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相结合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2廖星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美声流行声乐教学

廖星麟

摘要:社会飞速发展推动了音乐的多样化进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美声、民族和流行三种唱法进行融合并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已经成为社会的必然趋势,它对推动声乐教学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声;民族;流行;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6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生活习惯、学习和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性质等不断变化的影响,人们对音乐的消费需求也与以往有了很多不同,如获取音乐的渠道增多、速度变快、数量增大等等。而且欣赏的音乐品种也变得多样化,美声、民族和流行这三种唱法都有人喜欢。在这时代背景下,声乐教育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美声、民族和流行三种唱法进行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音乐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如果在唱歌时仍使用单一的唱法、模式或声音,久而久之,必然会让观众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艺术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只要发出的声音是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唱法是可以让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就可以推广出来。因此,将美声、民族和流行这三种唱法进行融合,彼此之间互相借鉴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如将美声、民族和流行唱法相结合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歌唱家吴碧霞。在我国的声乐界,吴碧霞是第一位将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相结合的研究生,她不仅获得了国内的民族声乐的大奖,也获得了国际上的美声大奖,展示了中西合璧的唱法所具备的独特艺术魅力。她既可以运用民族唱法为中国的声乐作品赋予民族风味,还可以运用美声唱法来完美演绎外国的声乐作品,她对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获得了国际和国内的共同认可,她的成功向人们证明了民族、美声与流行三种唱法相结合是可行的,并为声乐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二)唱法融合是现代社会下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

专业的音乐院校开展声乐教学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演唱家和研究型师资,但大部分普通的综合性艺术学校里毕业的学生日后从事的都是比较普遍的艺术工作,加上学生本身的声乐功底比较浅,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专业演唱家的能力。如今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院校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就需要让他们掌握每一种唱法,并学会将三种唱法进行融合来演绎歌曲。例如,对于学习美声唱法的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也掌握一些流行与民族唱法;对于学习民族唱法的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一点美声或流行唱法;而对于学习流行唱法的部分学生,可以让学生多多了解一些民族与美声唱法;如果能让学生同时掌握三种唱法是最好的,尤其是对于普通艺术院校内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掌握三种唱法并能够灵活三种唱法进行演唱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几率。

二、在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相结合的应用途径

(一)对三种唱法的融合提高重视

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大院校应积极意识到对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进行融合并将其运用到声乐教学中所具备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对三种唱法都有所介绍,让学生对这三种唱法有一定的了解。我国著名的歌星谭晶是将民族与流行两种唱法进行结合的典型代表,她的声音非常甜美、婉转动人,既可以表现出民族唱法所具有的清新与悦耳,还可以表达出流行唱法的朴实与自然,引领了一轮用民族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的潮流。而由我国的流行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美声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合唱的《我和你》则是将两种唱法进行了揉合,这种新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欢迎。与此类似的还有由宋祖英和周杰伦所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与《千里之外》等等。由此可知,将不同的唱法进行适当的融合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值得提倡的,院校与声乐教师应对此提高重视,将唱法的融合纳入到声乐教学当中,对三种唱法进行科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三种唱法,并学会如何进行适当的融合与运用,从而努力培育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声乐人才。

(二)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要确保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相结合在声乐教学中获得有效的应用,就需要教师对声乐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推动声乐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前,我国有很多学习美声唱法的声乐教育家,如周小燕、沈湘和黄友葵等等,他们都尝试了用美声唱法来演绎中国的声乐作品,比较典型的作品有《梅娘曲》、《康定情歌》、《牧羊姑娘》、《长城谣》,这些作品获得了广大听众的喜愛,改变了人们对于美声唱法的错误认知。因此,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本身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国外优秀的声乐课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丰富自身的声乐理论,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有效的调整。

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科学的,是与人体的发声规律和生理构造相符合的,让学生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和其它方面的训练,避免因教学方法不正确而导致学生的声带受到伤害。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说话习惯和不同的接受能力,而且发声器官的条件也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本身也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声乐文化,将发展多样性的声乐艺术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积极借鉴与继承美声、民族与流行唱法,在相互融合的同时突出我国的民族特色,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结合,调动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这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社会不断发展,声乐艺术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应将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进行相互融合并纳入到声乐教学当中。声乐教师应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掌握这三种唱法所需的演唱技术,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声乐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三种唱法,并学会进行灵活的运用,为我国音乐领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我国的声乐艺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平.刍议跨界演唱风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

[2] 刘颖.浅议多种演唱风格的构建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4

猜你喜欢

美声流行声乐教学
浅析如何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观
“流行”的历史衍变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论当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趋势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气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