P364)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既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能够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适当比例的低收入群体的存在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是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依据和目标指向;较大数量的中等收入群体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中等收入阶段意味着人已经摆脱了对物的依赖,转而进入到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旨在谋求知识技能的掌握、素质的提升,创造性地发挥自身所具备人力资本的效用,有助于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适当比例的高收入群体的存在能够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马克思在批判马尔萨斯为“上等”阶级和“下等”阶级的存在辩护时指出:“必须有下等人,上等人才会害怕下降,必须有上等人,下等人才能指望上升”,[2](P62)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的存在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从事劳动,从而形成社会发展进步的持续动力。
二、协调发展理念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理论依据
协调发展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解决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协调发展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理论指导,为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方法论依据和衡量标准。
(一)协调发展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理念支撑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5](P14)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视角来看,协调发展为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首先,从根本上来看,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实现“先富”和“共富”的协同推进。“先富”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提出的调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率先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先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其次,从收入结构的现状来看,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结构需要高、中、低三个不同群体所占比例的协调。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数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橄榄型结构”,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存在。最后,从过程上看,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目前在收入分配的一些领域,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垄断收入、隐形收入、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无论是从实现“先富”和“共富”的协调推进,还是从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形成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这些都需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处理好涉及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最终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协调发展为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找重点、抓关键,又要统筹兼顾。因此在我国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国情和收入分配的现状,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领域的重大关系问题,要协调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就是不断协调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过程,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特殊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开放至1992年,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问题是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提高生产效率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6](P32)1991年,中央提出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7](P1489)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从十四大到十五大,我国初步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8](P453)但在强调效率优先的过程中,由于尚未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出现了收入分配关系扭曲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十五大之后,我国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统筹兼顾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越来越强调“公平”的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八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9](P28)当前,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始终要坚持矛盾分析法,统筹协调矛盾的两个方面,以重点和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协调发展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检验标准
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检验标准,从结果来看是能否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过程上来看是能否实现收入分配结构和收入分配秩序的合理和有序。协调发展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等保持和谐有序的发展状态,收入分配问题是关涉民生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些差距的持续存在和不断扩大将会影响到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或者收入分配不公持续存在,一方面将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和贫富本身成为收入差距的原因,即贫富问题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长期的收入差距过大或者收入分配不公,将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且会阻碍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和欲望。因此能不能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检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也是检验能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标准。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主要是由于一定范围内的垄断、壁垒和政府不当干预的存在,破除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将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效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效用,依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作用和贡献的大小合理进行分配,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发展。因而,能否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和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关键在于是否把协调发展理念贯彻其中。
三、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
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实施精准扶贫是其重要的着力点;缩小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所占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其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避免垄断收入和非法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其重要手段。
(一)实施精准扶贫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精准扶贫旨在帮助低收入群体快速脱贫,使低收入群体能够不断向上流动,逐步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当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存在,贫困人口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人口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影响人口整体质量的提升。
1.要建立有助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首先,要确立明确的贫困认定标准和脱贫认定标准,建立明确的贫困进入和退出的程序和方法。借助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利用大数据思维建立扶贫对象和扶贫方式的动态监测,根据扶贫对象和扶贫内容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时间节点测量扶贫效果,根据扶贫效果的测量适时调整扶贫方式和扶贫内容。同时,建立扶贫对象正常的退出机制,对于经长期观察已经脱贫的扶贫对象应允许并鼓励其及时退出,而对于新致贫的对象应按照扶贫标准和程序及时允许其进入,避免形成贫困的过度依赖和扶贫对象的长期错位,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准确选取“扶谁”之后,还需要确立由谁来扶。当前我国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但扶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任务,虽然国家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但仍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最后,要建立扶贫工作成效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考核机制既要兼顾当前工作政绩又要注重后续工作成效。要完善社会力量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综合运用电话、网络、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监督手段和媒介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2.注重精准扶贫的理念创新。虽然扶贫工作是一项由来已久的工作,但精准扶贫是立足我国扶贫工作已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实施精准扶贫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更新扶贫开发的工作理念。创新为精准扶贫提供动力支持,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扶贫方式的创新,扶贫不仅是“输血式”扶贫,更是“造血式”扶贫,要结合不同的致贫原因和需求,实施教育扶贫、绿色扶贫等不同的扶贫方式。协调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精准扶贫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区域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是在开放的国际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同时开放发展理念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外扶贫工作经验和扶贫工作模式。绿色发展理念丰富了我国精准扶贫的工作内涵,扶贫不仅是解除经济上的贫困,更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扶贫的方式破除生态威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是精准扶贫的目标所向,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建共享,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0]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既符合主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全球竞争对人才的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提高劳动者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培育和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报酬。人力资本具有“要素”效应和“效率”效应,单纯增加物质资本的投资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作用下推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在增加物质资本的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则会使经济增长率快速提高,因此在物价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量,增加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越大获取的劳动报酬则越多。但当前我国的劳动报酬所占比重较低,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代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9](P537)提高劳动报酬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依据贡献的大小提高劳动报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劳动报酬的唯一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所占有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劳动者所占有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将会随之增加。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明显,我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全球治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理念和一系列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战略举措,如“一带一路”倡议。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人才结构,因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需要,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顶层设计,而且要构建适应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人才需求结构。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当前全球竞争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人才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主体,全球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人才质量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人力资本水平的竞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构建适合全球需要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强我国劳动力在全球的竞争和配置能力,顺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最终使得劳动者的收入不断提高。
(三)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是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
完善的要素市场有助于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用,并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使要素所有者公平参与竞争,平等获取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破除垄断收入、非法收入等不合理收入的存在。
1.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论,生产决定分配,因而在分配过程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把知识、技术、管理等和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放在一起加以考察。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并且在构建要素市场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而出现要素市场不健全的情况。在收入分配改革过程中甚至出现“重资本、轻劳动”的现象,导致劳动报酬占比较低且增长缓慢,而资本收益相对较大,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资本和权力相勾结,形成了巨额的财产性收入,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出现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要不断完善要素市场,根据不同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用和贡献的大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下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2.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腐败和垄断仍是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减少政府的过度管制与干预是缩小我国收入差距,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减少政府的过度管制与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灰色收入和不法收入存在的可能性,保护合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有助于破除行业垄断、城乡壁垒和地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在行业、城乡、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此外,要完善税收、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政策,根据我国初次分配的结果采取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使得二次分配政策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不断调节高收入者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在全社会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结构。
[1]李强.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对于中产阶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6(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8/c_1117292150.htm,2015-11-28.
责任编辑:洪美云
F047.1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