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戏曲的传播策略分析
2017-04-12钱林林
□ 钱林林
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戏曲的传播策略分析
□ 钱林林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要求大力繁荣传统文化。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戏曲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传统戏剧进行有效传播的相关策略,以期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有所帮助。
传统戏曲;媒体融合;有效传播
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固本浚源,延续根脉,全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一、戏曲艺术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结晶,也是国家强大软实力的根基所在,而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戏曲艺术发扬光大,这是当前文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盖文学、艺术、思想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承。以戏曲为例,《中国戏曲通史》有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有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官方和民间的道德教化、文学传承、思想传播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弘扬正义的《赵氏孤儿》、歌颂爱情的《梁祝》、鞭笞丑恶的《窦娥冤》,都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体系。当今,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我们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播正能量。
二、戏曲艺术的传播发展
戏曲从创建之初到近代,其传播模式几乎没有变化,舞台上生旦净末丑,演绎上喜怒哀乐愁,从帝王庙堂到偏远村头,形式并无不同。到近代以后,留声机的出现,第一次将戏曲的音频保存了下来;广播的出现,第一次将戏曲的声音传播出去;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戏曲《定军山》,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则是1948年拍摄的戏剧《生死恨》。电视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后,戏曲更是成为电视传播的重要文化内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基本上都拥有各自的戏曲栏目或戏曲频道,也涌现出如《梨园春》这样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栏目。在以戏曲为主要播放内容的电视时代,戏曲确实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
但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各种电视节目竞相出现,题材繁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仅仅依靠电视传播,戏曲的电视受众越来越少,要更好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力量,革新戏曲的传播方式。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戏曲的传播途径
媒体融合是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文化产业的主流方向。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指新兴媒体的发展,而是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旧媒体的传播效能,弘扬社会正气。媒体融合首先应是媒体技术上的融合,以往,戏曲传统传播手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传播渠道,依靠的是传统传播技术手段。如今,网站、互联网电视、移动客户端、APP应用、户外广告大屏等一系列新兴媒体传播技术手段的出现,给了戏曲传播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想要更好地利用媒体融合,进行更加有效的传播,就必须从全面利用媒体融合技术出发。媒体融合技术的本质是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理念,正如戏曲节目,在制作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生成不同的传播载体,利用多种渠道同时分发,传播渠道的拓宽,会大幅度增加戏曲的受众群体,同时,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传统戏曲势必要改革戏曲内容,这也是传统戏曲的新发展。
(一)扩大电视受众群体
对于传统的电视戏曲栏目,在利用现有传统电视台播出平台传播的同时,可以分别在网络电视台、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户外大屏等较为成熟的传播平台推出同步多屏播出,并产生互动效应,扩大影响和受众面积。目前一些电视台的综艺栏目、季播类节目,已经走出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道路,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等,但对于很多电视戏曲栏目,能够综合运用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户外大屏等手段进行有效传播的并不多,或者是内容雷同,缺乏创新,因此如昙花一现便短暂夭折。事实上,这些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电视戏曲栏目,其实更需要打破原有的传播桎梏,利用人们熟悉的传播方式,多途径地进入到观众的视野,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更多的受众。例如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戏曲传播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且因为其持续性,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因此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上所说的传播方式依然是以电视为主要传播载体,各种其它的手段作为电视广播传输的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从传播学看来,更多吸引的仍是以电视为主要收视习惯的观众,只是为电视观众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收视途径:以电视为主,多渠道发展线下栏目,提升影响力。
(二)扩大手机受众群体
以手机客户端、APP应用为主体,吸收移动端用户。这种方式以手机用户为主要传播对象,为手机用户提供专属服务,同时利用传统媒体作为传播补充。例如全国第一款戏曲APP“戏缘”,这款APP就是通过手机客户端打造出的一个流淌在受众掌中的戏曲殿堂。此APP非常便捷,戏迷只需点开“戏缘”APP,就可以欣赏到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秦腔等知名剧种的大戏以及名家名段,同时在这个APP中,开设了全国上百位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进行教学,戏迷可以在艺术家的工作室中与艺术家零距离互动。同时,“戏缘”APP还有效利用当今流行的直播方式,进行戏迷打擂比赛,在这个参与的互动区域中,已经诞生了一个个百姓擂主,得到戏迷的追捧和喜爱。一款小小的手机APP让全国的戏曲用户汇聚于此,这就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不同体验。据了解,目前“戏缘”APP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扶持,相信这也是戏曲传播方式上一个新的探索。
以上探讨的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传播面更加广泛,传播方式更加便捷、迅速。手机的迅速普及,可以吸引广播电视观众以外的媒体受众,但也具有系统维护复杂、市场竞争压力大、受众忠诚度不易维持、商业前景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弊端,因此,利用手机传播戏曲,依然需要不断完善。
(三)扩大互联网受众群体
未来更多地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针对有效受众进行精准传播。“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时代媒体制作和传输的发展方向,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媒体的存储放在云端,避免庞大的系统建设和维护,同时保持数据交换的高效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直接获得用户喜好分析,根据用户喜好可以进行特定的数据推送。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下,像戏曲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进行有效的传播,它可以不仅仅拘泥于广播电视或手机客户端,这种传播将是面向所有媒介途径的全媒体传播手段。用户能够通过所有的媒体传输手段接收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戏曲种类以及相关内容。未来,不仅仅戏曲文化可以这样传播,我们各类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进行精准的分受众传播、推送,而受众不单单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制作者、发布者、再创造者等,并可以作为媒介的一个组成环节、一个传播媒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其他的受众和群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变化,给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工作者将如何更好地利用传播手段,更好地传播好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传承优秀的戏曲文化,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的弘扬,在如今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需要更好地利用媒体融合的力量,在保证传统文化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要实现戏曲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革新。目前,我们国家处于媒体融合的攻坚阶段,这正是大力弘扬戏曲文化的大好时机,在党中央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引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力量,实现戏曲文化的有效传播,让更多的人喜爱我们的戏曲文化。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文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