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诵读就没有教育
2017-04-12
没有诵读就没有教育
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诵读。
中国汉字是一字一音,更适宜高声朗诵。东林书院的楹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朗读成为习惯,字义、音韵、节奏等会逐渐影响到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东西方的古典教育无不以诵读为根基,古希腊的公民诵读《荷马史诗》、希伯莱的先知将诗歌天才的作品收入《旧约》。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中国古代,这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在近代,对儿童教育不再强调朗读、背诵的方法,而更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当然,这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种进步。理解和吸收新鲜的知识可以更迅速地掌握新的技术,使用新的手段。由此,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胡适等人将杜威“生活即教育”“理解为教育的前提”等理念引入国内之后,知识界将诵读经典视为食古不化的传统。新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主张:教材的选编要依儿童的理解力,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教育目标则遵循实用原则,儿童生活上有需要才教。教学方法要注意兴趣原则,也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发展,顺应儿童的兴趣需求,有兴趣才能学得好。
在传统中国人看来,万事万物都是有增有减,有生有灭,一方是进化,另一方即是退化。全球化以来,知识界巧诈日增,而淳朴日散。近几年的教育界有人指出,我们培养了太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是由于此。
人格教养的修习、高贵精神的培育,不能只是靠知识的灌输、理解后的学习而获得,这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涵养。
前不久,在中华传统经典教育论坛上,台湾学者郑卜五教授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学生经常诵读那些“国之瑰宝”的典籍,如《论语》《老子》、唐诗宋词。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贵气”。富和贵不尽相同。富可以突然获得,比如买彩票中大奖;而贵气的培养要靠时间的积累。有一次他在台湾大学的椰林大道散步,前面有三个女孩子,两个女孩在问其中一个女孩儿,你到底是喜欢那位张还是王,又或是那个钱,被逼问的女孩突然跑到一边,绕着一棵椰子树转了三个圈,她在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一典故,表示自己其实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这个女孩把经典生活化了;她的绕树是那么的聪慧。这正是中国少女应有的含蓄和优雅。
当前,众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公益机构已经越来越重视诵读。因此,本刊选择新教育的晨诵作为本期报道的重点。一方面是因为,新教育晨诵已经影响了数百万师生的生命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认为,诵读教育还有很多值得教育者探索的空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如何读史,又选择什么样的诗,又或者《弟子规》究竟该不该读,教育界尚有诸多争议。但无论怎样,让儿童从小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是没错的,诗是对万物的命名,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恰如日本诗人芜村的诗句:
面对洁白的菊花
剪刀犹豫了
一刹那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