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商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染整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12平,许磊,张俊,陶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染整工商师资队伍

姚 平,许 磊,张 俊,陶 然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基于“工商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染整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姚 平,许 磊,张 俊,陶 然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实施产教融合。本文以我院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了基于“工商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开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政、行、企、校合作平台,实施专业教师“下、访、挂”工程和“兼职教师优化工程”,探索“校企共融、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工商融合;人才培养;高职;师资队伍;校企共融

一、引言

苏州地区一直是传统的丝绸之乡,有着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与内涵。“十三五”建设期间苏州将把传承与弘扬丝绸文化、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丝绸品牌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作为今后丝绸行业发展的方向。围绕着丝绸产业发展目标,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人才培养战略,鼓励院、校、行、企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人才专业培养基地建设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1-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染整技术专业团队为适应苏南地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高职染整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历经5年,探索实践了“工商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开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依托政、行、企、校合作平台,实施专业教师“下、访、挂”工程和“兼职教师优化工程”,探索“校企共融、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3-4]。

二、构建了“工商融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染整技术专业自2012年获批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开始,积极整合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盛虹集团、苏州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凌通纺织整理有限公司、苏州超宇化工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师资、项目、技术设备资源,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展以纺织品检测、染色打样、针织打样、纺织品跟单、项目技术研发与服务为中心内容的“校中厂”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建成了省级研发中心1个(江苏省丝绸工艺与材料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级研发中心1个(苏州市数码印花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级研发中心1个(丝绸工艺与助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校、市、省三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的深度产教融合,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和“校企共建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创新合作平台,在学科之间实施工商融合,通过基本技能、职业技能、拓展技能、创新技能的多层次实训,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呈阶梯式递进和复合式融合,积极探索与实践“工商融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初步形成了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课程构成的较完善的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从而真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工商融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实施专业教师“下、访、挂”工程和“兼职教师优化工程”

五年来专业始终务实推进“教学研”一体化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培训工作,优化和提升师资队伍,定期实施专业教师“下、访、挂”工程和“兼职教师优化工程”,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脱产到企业一线下厂锻炼、挂职“充电”、担任访问学者或(高级)访问工程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主动联系企业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增强专任教师的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4-5],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与经济的双师型教师,目前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到100%。此外,针对专业兼职教师实施优化工程,加大对其培养和培训力度,聘请行业专家、大师来校担任优化工程培训导师,加强专业兼职教师和本校及其他高校的教学交流,及时把握学科、学术前沿动向,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二)实践“校企共融、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五年来,专业实践“校企共融、共培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做好校企双方青年教师结对培养工作,鼓励他们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各种师资培训以及教学、专业技能比赛与培训。聘请具有丰富企业背景、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家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项目化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鼓励校企双方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或博士学位,鼓励他们出国深造或访问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专兼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形成一支高实践能力、高学历、校企合作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三)打造“工商融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为实现“国际化竞争力和宽出口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染整技术专业开展“工商融合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通过在产品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纺织品跟单等专业教学团队中选聘骨干教师作为工商融合课程专职教师,并陆续组织染整专业本土教师到相关院系和企业单位进行“工商融合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最终建成了一支既能完成染整技术课程的讲授又能探索工商融合交叉学科或染整专业衍生领域方向的教师团队。

(四)对专业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培养,提升其职业综合能力

为提升专业青年教师的岗位实践和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对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培养,由专业教学名师和企业大师共同指导,通过“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施“青年教师职业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去国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和到纺织染整等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岗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其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同时定期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培训,使信息化技术在日常实践教学中广泛使用,最终全面提升专业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四、五年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经过多年的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2人,青年教师研究生学历达100%。专业团队2名老师完成高级访问工程师培训,其余团队全部成员都取得了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资格,双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此外,专业教师团队还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培养了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委组织部“333” 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苏州市“姑苏高技能人才”1人,2015年团队教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三等奖,并先后指导学生获得了2012年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2013年江苏省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2015年和2016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2014年和2015年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和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专业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工商融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张国兵.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探究[J].职教通讯,2016;(17):59-61.

[2]董小飞,蔡永东.产教融合理念下建设高职纺织类师资队伍的途径[J].职业时空,2014;10(12):30-33.

[3]张锋.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6;(23):48-49.

[4]左武荣.高职国贸专业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2):18-20.

[5]张民,艾亚菲,陈志华.推进产教融合 促进专业发展——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6):436-438.

G71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12.022

1.2016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职染整师资队伍在“工学交替、校企共培”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2.2015年度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高专类)立项课题《工商融和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6000Z064);3.2015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优秀科技服务团队立项资助(序号04);4.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C-a/2016/03/01);5.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十三五”社会教育课题(编号:135043)。

姚平(1981-),男,汉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功能新材料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猜你喜欢

染整工商师资队伍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工商详解网络传销四大新模式
在转变执法理念中彰显工商担当
适应新常态正风肃纪提升工商形象
落实“两个责任” 构建廉政工商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