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4-12甘俊平
甘俊平
摘要:化学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等有着极高的要求,大量的公式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等都会给学生的实际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展开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话,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養。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众多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进一步做好高中的化学教学活动,全面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分类号】G633.8
1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学生仅仅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要想真正做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就是要树立先进的高中化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老师们来说,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尤为重要的。一线的教师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对于21世纪的化学教师们来说,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就是通过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给学生创新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平台。扎实的专业技能可以说是创新的基础,也是所必须具备的直接动力,这种动力越强,创造能力也就越大。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尽快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多的只能通过观摩来解决问题的现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真正参与者。
(1)适当增加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在化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课本中有很多的演示实验,也就是要一边讲一边做,教师往往会选择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其实可以让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上台进行实验的演示,我们以“甲烷”这部分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或者是分组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甲烷的焰色反应,去探究甲烷反应物的结构模型,进而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加以验证。这样学生就成为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实验空间,挖掘身边的化学
化学学科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立足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去参观工厂,进一步了解硫酸的生产流程以及化肥的工艺流程等,通过化学活动周、化学竞赛以及家庭小实验等方式,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去深入分析、深入研究。例如,利用废弃矿泉水瓶完成的喷泉试验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提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再次,就是重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的关键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常规的界限,用一种更加特别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提出更加合理的、赋予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教师一定要依托教材,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可以说为学生的有效思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为实验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活动,如果仅仅是照方抓药的话,那么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应该是主动参与者,教师要结合实验活动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组实验,去讨论,去探究,去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案。
(2)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已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实验来论证其准确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后者通过模拟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工作,怎样认识世界,怎么探索问题,怎样解决的,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这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方法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验证性实验”到“探索性实验”的转变,不仅仅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激发了探索的兴趣,激活了创新能力。
然后,就是要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为此,在高中阶段化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为学生的“发问”奠定有力的基础。大量心理学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只有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人们才能放下心中的各种担忧和不确定,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最后,就是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往往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最终成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之一。通过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充分备好课、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谈论与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3 结语
创新能力是21世纪的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但这种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为此,笔者建议,高中教师们一定要尽快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以此为指导,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为其成长为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社会激烈竞争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朴荣德.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15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3-94
[3]朱永新.创新教育论纲[M] .教育研究,1998(8)
[4]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