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
2017-03-11杨泽章陈石明
杨泽章 陈石明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与路径选择
杨泽章1陈石明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重要性凸显。政治生活作为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既缘起于当前公民国家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更在于政治生活与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社会规范机制、利益互动机制、激励机制是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加强公民政治生活的制度建设,拓展公民政治生活空间、完善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建立公民国家意识评价奖惩机制是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路径选择。
公民;国家意识;政治生活;作用机制;路径选择
公民国家意识是公民在学习、实践以及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状况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公民国家意识是历史与现实的产物,随着国家的发展状况逐渐增添新的内容。晚清以降,传统“天下观”的瓦解与国家救亡的历史境遇催生了我国的现代性国家意识,[1]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当前公民国家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场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以提高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意识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面对全球化的深刻冲击、外来思想的强势渗透、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严峻挑战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增强国家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意识正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加大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途径研究以提高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时效性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集中体现在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等途径讨论公民国家意识的增强。
国外学界的公民国家意识研究比较成熟,注重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公民国家意识的形成、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途径展开系统研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兴起,社会认同理论、群体理论等研究热潮的出现,这些方法和理论被广泛运用到公民国家意识研究中。另外,国外学者对“现代中国”的历史定位与判断、国家认同和国家形象等问题也都有过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涉及到我国国家意识的某些方面,因其独到的分析框架和见解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关注,对当前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不菲的成绩,其研究成果为学界展开深入研究夯实了基础,为我国国民国家意识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有益启示。但不可否认,现有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解释性研究较多而预测性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较少;单向性研究较多而多元互动研究较少。就单向性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特别是我国的研究多强调学校单向性的政治教育与政治体系自上而下的政治传播,而公民、社会组织、大众传媒以及国家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在政治生活中展开的多元互动对公民国家意识的影响研究就显得单薄。把政治生活作为增强公民国家意识有效途径的研究不多。对于政治生活与公民国家意识的相关性论题,亟需学界展开深入探讨。从政治生活角度讨论公民国家意识增强问题,揭示政治生活与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讨论政治生活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以便为增强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实践提供参考,这不仅对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于增强整个民族的群体性政治素养以及国家安全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政治生活对于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政治生活是政治主体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合法途径参与的以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从本质上说,政治生活是政治主体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政治实践活动。传统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基于血统、门第、出身以及社会等级而造成的身份差异使极少部分人有资格参加政治生活,并在政治生活中不断得到满足和完善。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到来标志着特权阶层的消失和平民阶层的兴起,原本只供少数贵族享有特权的封闭的政治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民主社会的需要,政治生活是需要普遍满足的生活。政治生活作为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既缘起于当前公民国家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更在于政治生活与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
当前,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培育面临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一是培育主体单一化。在我国公民国家意识培育中,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主体,而且国家也担当着这样的主体角色,即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大众传媒的宣传和政治体系的强化向公民展示自己的历史、文化、形象、意志、价值观念和宏伟蓝图等等,这对当代我国公民国家意识的形成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社会组织却没能较好地扮演主体角色,而是国家意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使得学校教育、大众媒介传播和政治体系为载体的国家意识培养机制成为了公民国家意识强化的外部条件,而在当前复杂的国家国内背景下,这也使得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效果显得动力不足。二是培育模式单一化。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几个方面加强公民国家意识培养偏于国家单向性的政治灌输,忽视了公民基于自身利益与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国家之间的多元互动和博弈过程对公民国家意识的影响。三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政治教育和政治传播为主要途径的公民国家意识培育,容易混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区别,既没有突出应有的理论深度,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内容。因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增强公民国家意识需要寻找新的有效途径。
此外,从政治生活与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来看,第一,政治生活是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内在动因。公民国家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增强,不仅仅是一个外部强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内部进化的过程,在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现代政治事务中,公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或缺。第二,在政治生活中对国家存在的把握程度决定公民国家意识的深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国家存在,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作为政治主体之一的公民没有对政治事务的亲身体验,就不可能真正把握整全的国家存在,也就不会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意识。第三,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也决定公民国家意识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是公民判断、取舍国家意识成份的标准,国家意识的效果最终要看公民政治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三、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
机制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运作方式。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育社会规范机制。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范社会。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现代社会发展过程是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的过程,而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以此规范各种社会关系,这一过程既造就了大量的社会规范,也造就了遵守社会规范的“规范人”,二者缺一不可,是保证现代社会有序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制定社会规范相对容易,而培养现代社会的“规范人”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心理学意义来说,任何规范的发生和接受是以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作为外在表现的。依据行为的发生学原理,任何行为包括规范行为在内,其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情境作用条件,没有情境的作用,不可能产生主体对情境的适应行为;规范行为作为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其产生情境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人际交往情境,规范行为本身就其是对这种交往情境的适应性反应,没有人际交往情境,就不可能产生规范。很显然,政治生活为现代社会所需的“规范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景作用条件。现代政治生活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要求,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政治生活中,公民们围绕着公共事务展开讨论和协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尽可能的达成一致,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就使得公民彼此需要有规范意识、秩序意识,自我约束意识、宽容意识、妥协意识,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这正是公民国家意识的核心理念。
第二,提供利益互动机制。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2]103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问题,就必须从解决他们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3]而公民国家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增强离不开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满足及其实现程度,这也是现代政治中权利与义务关系有机互动的直接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将会形成各个层次的利益群体、夹杂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政治生活为公民利益的需要、满足及其实现程度提供了一个多元互动机制。在“解决问题”的政治生活中,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置于共同的平台上,公民与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国家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凸显,其彼此之间的互动程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如何实现和满足公民利益的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公民对国家的认知、情感与意志。
第三,触发激励机制。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广大公民纳入到政治生活中,能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是国家政治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公民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指公民“个体对某个团体、组织、民族甚至国家的身份归属的确认。”[4]无论这种确认是一种已经归属的状态,还是一种正在归属的过程,它都能强化公民对国家的情感。二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过思想启蒙和政治革命,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大量的“个人”得以出现,现代公民的私人生活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对私人生活的过分沉醉使现代人越来越虚弱,有沦为“胆小而会干活的牲畜”[5]870的危险,现代人面临存在意义上的危机。把广大公民纳入到政治生活中,能够增强公民的主人翁地位以及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激励公民从狭隘的私人生活中走出来,培养其公共生活习性,增强整个民族的群体性政治素养,有利于形成比较稳固的国家意识。三是当公民感受到政治生活所带来的好处,能够进一步激励其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自觉关注国家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自觉担负起国家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这既是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表现,更是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效果。
四、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路径选择
首先,加强公民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参与政治生活,既是公民的权利,更是公民的义务。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同时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制度建设,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范围与深度、参与者的权利与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从而能够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搭建一个确定性的框架,确保公民有秩序的参与到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公共事务中并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其次,拓展公民政治生活空间。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以选举和协商为主要特征的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和巩固公民在征求书面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陪审等政治生活的作用。二是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公民网络政治生活空间。网络社会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形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使公民的国家意识发生了变化,[6]诞生了以网络论政、网络监督、网络宣传、网络评判、网络互动等为形式的新型公民政治生活空间。网络政治生活空间因其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既为公民国家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三是要培育公民参与国际事务的空间。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世界,更加广泛的参与国际事务。在全球化加剧、国际交往频繁的当代社会,公民具有更为广阔的国际交往空间,也更容易体会到作为一国公民的特殊意义。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积极培育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空间和能力,以增强公民的国家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再次,完善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公民国家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公民—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国家之间的多元互动模式,而政治生活为公民—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国家之间的多元互动提供了实践场所。公民要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提高自身的公共生活习性和能力,维护和增强其政治生活的主体地位;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广、影响大的特点,为公民政治实践活动提供信息、培训与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大众传媒要通过引导、监督和宣传,释放国家意识的感召力和道德吸引力,传播正能量;国家要制定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增强公民国家意识的目的、方针和方法,规定国家、大众传媒、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增强国家意识中的职责,确定其政治和法律地位。总之,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各方面因素都为增强公民国家意识作贡献。
最后,建立公民国家意识评价奖惩机制。在政治生活中,通过自我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对积极推进国家意识的言行予以奖励,给与物质、精神、政治上的奖励;对破坏或阻碍国家意识增强的言行予以戒勉,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等等。●
[1]陈廷湘.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断裂与现代性国家意识的形成及其变异[J].史学月刊,201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高延春.人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J].人民论坛, 2016,(03).
[4]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1,(5).
[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国家意识的消解与重构[J].学习与探索,2012,(3).
(责任编辑:温松)
本文系2015—2016年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政治生活对公民国家意识增强的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编号:2016YY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D647
A
1003-7462(2017)02-0024-04
10.13977/J.cnki.lnxk.2017.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