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就业政策创新研究
——基于广东面板数据分析
2017-04-12李云
李 云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主任,编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就业政策创新研究
——基于广东面板数据分析
李 云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主任,编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制度供给,是以深化体制改革来强化发展动能,是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只有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才可能实施就业系统的顶层设计。以马克思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一个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增加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和增加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是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优经济增长;就业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我国提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战略,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时代。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为我国经济创造更多的有效供给,促进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的双提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向优发展。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的就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要求我国的就业市场更具灵活性,这就相应地需要政府提供更为灵活的保障就业的制度体系与之相配套。[1]进一步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增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加力,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对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对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表象上看是增速换挡,但本质上是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速换挡,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深层次原因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供需结构错配,供给结构调整跟不上需求结构变化,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多,中高端供给不足。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过剩产能难以有效出清,需求结构变化形成的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只有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需求端管理”是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以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管理”则是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生产要素为核心,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来拉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随着发达国家陆续去债务化,各国进口需求降低,打破了我国对外的供需平衡,导致我国部分产能过剩,减弱了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国内看,经历长期快速增长之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年龄结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传统优势逐步弱化,包含科技创新能力、要素优化配置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在下降,导致经济的潜在增速出现趋势性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使纯粹落后的产能稳妥地退出,使还能够焕发生机的因素增生新动能,生产要素释放新活力,以此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必由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于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方向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实质就是通过提高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通过激发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使各类要素能够便利地进出市场,自由地创造价值,自主地实现价值,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的动力,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供给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渠道,反映生产的量与质在满足消费时能体现的状态。为使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运转,共同发力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助力化解产能过剩。当供给大于消费需求时,我们一般定义为产能过剩。造成产能过剩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判断是刚性过剩,还是虚假过剩。如果社会需求已处于基本饱和状态,这时市场商品依然处于积压和滞销状态,可定义为刚性过剩(社会产能过剩)。如果社会需求(对某一类产品)还没有达到饱和,只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对某一产品的消费需求,但不具备消费能力,可将之定义为市场产能过剩,而非社会产能过剩。与此同时,是由于社会消费群体具有层次性,有一部分人群根据自己对商品消费承受能力的判断,需要更高质量的产品或高端产品,而我们的生产存在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不足,这就是市场产能的结构性过剩。这就需要在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上进行创新和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产能过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想在全球化商品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使产品不至于滞销、积压、亏本导致破产,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在质量和价格上取得优势。许多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发达国家陷阱”阶段,能跨越产能过剩这道坎,是因为世界其他不发达国家帮助他们消化了发达国家国内过剩产能,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继续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利润和资本。目前我国面临的局面是:前面是发达国家对商品产能总量竞争的挤压,而后面是紧随其后的大量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这些发展中国家具有更便宜的自然资源和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他们生产的低端产品的价格更低。我国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我国的资源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竞争劣势,同时还要不断地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去争取被发达国家垄断的高科技行业的市场份额。这是夹缝中的出路,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其深层次就是一个产业变化的过程,而产业变化主要涉及如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因素。产业变化一方面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就业率的变化。如果产业变化使就业增加的同时却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减缓,那么这一产业变化就不会持久。如果产业变化导致了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那么我们认为这一产业变化就是最优的。二是分工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两个朝着相反方向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人数会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许多属于第一次产业的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介乎于生产和服务之间的部门,从而增加了就业。这种分工程度对就业的影响和资本有机构成对就业的影响之间的矛盾,恰恰说明,不同的产业结构会有不同的就业状态。三是劳动密度和投资规模。单位资本容纳的劳动者越多,就业量越大,但是劳动密度太高就会限制科技进步,可见劳动密度存在最优选择问题。[4]
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如何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优化形成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要素生产率,是“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5]鉴于以上问题是供给侧改革中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分析。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因而我们将问题纳入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框架之中——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有许多思想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就业问题;同时借助于现代数学分析工具,以期揭示这些问题的本质规律而不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象上。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一)模型建立。
1.定义与假设。
(1)劳动密度函数。
(1)
其中:L为就业量,K为资本量。
(2)马克思生产函数。[6]
(2)
其中:Y为新创造的价值,α为产出就业弹性,σK、σL分别为单位资本和单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物化劳动生产率和活劳动生产率因子。
由此得到经济增长函数:
(3)
(3)就业函数[7]。
(4)
其中:θ为就业空间对资本的弹性。由式(4)得到:
(5)
(4)积累率。
(6)
其中:K′为投资,r为积累率。该积累率不必是常数。
2.模型导出。
(7)
(8)
对就业函数式(4)积分得:
L=c0e∫n(1-z)dzc0为初始就业量。
(9)
(10)
(11)
由式(11)得到最优经济增长情况下z的最优解:
(12)
当α>θ,则长期均衡值将逐渐增大,最终z*→1,
当α<θ,则长期均衡值将逐渐减小,最终z*→0。
故对式(14)取对数并求导数得:
(13)
将式(13)代入式(6)得到最优就业增长率的变化规律:
(14)
对式(14)积分可以得到最优就业量的变化规律:
(15)
对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及补液量、麻醉方式、药量及术后镇痛等有关指标进行观察,评价患者麻醉效果[6-7]。
(16)
(17)
(18)
将式(16)、式(17)代入式(18)得到最优资本增长率:
(19)
同时还可以得到就业量与资本量的最优关系。
(20)
当α<θ时,则长期最优资本存量K*→∞。将式(20)代入经济增长方程得
(21)
将式(16)、式(17)代入式(21)得到最优经济增长率变化规律:
(22)
(二)仿真研究。
运用上述模型论证结果并以广东为例,对近1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仿真,得到如下结果:
1.就业增长率与劳动密度。在2006年—2015年的10年期间,广东就业增长率下降了0.78%左右(见表1)。将表1的相关数据代入最优就业增长率公式(14),得到2015年最优就业增长率为0.18%,而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最优就业增长率要高于实际就业增长率。由此说明,广东的新增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力密集度高而分工度不足。在2010年以前,广东就业空间对资本的弹性一直小于劳动对GDP的贡献,这意味着广东的就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度而不是分工细化,而前者却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但这种情况在2015年却有所改观。二是新增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无技术或者具有一般技能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较严重,这与广东经济高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求不相符。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使广东经济发展出现了转折,尽管广东总体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经济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分工不断细化,就业情况的这一变化由表1即可以看出。事实上,在2010年之后,广东就业空间对资本的弹性就已摆脱了一段时间以来踯躅不前的局面,开始超过劳动对GDP的贡献。由此说明,广东的就业动力主要来自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不是来自劳动密度的提高,这也表明广东就业正朝着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良性方向发展。
表1.2006—2015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6—2015年)、2015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而得。原始数据来源参考《广东统计年鉴》,以最新修订数据为准。
2.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将表1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22),可以推得广东2015年的最优经济增长大约是10.1%。因为目前就业空间对资本的弹性大于劳动对GDP的贡献,因此由长期均衡增长率公式计算可知,广东长期均衡经济增长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2011年之前10年,广东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在10%左右;二是在2011年之后的10到20年之间将保持在8%左右;三是在20年之后将保持在6%左右。上述这一计算结果是基于目前广东人口净增长为前提的。如果人口净增长有所下降,则最优经济增长将会略低。由此可见,高经济增长是一种被高增长,是净人口增加强迫的结果。[8]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通过以上的模型构建及仿真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广东就业增长率呈现S型变化规律的曲线。这表明:一是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不论如何提高资本增长率,就业都将会趋于饱和。同样劳动密度也会出现饱和。因此采用规模扩张的方法来扩大就业是无法持久的,而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调整经济结构,即改变经济参数,这应该是长期就业政策的聚焦点。二是在经济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将随着就业增长率的提高而提高,当经济增长率达到最优经济增长率之后,提高就业增长率将会降低经济增长率。三是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劳动密度是正相关的,但是当经济增长率达到最优点之后,两者正相关的关系将发生变化,即再提高劳动密度则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同样,劳动密度的提高会引起就业增长率的提高,但是达到最优点之后,再提高劳动密度就会降低就业增长率。综上所述,最优点的发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8]
2.政策建议。当前社会存在的就业矛盾实际是劳动力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匹配,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的更高要求而产生的就业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制度供给,是以深化体制改革来强化发展动能。因此,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要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稳定价格,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广东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就业创业工作应该适应这一新常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创新型人才供给能力。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就要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一是增加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原始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基础,而研究型高校是承担原始创新型人才供给的重要力量。二是增加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目前广东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期,而高级技师、技术工人等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把科学家创造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中间需要架起一座沟通联结的桥梁,技术创新型人才即是联结科学发现与工程应用之间的纽带,而应用技术型高校则是承担技术创新型人才供给的主要力量。[9]
从就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来看:一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创业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人才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人才政策供给,健全人才制度供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解决人才“供需错位”矛盾,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环境,为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是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在自主招生、教师评聘、经费使用等方面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创新,统筹推进广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体现人才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改革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保障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健全释放人才活力的流动配置机制,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完善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市场主体评价的人才机制。三是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突出“高精尖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探索创新引进外籍高层人才在签证、停留居住、永久居留等方面的特殊便利措施。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对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医院在境外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强国际人才合作。引进国际知名创投机构和专业团队,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投机构。四是调整人才支持方式。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提高经费支持比例。大力发展人才金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行“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鼓励设立股权激励代付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和团队给予支持。健全完善青年人才的普惠性培养支持措施,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性贷款对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五是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积极发展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工作立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切实维护各类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优质教育资源,积极解决人才子女受教育问题;优化政策供给,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人才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人才荣誉制度,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表彰奖励。
从政府责任来看,首先要保障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这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其次要尽可能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尽管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但稳定就业无论是对社会和个人,都存在减轻求职压力、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作用;再次就是要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和能力,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产业走向,给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指导,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匹配效率。一是要抢抓机遇、主动适应,要根据经济变化和产业布局,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培训的方向和政策要及时调整。二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综合考虑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要通过拓展新的就业渠道,来创造因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而减少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大力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特别是那些社会需求量大,而目前市场供给不足的行业和产业。四是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自然条件的优势,引导农民开展特色创业,实现就地转移就业。五是要切实加大失业预警监测,最大限度提供就业指导、推介、培训、创业等政策帮扶,让大多数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在此,不妨把生产和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两个极,供给就是连接这两个极的纽带或通道,消费和生产分别由若干项来构成。两极的项与项之间又有着同向反应和反向反应,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这种作用的结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政府在对某些行为进行宏观调控时,须探寻其内在规律,以便调控措施的施行取得实在效果,并把就业创业工作的推进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探索的目标和目的。●
[1]郑雄.供给侧改革对就业政策提出哪些新要求[J].人民论坛,2016,(11).
[2]王一鸣.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加力[N].学习时报,2016-12-22.
[3]郑妍.供给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应对结构性失业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6,(10).
[4]宁光杰.简析马克思的就业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3).
[5]吴帅.如何改进人才的“供给侧”[N].光明日报,2016-02-16.
[6]朱殊洋.马克思的生产函数[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
[7]James B. Rebitze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s of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3,(3).
[8]徐跃华,朱殊洋.基于马克思生产函数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 [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9]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16,(3).
(责任编辑:林先扬)
F249.2
A
1003-7462(2017)02-0100-08
10.13977/j.cnki.lnxk.2017.02.016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广东就业实践问题研究》(编号:GD13XYJ06)、2016年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制度创新研究》(编号: DY16046)、2015年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新常态下的广东就业问题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