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中“苏”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证
2017-04-12刘海明夏晓飞李亚蒙
刘海明,夏晓飞,李亚蒙
(1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 100050;2 临沂大学 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山东 临沂 276005)
中国古籍中“苏”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证
刘海明1,夏晓飞1,李亚蒙2
(1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 100050;2 临沂大学 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山东 临沂 276005)
为厘清我国历史典籍中“苏”对应的现代植物名称,给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植物命名和分类提供依据,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整理出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以及它们的植物分类学特征,尝试确定这些植物名称对应的原植物。研究发现,在历史资料中一共记载了15个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确定了其中8个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的学名,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分别属于唇形科、菊科与爵床科等。研究表明,中国先民在对植物命名的时候,在植物名称的使用上有等级的区分,因此为了准确地了解中国先民对特定植物特征以及分类学位置的认识,需要开展更多的现代植物学工作。
苏;植物性食材;原植物;植物分类学
中国的野菜资源大约有63科70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100余种[1-2]。这些野菜中的绝大部分都有药用价值。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野菜资源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本草学的研究。比如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菜类植物10类[3],明代的李时珍在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菜部中更是记载了3卷105类菜类植物[4]。除此之外,在明代的《救荒本草》中也记载了46类菜类植物[5]。药食同源是中国野菜资源研究从古至今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除了在本草类著作中有记载之外,中国先民也在一些专著或者综合类著作中记载菜类植物资源。最早的关于野菜的记录,应该是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6]。在《诗经》中一共记载了野菜26类,其中包括荇菜、卷耳、芣苢、蕨、薇、蘋、藻等多个不同类群的植物。在明代的《野菜博录》中记载了430余类野菜[7],在明代的《农政全书》中收录了414类可以食用的植物资源[8],在清代的《野菜赞》中也收录了44类野菜。
除了描述种类之外,部分著作甚至已经开始记载怎样培育野菜。比如,在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中除了收录了70余类可以食用的野菜外,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31类蔬菜的栽培方法[9]。这标志着中国先民对植物的认识更加主动。
在这些野菜资源中,有一类植物现在看来可能比较陌生,这就是“苏”。但是在中国先民的记述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类植物。比如北魏的孟浩在《食经》中记载,在制作“梅酱”的时候,要添加“紫苏”;据成书于隋代的《食经》记载,在诸花露的配方中就含有“紫苏”,另外在“酥鲫”的制作过程中也使用“紫苏”叶去除鱼的腥味;成书于元代的《饮膳正要》中则描述了一种叫做“紫苏煎”的食物,就是使用“紫苏”作为原材料之一制作而成;而同时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则有关于“香苏汤”的记载,是使用“苏”作为配料;元代成书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在“煮蟹法”中则记载:“用生姜、紫苏、桂皮、盐同煮”,可见也将“紫苏”作为配料使用[10];同时期的《易牙遗意》中在“熝鸭羹”的制作中,也使用了“紫苏”[11]。同样,在清代的《醒园录》中也有用紫苏叶制作香豆豉的记载[12]。由此可见,“苏”“紫苏”等可能是中国先民在制作饮食过程中的调味配料。那么这些植物名称到底代表了现代分类群的哪些植物?
为此,在收集整理与“苏”有关资料的前提下,以分类学性状整理以及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开展分类学的研究工作,以尝试对“苏”以及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所代表的植物原型进行辨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描述与定义的“苏”以及与“苏”有关的植物。
1.2 研究方法
搜集整理在各类典籍资料中出现的“苏”以及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追溯原文,整理出中国先民在描述这些植物名称时的记述,按照现代研究植物分类学的思路整理出其中与植物分类学性状有关的内容,参照《中国植物志》等现代植物志书的记载,对照国家植物标本馆中馆藏标本的特征,对这些整理出来的与“苏”有关的植物进行分类学的研究,厘定其原植物的科学名称。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的整理
根据对典籍资料的分析,整理出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将这些植物名称及其出处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与“苏”有关的植物的名称整理Table 1 The summary sheet of ‘Su’ and related plants
续表1
2.2 “苏”以及与“苏”有关的植物名称的原植物分类学研究
2.2.1 苏与紫苏
2.2.1.1 同义名整理 《尔雅》记载:“苏,桂荏。《注》:苏荏类,故名桂荏”。《方言》记载:“苏,荏也。关之东西,或谓之苏,或谓之荏。周、郑之间,谓之公蕡;沅、湘之南,或谓之;其小者谓之葇。郭注云:今江东人呼荏为,长沙人呼野苏为。葇,薰葇也,亦苏之种类,因名云”。《尔雅注疏》记载:“苏,桂荏。(苏,桂类。故名桂荏。)[疏]‘苏,桂荏’。释曰:苏,荏类之草也。以其味辛似荏,故一名桂荏。”《图经本草》记载:“苏,紫苏也”[13]。《本草衍义》记载:“苏:此紫苏也”[14]。《淳熙三山志》记载:“紫苏:叶下紫而甚香。夏采茎叶,秋采实。一名荏”。《本草纲目》记载:“苏,释名:紫苏(《食疗本草》)、赤苏(《肘后方》)桂荏”[15]。《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苏:苏,《别录》中品。《尔雅》:苏,桂荏。《注》:苏,荏类。《图经》紫苏也”[16]。
由此可见:“苏”的同义名有“桂荏”(《尔雅》)、“荏”(《方言》)、“公蕡”(《方言》)、“”(《方言》)、“葇”(《方言》)、“”(《方言》)、“紫苏”(《图经本草》)、“赤苏”(《肘后方》)。
2.2.1.2 特征集要 将历史上有关“苏”对应原植物的特征整理如表2、图1所示。
表2 典籍资料中关于“苏”原植物的分类学特征整理Table 2 The summary sheet of taxonomic characters of ‘Su’ in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图1 紫苏(《本草品汇精要》)
Fig.1 ‘Zi Su (Perilla)’ fromCollectedEssentialsofSpeciesofMateriaMedica
根据表2中所列的植物学特征,结合《本草品汇精要》中的插图(图1),参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判断[17],“苏”的原植物是现代植物分类群中唇形科的紫苏属(Perilla)。
2.2.2 假苏
2.2.2.1 同义名整理 《吴普本草》记载:“假苏一名荆芥”[18];《图经本草》记载:“假苏,荆芥也”;《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假苏,《本经》中品。即荆芥也”。
因此,“假苏”的同义名是“荆芥”(《吴普本草》)。
2.2.2.2 特征集要 叶具柄,具齿,叶片轮廓为披针形至条形(《吴普本草》《本草纲目》与《图经本草》均记载:“叶似落藜而细”;《本草纲目》记载:“方茎细叶,似独帚叶而狭小,淡黄绿色”),叶形或为卵形(《图经本草》记载:“叶锐圆”)。小花排列成为穗状花序(《图经本草》记载:“花实成穗”;《本草纲目》记载:“八月开小花,作穗成房”),种子长卵形或卵圆形(《本草纲目》记载:“细子如葶苈子状”)。如图2。
图2 假苏(《证类本草》)Fig.2 ‘Jia Su (Nepeta)’ from Classified Materia Medica
根据以上植物学特征,结合《本草品汇精要》中的插图(图2),参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判断[19],“假苏”的原植物是现代植物分类群中唇形科的荆芥属(Nepeta)。
2.2.3 水苏 “水苏”这个名称可能代表两大类植物。
2.2.3.1 类群1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水苏,释名:鸡苏(《吴普》)、香苏(《肘后》)、龙脑薄荷(《日用》)、芥蒩(音祖)、芥苴(并《名医别录》)、劳祖(《名医别录》)。
因此,“鸡苏”(《吴普本草》)、“香苏”(《肘后方》)、“龙脑薄荷”(《日用本草》)、“芥蒩”、“芥苴”(并《名医别录》)、“劳祖”(《名医别录》)都是“水苏”(《神农本草经》)的同义名[20]。
特征集要 茎四棱,中空(《本草纲目》记载:“方茎中虚”;《清稗类钞》记载:“茎方”)[21],偶有横走根茎(《本草纲目》记载:“宿根亦自生”),叶形长圆状椭圆形至卵形,两侧渐狭,叶缘具密齿(《唐本草》记载:“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蜀本草》记载:“叶似白薇,两叶相当”[22];《图经本草》记载:“水苏叶有雁齿,气香而辛”;《本草纲目》记载:“叶似苏叶而微长,密齿”;《清稗类钞》记载:“叶形如箭镞”),茎与叶均被毛(《清稗类钞》记载:“茎、叶皆密生粗毛”)。花为唇形(《清稗类钞》记载:“茎端开唇形花”),花成穗状生于茎的顶端(《本草纲目》记载:“开花成穗,如苏穗,水红色”;《清稗类钞》记载:“茎端开唇形花,色淡红微紫”)。种子卵圆形或长圆形(《本草纲目》记载:“穗中有细子,状如荆芥子”)。如图3。
图3 水苏(《本草品汇精要》)Fig.3 ‘Shui Su (Stachys)’ from Collected Essentialsof Species of Materia Medica
根据以上植物学特征,结合《本草品汇精要》中的插图(图3),参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判断[19],“水苏”的原植物是现代植物分类群中唇形科的水苏属(Stachys)。
2.2.3.2 类群2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水萍。释名:水花《本经》、水白《别录》、水苏《别录》、水廉《吴普》”。《神农本草经》:“水萍。《名医别录》云一名水白,一名水苏”。
因此,“水苏”的同义名有“水萍”(《神农本草经》)、“水花”(《神农本草经》)、“水白”(《名医别录》)、“水廉”(《吴普本草》)。
特征集要 水生植物(《本草拾遗》记载:“小萍子是沟渠间者”;《本草纲目》记载:“处处池泽止水中甚多”);叶下有毛或须根(《本草纲目》记载:“叶下有微须”);叶圆(《本草拾遗》记载:“叶圆,阔寸许”);叶两侧为绿色,或叶面为绿色,另一侧为红色(《本草纲目》:一种背面皆绿者,一种面青背紫赤若血者)。
此时“水苏”这个名称代表的植物是水生植物,但是特征不够突出,无法确定具体的种类。
2.2.4 臭苏、青白苏
2.2.4.1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记载:“荠苧。释名:臭苏(《日华子》)、青白苏。”
因此,“臭苏”与“青白苏”的同义名是“荠苧”(《本草纲目》)。
2.2.4.2 特征集要 《本草纲目》:“其形似水苏而臭,似白苏而青。叶似野苏而稍长,有毛气臭。”
根据以上特征描述推断,“臭苏”与“青白苏”的原植物可能是唇形科的石荠苎属(Mosla)植物,但是特征有限,存疑。
2.2.5 香苏
2.2.5.1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记载:“爵床。释名:爵麻(《吴普》)、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
因此,“香苏”(《名医别录》)的同义名是“爵麻”(《吴普本草》)、“赤眼老母草”(《唐本草》)。
2.2.5.2 特征集要 《唐本草》记载:“此草生平泽熟田近道旁,似香葇,叶长而大,或如荏且细,俗名赤眼老母草”。《本草纲目》记载:“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薷一样。但香薷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
根据以上的特征描述,参照《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推断[23],“香苏”的的原植物可能是爵床科植物。但是特征不够明确,存疑。
2.2.6 石苏
2.2.6.1 同义名整理 “石香葇”(《开宝本草》),在《本草纲目》中释名为“石苏”。
2.2.6.2 特征集要 《本草纲目》记载:“生蜀郡陵、荣、资、简、州,及南中诸处,生山岩石缝中”;《本草衍义》记载:“九月、十月尚有花”;《本草纲目》记载:“香薷、石香薷,一物也,但随所生而名尔。生平地者,叶大;崖石者叶细,可通用之”。
根据以上的特征,参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推断[17],“石苏”的原植物可能是唇形科香薷属(Elsholtzia),但是由于没有分类学细节,暂时无法确定。存疑。
2.2.7 海苏
2.2.7.1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记载:“积雪草,释名:胡薄荷(《天宝方》)、地钱草(《唐本》)、连钱草(《药图》)、海苏。”
因此,“海苏”(《本草纲目》)的同义名是“积雪草”(《神农本草经》)、“胡薄荷”(《天宝方》)、“地钱草”(《唐本》)、“连钱草”(《药图》)。
2.2.7.2 特征集要 分布、产地:《名医别录》记载:“生荆州川谷”;《天宝单行方》记载:“生咸阳下湿地,亦生临淄郡、济阳郡池泽中”;《唐本草》记载:“生溪涧侧”;《本草衍义》记载:“南方多有,生阴湿地,不必荆楚”;《本草纲目》记载:“咸阳、洛阳亦有之,……好近水生,经冬不死”。
分类学特征:植物体形较小(《本草衍义》记载:“形如水荇而小”),叶圆形(《唐本草》记载:“叶圆大如钱”;《酉阳杂俎》记载:“叶圆茎细”;《天宝单行方》记载:“圆叶似薄荷”;《臞仙庚辛玉册》记载:“叶圆似钱”);茎细(《唐本草》记载:“茎细而劲”;《酉阳杂俎》记载:“叶圆茎细”),茎蔓生(《唐本草》记载:“蔓生溪涧侧”;《酉阳杂俎》记载:“有蔓延地”;《臞仙庚辛玉册》:“引蔓铺地”)。
由于分类学信息有限,无法确定“海苏”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
2.2.8 白苏
2.2.8.1 同义名整理 《本草纲目》记载:“荏(《名医别录》),释名:(《本草经集注》),白苏(《图经本草》)。”
因此,“白苏”(《图经本草》)的同义名是“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
2.2.8.2 特征集要 植株形体较高(《名医别录》记载:“高硕”;《四声本草》记载:“形似野荏,高硕”;),茎四棱方形(《图经本草》记载:“方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记载:“方茎”),叶的轮廓为圆形(《图经本草》记载:“圆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记载:“圆叶”),茎与叶均为白色或者不是紫色(《名医别录》记载:“白色”;《图经本草》记载:“不紫”;《清稗类钞》记载:“茎、叶皆淡青”;《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记载:“不紫”),花为白色(《清稗类钞》记载:“花白”)。
由于分类学信息有限,无法确定“白苏”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
2.2.9 天苏
2.2.9.1 同义名整理 《神农本草经》记载:“术。《吴普》曰:术,一名山连,一名山芥,一名天苏,一名山姜(《艺文类聚》)”。
由此可见,“天苏”的同义名有“术”(《吴普本草》)、“山连”(《吴普本草》)、“山芥”(《吴普本草》)、“山姜”(《艺文类聚》)。
2.2.9.2 特征集要 植株形体较高(《图经本草》记载:“茎作蒿干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本草纲目》记载:“苗高二、三尺”),茎生叶对生(《图经本草》记载:“叶叶对生”),叶上具毛(《图经本草》记载:“上有毛”),基生叶为裂叶(《本草纲目》记载:“脚下叶有三、五叉”),叶上有刺(《本草纲目》记载:“有锯齿小刺”),花为紫红色或浅黄色(《图经本草》记载:“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色者”)。
根据以上特征,参照《中国植物志》的描述推断[24],“天苏”的原植物可能是菊科的苍术属(Atractylodes),但是由于分类学细节有限,暂时无法确定。存疑。
2.2.10 鱼苏与山鱼苏 《图经本草》:“鱼苏,似茵陈,大叶而香,吴人以煮鱼者,一名鱼,生山石间者名山鱼苏,主休息痢,大小溲频数。”
由于分类学信息有限,无法确定“鱼苏”与“山鱼苏”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
2.2.11 回回苏 《本草纲目》记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相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
由于分类学信息有限,无法确定“回回苏”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
2.2.12 落苏 《清异录》记载:“落苏本名茄子;《清稗类钞》:茄为蔬类植物,一名落苏,花与实皆紫色。实形北方多扁圆,南方多卵圆或长圆”。
由于分类学信息有限,无法确定“落苏”原植物的分类学位置。
3 讨论
3.1 关于紫苏与白苏
在《中国植物志》第66卷中,将“白苏”作为“紫苏属紫苏”的同义名对待,说明作者认为这二者的分类学特征一致。但是,从目前已知的中国先民关于这两个名称对应植物的特征记载来看,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关于“紫苏”,《名医别录》记载“叶下紫色”,《本草纲目》记载“开细紫花”,《救荒本草》记载“开粉红花”。但是对于“白苏”,许多特征可能并非完全相同。如《名医别录》记载“高硕白色”,《清稗类钞》记载“茎、叶皆淡青,而花白”,《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记载“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25]。从这些特征对比可以看出,这两个名称对应的植物特征在叶、花等器官的色彩上皆有不同。现代研究发现,这两类植物在形态上与药用功效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在田间栽培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介于不同色彩之间的过度色[26]。因此,尽管这两个名称所代表的植物在某些特征上或有不同,但是这种差异属于种内差异,本文也支持将这二者的学名同样定义为紫苏属Perilla。只不过,在本草学上,中国先民一直强调,“紫花”的个体才具有更好的药效。
3.2 关于“荏”所代表的植物种类
从同义名可以看出,“荏”可能同时代表两类植物,一类是苏和紫苏,一类是白苏。在《尔雅》的记载中 ,苏与紫苏的同义名是桂荏。而其他的本草类书籍,如《名医别录》《图经本草》《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均将“苏”释名为“桂荏”,而只有在非本草类书籍,如西汉杨雄的《方言》与宋代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中,才将“苏”释名为“荏”,原文是“紫苏,叶下紫而甚香。夏采茎叶,秋采实。一名荏”。与此同时,没有对“白苏”作任何解释与描述。
《方言》在有关“苏”的词条中记载:“苏亦荏也(荏属也。尔雅曰苏桂荏也)”。作者在说明“苏亦荏也”之后加上备注:“荏属也,尔雅曰苏桂荏也”,认为“苏”是“荏”的一类,同时也赞成《尔雅》中关于“苏”是“桂荏”的解释。由此可见,《方言》认为“荏”处于比“苏”更高等级的分类单元,而“桂荏”是“荏”中的一类。
因此,严格来说,“荏”可能是一个处于较高分类阶层的词,而“桂荏”则是一个比较低等级、比较具体的种的词。前期的研究也证实,中国先民在使用某一个植物名称的时候,该名称可能代表了不止一种具体的植物种类,这些植物可能同属于现代植物分类群的某一个属,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科[27-33]。因此,可能应该使用“类”来表示这样的一些植物的集合。比如人们在说“葱”的时候,指代的是一类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葱的香气、葱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等,并不明确指定其代表了“茖葱”或者“鸦葱”等某一个具体的植物种类[30]。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才造成中国古代植物名称一词多义的现象。比如,在这里的“荏”可能被解释为“苏”和“紫苏”,也可能被解释为“白苏”等。这可能是造成中国历史上植物认知较为混乱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终于得到解决。瑞典人林奈发明了双名法并推广,李善兰与威廉臣等合作编译的《植物学》于1858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标志着中国植物学的发展进入近代植物学时期,这才慢慢解决了中国植物的命名问题[34-36]。但是,想要弄清楚中国数千年来的植物记载并将其与现代植物分类体系相对应,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
[1]张宏志, 管正学, 王建立. 中国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资源科学, 1998, 20(2): 53-58.
[2]严启新, 肖小河. 中国药用野菜资源的研究及开发[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7, 16(4): 18-20.
[3]张树生. 神农本草经.南经,译注[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96.
[4](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027.
[5](明)朱橚. 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1-501.
[6](春秋)孔丘编订. 诗经[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 1-322.
[7](明)鲍山. 野菜博录[M]. 杭州: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1-494.
[8](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1-661.
[9](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今释(上下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1-1223.
[10](元)倪瓒.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1-45.
[11](元)韩奕. 易牙遗意[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1-76.
[12](清)李化楠著, 侯汉初撰. 中国烹饪古籍丛书:醒园录[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1-62.
[13](宋)苏颂.图经本草:辑复本[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22.
[14](宋)寇宗奭.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本草衍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102.
[15](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364.
[16](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1-816.
[1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六十六卷·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592.
[18](三国魏)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26.
[19]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五卷·第二分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602.
[20](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342.
[21](清)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544.
[22](五代)吴越.日华子集.尚志钧辑释.日华子本草辑释本,蜀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34.
[2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卷·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爵床科·苦槛蓝科·透骨草科·车前科唇形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50.
[2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八卷·第一分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科(七)蓝刺头族菜蓟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209.
[25](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长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1251.
[26]韩碧群,彭勇.“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J].中药材,2012,25(5):818-821.
[27]刘海明,夏晓飞,韩冬,等.“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4):68-72.
[28]刘海明,夏晓飞,王凌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簪”原植物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0):267-270.
[29]刘海明,夏晓飞,王凌凌,等.“荠”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考证[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48-52.
[30]刘海明,常莉,夏晓飞,等.“葱”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4):47-53.
[31]刘海明,夏晓飞,王凌凌,等.“蒜”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2):84-88.
[32]刘海明,常莉,韩冬,等.“韭”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47-51.
[33]刘海明,赵妍,李亚蒙.“苋”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7):53-58.
[34]王宗训.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J].中国科技史料,1983(2):22-31.
[35]陈德懋,曾令波.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21(1):117-127.
[36]陈德懋,曾令波.中国植物学发展史略(续)——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2(4):477-486.
(编辑 潘秀华)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plants of ‘Su’ and its corresponding plants in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LIU Haiming1, XIA Xiaofei1, LI Yameng2
(1BeijingMuseumofNaturalHistory,Beijing100050,China; 2InstituteofGeologyandPaleontology,LinyiUniversity,Linyi276005,China)
To clarify the scientific names of ‘Su’ in Chinese historical classics,providing the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f botanical onomatology and plant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 original plant’s name and the plant taxonomy characteristics of ‘Su’ were clarifi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morphology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15 plant names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histories were related to ‘Su’, and the scientific names of 8 plants among them were determined, belonging to the Labiatae, Compositae and Acanthaceae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lass distinctions in the use of plant names by the Chinese ancients. It is also shown that more work should be done to make clear the knowledge that Chinese ancients got on the plant features and the taxonomic positions.
Perilla; botanical ingredient; original plants; plant taxonomy
1007-4961(2017)01-0104-07
10.13320/j.cnki.hjfor.2017.0020
2016-10-08;
2016-1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山旺中中新世硅藻土纹层与东亚季风气候的关系” (41102017);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山东山旺中中新世硅藻土纹层的高分辨率解析技术研究”(LYDX2013BS045)。
刘海明(1977-),男,河南南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
李亚蒙(1981-),男,山东兰陵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古植物学研究。
R 2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