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探讨

2017-04-12赵忠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音乐

赵忠霞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和素质化教育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校外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视野下实施校外音乐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音乐素质,陶冶情操,将教育的职能加以充分发挥,推动校外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对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外音乐教育

J60-4

校外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对学校音乐教育不足的有效弥补,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音乐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少年宫培训机构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渐失去了教育的职能,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校外音乐教育概述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需要走出学校,面向全社会,实现校外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对于校外音乐教育而言,其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学校音乐教育多是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学生往往不能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来选择感兴趣的音乐项目,而校外音乐教育可以学生兴趣为依据进行分班,如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来选择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等。同时学校音乐教育多是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而校外音乐教育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总而言之,校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延伸,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以及音乐潜能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

②家庭音乐教育的补充。家庭音乐教育是指父母等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父母对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具有基础性作用。当前许多家庭都开始重视孩子音乐的学习,但是一般家庭缺乏专业的音乐教育素质,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校外音乐教育成为家庭音乐教育的补充[2]。校外音乐教育具有专业的教学器材和师资队伍,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来选择音乐专项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

③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个人、团体和文艺单位对社会成员进行音乐教育,其是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家庭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而校外音乐教育作为社会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职责,对国家音乐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学生学习前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音乐素质。

二、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校外音乐教学

(一)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主要指个体的差异性,其主要表现性格、气质、能力、意志、情感、思维、记忆、表象和感觉等方面。当然在校外音乐教育过程中进行个性教育,需要对早期教育加以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特长加以充分发挥,为学生提供才能展示的机会。校外音乐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分类指导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或自由参加活动,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利于兴趣的相互发展和促进[3]。个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校外音乐教育为其实施提供了有力条件,是学校音乐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技巧,强化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修养,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加强教育的实践性

校外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学校音乐教育多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掌握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无法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影响教育的实效性;而校外音乐教学可通过培训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智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般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喜欢体验成功的快感以及展现自身的才能,希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掌握本领。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品质,培养学生判断、想象和观察的能力,便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社会的发展和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下,学生只能被动听取教师的讲解,不能对教师的意愿加以违背;而校外音乐教师强调的是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活动和培训在要求、形式、内容、形式等方面与学校课堂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更具实践性、灵活性和自愿性,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以充分发挥[4]。此外,相较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教师在校外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有所不同,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引导,并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这使得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改变了以往师生的教学地位,学生不需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辅导者,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

(四)发展学生音乐思维

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仅仅只对音乐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加以重视,而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音乐审美和音乐素质的培养逐渐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音乐思维对音乐审美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外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发展音乐思维,如对歌曲《红蜻蜓》加以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放录音在加以弹唱,让学生对夏天的景色加以想象,如小鸟的鸣叫、馥郁的花香、飞舞的蜻蜓、绚烂的山花和碧绿的田野等,这样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促进音乐思维的发展。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主题,在其视野下实施校外音乐教育,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加强教育的实践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这样能够将校外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有效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推动音乐教材的改革,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洪芹. 论素质教育在校外音乐教育中的实施[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8:27-28.

[2]乔春霞,胡伟. 发挥音乐教育功用,提升素质教育水平——从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起[J]. 才智,2010,25:148-149.

[3]曲艺. 校外教育中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以少年宫为例[J]. 音乐时空,2014,04:196.

[4]陈戎. 校外音乐教育的功能与创新模式[J]. 音樂时空,2014,15:154.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音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音乐
音乐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