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传播中把关人的内涵变化

2017-04-12李文杰

视听 2017年5期
关键词:博主传统媒体内涵

□ 李文杰

微博传播中把关人的内涵变化

□ 李文杰

把关人理论对我们理解大众传播过程影响巨大。在新媒体环境下,该理论的内涵已经有所改变,本文从把关环境、把关主体、把关流程、把关方式、把关困境五个方面分析微博传播中把关人内涵变化的具体内容,最后对把关人内涵的变化提出思考。

微博传播;把关人;内涵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对我们理解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下,把关人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但是把关人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并且对信息进行筛选,同时多媒体的交互性使得受众也充当起了把关人的角色,因此,进一步研究把关人的内涵变化,有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把关人内涵变化带来的问题也应有所思考。

一、把关人理论的提出

把关人最早称为守门人,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研究信息流通的渠道时提出了这个概念,在他所著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中阐述了这个问题,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守门人’将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做出决定”。到了20世纪50年代,怀特将卢因的理论应用到新闻生产的活动中,认为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把关人”对即将发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受众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二、微博传播中把关人的内涵

传播学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把关人的理论随之也应用在新闻业中。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涌现,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量空前爆炸,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不仅可以发布信息,甚至可以决定信息是否会流通出来。相比之前只有专业媒体从业者才能成为把关人的局面,现在把关人内涵已经扩大,角色发生转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他们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一)微博传播中的把关环境

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播的格局,传播格局已经是多元化信息融合模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依存。一方面报刊、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以专业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对信息传播进行把关;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交互性,沉默的受众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舆论热度。微博传播就是网状式的裂变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的草根网民通过微博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关注,虽然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是由于话语权的下放,信息发布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法律机制的缺失,大量虚假新闻的出现,微博滋生扩散谣言,形成了虚假的“拟态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微博传播中的把关主体

根据卢因的把关人理论,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信息筛选和把关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新闻职业者,广大受众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被动地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中。但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受众参与到了信息的生产、传播的阶段,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因此扩大了把关人的种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微博的技术操作性低,注册快捷,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中。首先,博主是信息的提供者,自己选择向社会发布信息的内容,其本人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如果粉丝数量较大,针对某一个社会热点,容易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其次,微博的运营商直接把关,针对有害信息进行删除,属于技术性把关。最后,在信息传播发布之后,网民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众多的博主中选择信息,有时参与到评论中,合理地表达意见形成的舆论共识,属于评价性把关,为信息传播的流通又增加了一道关卡。

(三)微博传播中的把关流程

传统媒体里,由于版面和频道的限制,媒体不得不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致使很多内容被淘汰,受众接收不到这些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是海量的,在理论上,网络可以容纳无限的信息。同时网络的传播模式是去中心化的,传播的层级化没有传统媒体分明,这就使得网络没有一个集中协调的监测管理中心。以往信息的传播要经过层层过滤,才能从采集到制作最后出现在媒体上,而微博的信息传播虽然也有把关的环节,但整体而言把关的流程没有严格的管控,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博主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及信息需求,发表信息内容,当信息呈现在微博中其实已经是经过博主自主选择过后,将想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发布出来,是通过发布信息主动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第二阶段:运营商根据敏感词的设定,从技术上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是一种被动的、拦截式的把关模式,主要用于阻止违反国家法律等不良信息的传播。第三阶段:当信息通过微博平台得以广泛传播时,接收到信息的广大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进行信息的转发和评论。根据点赞、转发、评论的数量多少,反映出信息的受关注程度,受关注程度高的信息传播范围会更广,影响就更大。该阶段主要是受众自己进行把关,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第四阶段:当微博传播的信息引起广大受众的普遍兴趣,进而会形成公共议题,引发传统媒体的关注,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再进行信息筛选,或是挖掘新的信息。

(四)微博传播中的把关方式

传统媒体的把关方式主要是管理机构或媒体工作者直接介入,但微博传播中的把关方式表现得更加多样化。具体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运营商的直接介入。微博的发布过程中,如果涉及违法或是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运营商可以直接删除。二是受众的自我参与。意见领袖在网络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而现在意见领袖的范围慢慢扩大,普通的网民通过转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也会形成新的议题,对于不感兴趣的信息,有可能就会被藏匿于海量信息中,阻止其进一步传播。三是传统媒体的不断互动。传统媒体作为议程设置的主体,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开通官方微博与受众互动,同时引导受众客观地认识热门事件或热门话题,保持正常的舆论方向。总体而言,微博的把关方式更加多元与灵活。

(五)微博传播中的把关困境

网络传播因其主体匿名性,使网民敢于自我发声或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去,但网络舆论客体具有广泛性,网络舆论具有非理性,这使得网络水军流行,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严重。在微博传播中,博主作为信息的生产者,媒介素养能力参差不齐,而受众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容易出现虚假新闻,网络谣言滋生,如果信息是虚假的,经过大量的评论及转发,又形成虚假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的价值取向,在非常时期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动荡,社会上不正之风蔚然。

三、对于把关人内涵变化的思考

与传统媒体传播中的把关人相比,微博传播的把关人内涵已经显示出新的特点,对大众传播的方式及传播效果都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构建信息环境

微博传播的环境中把关主体多元,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博主作为信息产生者,受众作为信息的筛选者,能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传播出来,而无需经历传统媒体的层层把关。对于某些新闻事件,经过评论与转发,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引起关注,而信息的制造者就逐渐成为该事件的目击者、知情者和评价者,构建出新的拟态环境。

(二)改变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传统的议程设置是受众根据媒体提供的议程而确定自己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微博传播的顺序改变了议程设置的环节。有些信息在媒体报道之前就通过微博发布出来,特别是微博带有热门话题、热搜榜等功能,通过搜索量引起受众关注,从而形成议题。受众自己参与到议题的设置中,不再是被动地根据媒体提供的议程了解传播环境。

(三)加大把关难度

发布信息的时间及地点都不确定,把关人无法预测信息发布者的传播行为,而微博属于裂变式的传播,面对即时发布的信息,很难进行及时的把关,让试图控制信息的把关人员鞭长莫及。在多媒体形态越来越丰富的传播环境下,微博传播的把关困境越来越难解决。

1.靖鸣,臧诚.微博对把关人理论的解构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2):55-69.

2.丁骋,杨雪芳.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再论“把关人”理论的变迁[J].新闻知识,201(06):14-16.

3.徐新媛.新媒体背景下“把关人”的变迁[J].新闻世界, 2015(04):89-90.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猜你喜欢

博主传统媒体内涵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活出精致内涵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