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网络流行语看网民心态
2017-04-12黎洪露
摘要:当前,网民群体日益扩大,网络语言使用频繁,每隔一段时间,网络流行语就在网上迅速“火”起来。网络流行语窜红的背后,是社会急剧转型变革中的网民心态的直观折射。本文以近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背景,并结合实例,阐述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和表达之后复杂的网民心态。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仿与创新;网民心态
D432.62
随着网民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求新求异求个性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正铺天盖地席卷整个网络。每一段时间,在丰富庞杂的网络语言海洋之中,总会涌现出一些颇为网民认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绝非偶然,它的产生和流行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也折射和反映出社会急剧转型变革之中的网民心态。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络平台上被网民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网络流行语集中反映了网络舆论,高浓度概括了某种现象或某件事实,并能由点及面地反映了社会问题。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并风靡整个网络,并非偶然现象,其之所以能被網友火热相传,肯定有其内在的因素及必然性。大多数网络流行语不仅加快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网民的青睐,迅速并广泛地传播于网络和现实生活中。
一、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对道德清明的呼吁
2014年3月底,演员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了“劈腿”传闻。文章出轨的话题成了众多媒体的香饽饽。网络、微博、微信竞相转发评论;都市娱乐类媒体大篇幅、长时段跟踪报道,甚至有媒体与文章短兵相接、叫起板来。在文章承认出轨事实之后,其妻子马伊琍在微博写了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回应。一时间,“XX虽易,XX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句式瞬间在网络上疯狂流传。
在社会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人们经常感到生活的紧张和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在网络上发表帖子,以“吐糟”来表达在现实中的失落。网民之所以热衷于参与娱乐新闻的评论,很大一个原因是:“相比法治、腐败、环境和民主问题,中国的年轻人更加关注明星的私生活”——北京的一名学者在微博上如是说。
从表面上看,网民对娱乐事件呈现井喷式地吐糟,看似无聊生活中的一味调剂品,实际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网民希望所有的公众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近些年,有太多的公众人物相继走上歪门邪道:高晓松醉驾;李代沫、房祖名吸毒兼容留他人吸毒;黄海波嫖娼;高峰聂远等人酒后伤人等等,数不胜数。而文章出轨只不过是这类明星的一个缩影。与其说网民对文章事件异乎寻常的关注和狂欢,不如说是对社会道德环境清明的一种强烈呼吁。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近些年各行各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明星”,许多明星被各自的粉丝像宝一样捧于手心,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为粉丝所效仿,因此,每一个被粉丝拥戴的明星,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作好表率,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对于明星的道德行为约束,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认为,明星偶像作为公众人物,承担着影响甚至引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一旦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应秉持严肃的态度加以处理。“但凡犯错,就应该承担所有相应后果,不能给孩子留下一种吸了毒、酒驾了,鞠躬道歉发个声明开个发布会就万事大吉的印象”。文章出轨门中,网友对于此事虽有诸多的调侃意味,但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声援马伊琍而讨伐文章的,从事件发展来看,文章最终回归了家庭生活的轨道,这也说明了网友的强大,通过网络舆论的形式对社会道德发挥了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二、网络流行语体现网民对分配制度的调侃
近两年,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许多还跟“钱”有关,比如:“有钱,就是任性”、“买买买”、“城里人真会玩”这些流行语近些年被网友大肆使用,之所以如此,与前些年出现的几个网络流行语如“高富帅”、“富二代”、“土豪”、“中国大妈”等词有着相似之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老百姓消费能力增强,出现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容小觑。而一个时代造就一群人,当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富裕起来的人们对财富增长和生活品质有着更多的渴望。然而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以上的这些网络流行语听起来并非是褒义词。如锒铛入狱的李天一是富二代的一个典型;土豪则是指有钱又喜欢炫耀,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中国大妈因在华尔街抄底黄金一战成名。但是大多数在调侃这一类型的人的时候,虽有不屑,但又希望成为一个有钱人的心理,即“酸葡萄”心理。最典型的段子即: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当前社会的“屌丝心态”产生了微妙共振,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既是对自己缺乏资源、缺乏向上流动机会、日益边缘化的生存现状的嘲弄。《论语》曾经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长江说:“人们不再抵触这种现象,而是用一种很巧妙的心理构建方式来接受它了。它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在拜金主义浪潮之下,人们发现无法抵抗,所以选择用戏谑的方式来接受。”中国人一直以来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的反对,其实并不是来源于精神层面的绝对抵制,而是源于对公平的向往。
从网民对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并大肆发扬,实际上是对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嘲讽、一种抵制、一种回天无力的无奈!这并非是主流价值观被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取代,而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令人深思的经济学问题。
三、网络流行语体现模仿和创新心理的进一步升华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还源自于网民模仿心理和求新求异的创新心理的综合作用。网络流行语首先表现出了网民极度强烈的模仿心理。“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也是蛮拼的”,“吓死宝宝了”,“世界那么大”第一句引申为对奇葩事物的形容,多用于调侃和自嘲;第二句则是不想折腾和自讨苦吃的意思;“也是蛮拼的”表达的是挺努力的意思,但是也有即使很努力了却没有成功,具有反讽意味;第三句衬托出弱小心灵受到惊吓的紧张且略带卖萌的色彩;第四句字里行间散发出浓烈的最求个人自由的情怀,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我们注意到,这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网民的模仿心理。模仿心理,指的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在言语生活中,当人类个体发觉某人的言语对自己很有吸引力时,就会因喜欢该言语作品趋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言语作品。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许多人认为只有标新立异才会引人关注。因此,从另一角度说,网络流行语是网民标新立异的标志和象征。如“萌萌哒”是由网络热词“么么哒”演变而来,大多数网友用来表达“萌”、可爱的意思;“你造吗”则是来源与台湾,许多台湾人说话将一些字词连起来说,读快了就变成了另一个词。比如“我喜欢你”说成“我宣你”,头些年比较流行的“这样子”说成“酱紫”等。再比如“你家里人知道吗”,“也是醉了”,“现在问题来了”,“然并卵”及“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等等,其实都是网民求新求异的创新心理的产物。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逐渐呈现口语化、简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语言习惯,在无厘头的戏谑背后,是网民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在娱乐大众。
“现在问题来了”几乎被段子手们玩坏了,出现过情侣版、古文版等,其用法几乎如出一辙:先一本正经地讲述一个故事,然后在故事结尾来一个提问:“现在问题来了:挖掘技术哪家强?”;“也是蛮拼的”“也是醉了”等百搭感极强的流行语,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都是表达无语、对某种现象无法理解、无力吐槽的省略。其效果一如“点赞”一词,“赞”的含义包罗万象,从最开始表达的赞同、关注,演变到也能表达了解、关心、冒泡,甚至还能表达反对、嘲讽、不屑與幸灾乐祸。各种复杂的情绪,在无所不能的点赞中,都可以得到简约至极而溢于言表的释放。网民在寻求新奇的同时,又与潮流与时俱进。有些专家会担心越来越多的新奇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会影响网民的素质,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格调不高的词汇或句子会慢慢地消失。
四、结语
2015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新年贺词。总结2014年,习总书记说:“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更应该为人民的支持“点赞”。这些话语,让许多网民为之振奋,就连我们的习书记的话语都与时俱进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但它的形成都与这个民族人民的生活与心态息息相关,网络流行语也会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王艳芳.1998-2007年中国网络语言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2).
[3]汤枚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4]高峰,邱秀聪.网络流行语及其民意表达[J].中国地市报人,2001(07).
[5]卢彩虹.网络流行语初探[J].中国报业,2012(17).
[6]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
作者信息:
姓名:黎洪露,性别:女,籍贯:广西宜州,职称:语文讲师,学位: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