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康养的疗养院景观设计研究
——以保定天光疗养院为例
2017-04-12王明暄张晓曼
王明暄,张晓曼
(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基于生态康养的疗养院景观设计研究
——以保定天光疗养院为例
王明暄,张晓曼
(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为了解决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给人们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以保定天光疗养院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康养为设计理念,坚持生态性、文化性、特色性、康养性规划原则,对疗养院的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功能划分,将东院打造为针对短期休闲疗养人群的别墅疗养区,园区内设有中心花园和后花园;将南院定位为老年疗养公寓区,配有康复中心、健身区和滨水区;将西院定位为疗养康复中心,以五行学说为依据,在西院周围建设五大养生景点,使人们在自然环境中保健养生,从而把疗养院建设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养生基地,以期为今后疗养院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养生环境;疗养院;景观设计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失衡最终威胁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养生与环境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态康养的理念开始提出并被广泛接受。生态康养可以简单概括为:在有充沛的阳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洁净的空气、安静的环境、优质的物产、优美的市政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等良好的人居环境中生活,并通过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医药调节等一系列活动调养身心,以实现人的健康长寿[1]。研究主要通过对保定天光疗养院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生态康养理念来指导疗养院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营造优美的环境,促进疗养人群康养,同时为以后的疗养院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位概况
保定市天光疗养院坐落于易县。易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东麓,因易水而得名,距北京120 km、天津160 km、保定60 km。易县下辖9个镇、17个乡、1个民族乡,总人口55.74万(2013年),总面积为2 534 km2。易县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70%为山地,平均海拔324 m,地势由西向东下降明显,流水落差大,易患水灾;山体多为侵蚀、剥蚀、岩溶地貌;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漕河5条河流横贯全县。易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1.2 现状分析
1.2.1 生态环境分析 项目位于易县清西陵景区附近,植被丰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且毗邻华北平原地区最大的古松林区,气候环境良好,有着充分的疗养条件。
1.2.2 人群分析 养生既包括养心,也包括养身,既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平衡,也强调身体机能的维护,“养者,主动也”,说明养生是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2]。所以人们主动去活动,也是一种养生行为。年龄不同,活动能力也表现出明显差异。通过调研观察发现,15至30岁年龄段的人群,活动力强,表现活跃,勇于冒险,更趋向于爬山、游泳、骑行等刺激性活动;30至55岁年龄段的人群,喜欢集体活动,对挑战性活动有一定的兴趣,更喜欢打网球、聚会聊天、打扑克等娱乐活动;55岁以上的人群,活动具有局限性,心理具有依赖性,一般活动形式为散步、晒太阳、垂钓、观赏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年龄段疗养者活动能力分析Table 1 The analysis of action ability of all ages of recuperating people
2 总体规划
2.1 设计理念
在对场地建筑和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考察分析后,确定以“以人为本,传播传统文化、生态康养”为核心设计理念,养生保健为特色,并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到园林环境设计当中,让疗养者在医药治疗的同时,以自然为药,康养保健。
2.2 规划原则
2.2.1 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园林环境设计永恒的主题。生态性原则就是尊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3],在满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同时,正确处理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人工与自然环境以和谐良好态势健康发展。在保定天光疗养院的规划中,坚持遵循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深层次挖掘土地潜力,使疗养院生产、生态、康养完美结合,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载体。
2.2.2 文化性原则 在疗养院的整体建设中,以中医养生文化为脉络,传承易县传统文化为基点,在保持当地生态资源的原始性和文化性的同时,避免旅游疗养人群带来的文化冲突。
2.2.3 特色性原则 根据疗养院所在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加以提炼,赋予景观构成要素特色性,给人以归属感。在植物配置上以乡土特色的保健型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形成既有保健功能、又具欣赏价值的园林环境。
2.2.4 康养性原则 与一般的休闲、旅游、保健等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的是,康养是一种持续性的健康养生状态和行为。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中,通过一系列行为活动和内在修养实现个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最佳状态[4]。保定天光疗养院的内部园林环境和该疗养院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即为人们提供康养的外部环境。规划时要深刻注重环境效益的持续性,使疗养院园林成为真正的康养环境。
3 分区规划及设计要点
项目占地22.2 hm2,其中疗养公寓社区17.2 hm2,独立养生场5.0 hm2。因为目前国内的疗养院存在“五不像”现象,不像宾馆,不像旅游,不像医院,不像疗养,不像娱乐[5],所以本方案根据场地环境和规划定位,将疗养院规划为3院。按功能划分,东院、南院为康养社区,西院为疗养康复中心。摩尼山、弥勒山、望仙坡、羲黄园、归元洞为西院的特色疗养观光养生区(图1)。
图1 总体分布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sign
3.1 东院规划
东院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紧邻旺隆湖水库,且3 km之内有华北最大的古松林场。借助良好的周边环境,将东院定位为别墅疗养区,针对短期休闲度假疗养人群。院内有建筑面积为7 000多m2的疗养会所,有适合不同需求的疗养别墅,使疗养者在度假的同时得到康养(图2)。
疗养院是以改善疗养者的外界环境作为整体性综合治疗的基础,疗养院的环境、景观质量是疗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将景观环境与建筑和谐统一,完善其优美的自然环境[6]。所以在东院规划时,格外注重环境与建筑的统一、人与环境的和谐。主入口区是整个东院形象展示的重要部分,为突出主入口气势及别墅区主题,采取粉墙瓦黛的建筑风格。大门外形似“天”字,取“天”意,恢弘大气,在空间处理上,大门一侧以半亭周围环绕太湖石,太湖石周围点缀形态优美的景观树种,清新自然。
中心花园外形似葫芦,而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健康长寿”,花园中设置漏窗景墙、小亭、廊架、花坛广场等休闲游憩设施。景墙形式多变,有漏有透,花架方便休息,与植物搭配,既丰富景观层次又增加疗养者游园的情趣,调动疗养者的积极性,使之精神愉悦。
后花园是东院一处较大的室外活动场所。为给来此疗养保健的宾客营造一处优雅舒适的环境,在后花园设置花架、桌椅、亭廊和篮球场等游憩设施。宾客可在其中静思、漫步、娱乐,既有家的感觉又有回归自然的意境。
图2 东院规划Fig.2 Eastern yard plan
3.2 南院规划
南院位于易水湖东岸,毗邻远近闻名的易县“长寿村”——安格庄村,定位为老年疗养公寓区。南院内设有颐养院1处、老年公寓3处和联排式老年住宅,配有康复中心,专注养生医疗。
主入口区:尊重原始地形,在原基础上进行拓展,且在路口对面设置1处照壁。为方便来往探望疗养者的宾客就近停车,在照壁西侧开阔地带设计1处停车场。
颐养院观赏区:颐养院采用围院形式,围绕着的楼间绿地正对着颐养院楼体内的客厅、卧室,老年疗养者大多喜欢透过窗户看到动植物丰富的形态、色彩和变化。结合小的座椅、花池,体现以静为美的观赏环境。
健身区:在颐养院西侧,远离主要流动人群,同时减少干扰,为疗养者设计了运动场。边侧种植高大乔木,设置树池座椅,可为疗养者提供遮阳和交流的空间。
滨水区:在颐养院东侧,围绕荷塘设置社区内环路,内环路内部由西向东分别布置老年活动场地、荷塘、歧轩堂、垂钓池及老年创作室各1处。水带给人们生命活力,水景会促使老年疗养者心情愉悦,积极参与运动。该区域以运动养生为特色,规划设计了卵石步道、垂钓池和健身场,通过动静运动的结合,使疗养者在运动中实现身体的健康与恢复。
3.3 西院规划
西院背靠鬼谷子道场——云蒙山,侧临易水河。院内青砖青瓦、古朴庄严的古典式建筑,烘托出传统中医文化氛围。西院定位为对疗养院开放的疗养康复中心,配备医护人员和治疗仪器。西院最大的特色是以西院为中心,根据五行学说在周围数公里内建设5处养生景点,力图以生态为药物、以文化为药物、以时间为药物、以空间为药物,养治一体,打造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疗养胜地。
中医中的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特点来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坐落于豹子峪村的摩尼山景区,主打养护肝脏;位于太平峪村的望仙坡景区,主打养护心血;位于豹子峪村西北部的弥勒山景区,主打养脾胃之气;地处云蒙山脚下的羲黄园景区,主打养护肺金之气;云蒙山中归元洞景区,主打养护肾气。
3.3.1 摩尼山景区 五行“木”对应自然界东方位,因此养肝的摩尼山景区在西院的东部选址建设。摩尼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得藏风聚气之势,以其生生之气养护人体肝之勃勃生气。人们亲临摩尼山,可以养护肝木之气。
在景区内根据地形地貌设置登山踏步、休息平台以及观景长廊,并配置木性植物,营造对人肝脏有益的气场,使疗养者在此活动时,于欣赏美景的同时达到降火养肝补气的疗效。
3.3.2 望仙坡景区 五行“火”对应自然界南方位,因此养心的望仙坡景区在西院的南部选址建设。望仙坡地处昌西陵——回音壁(嘉庆帝的皇后孝淑睿的陵寝的后靠山),西陵镇太平峪村,因其朝向两仙对卧之处,故而成名。
望仙坡景区主要打造气势磅礴的景观,3处台地均以硬质铺地为主,台地间通过台阶踏步连接,同层台地间通过碎石路连接,首层铺地功能为练功、休憩,二层、三层台地以打坐为主,周边辅以乔灌木等绿植,铺地内适当位置种植高大乔木,外围密植高大乔木,运用植物季相变化打造空间环境,从而调节疗养人群的心理压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3.3 弥勒山景区 五行“土”对应自然界中方位,因此养脾的弥勒山景区在五大养生景区相对中部位置选址建设,坐落于豹子峪村的深处。进入弥勒山景区,首入眼帘的是圆润饱满的弥勒山,左边山体走势犹如一条活龙活现的龙,右边山体形状犹如一只活灵活现的虎,弥勒山被龙虎环抱,圆润饱满,充实通透之气,易于疗养者前来观光,养护脾胃之气。
弥勒山主入口道路北侧设计生态采摘园,供游客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点缀观景半山亭1处,供游客观景。围绕主体建筑铺设游路、踏步,并设置观景长廊,周边种植本地乔灌木,适当点缀景观石,营造自然氛围,使游客置身大自然当中,身心舒畅,生态康养。
3.3.4 曦黄园景区 五行“金”对应自然界西方位,因此养肺的羲黄园景区在西院的西部选址建设。羲黄园地处云蒙山下,得鬼谷之灵气,受虎之肃降之气最甚,是养护肺金之气的重要圣地。
曦黄园作为主要的学习区、体验区。主入口处设置停车场1处,停车场对面,由东向西分别设置中药采摘园、体育活动区、教学区,教学区北侧设置宿舍、食堂等建筑,通过东西向主要道路将各个功能区间联系起来。肺部是人机体循环系统的关键,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五行属金的植物如白玉兰(MicheliaalbaDC.)等进行搭配,使人体肺部吸收植物的精气。
3.3.5 归元洞景区 五行“水”对应自然界北方位,因此养肾的归元洞景区在西院的北部选址建设。位于云蒙山中,曦黄园的后身,相传是鬼谷子闭关之处,归元洞得鬼谷仙气之熏陶,藏风聚气。归元洞得天地之元气,得古圣之真气,令游客纳气归肾,纳气归于丹田,养护肾气。
归元洞景区被机动车道路分割成东西两区。东区南侧设置茶室1处,茶室北侧设置长廊,由长廊通过登山台阶到达半山腰处的敬修堂,由敬修堂经较长梯道往北,到达归元洞。登山沿途主要栽植水性植物如榆树(UlmuspumilaL.)、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 D. Don]等,使局部小气候水分增加,提高空气质量,达到养肾的目的;西区西北侧设置曛香园、禅台各1处,通过休息长廊和梯道将两者联系起来,步行路上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使游客心情豁然开朗。
3.4 植物种植设计
疗养院的园林环境不仅是疗养者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也是具备审美情趣和实现养生保健作用的场所。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不仅要绿化、彩化,更要安全化、健康化[7]。对特殊环境和功能区的植物种类尽可能与其本地环境或功能相适应[8]。在天光疗养院的规划中,东院和南院为疗养者居住区,应注意不同颜色植物搭配出不同的视觉景观,带给观赏者不同心理感受。增加春季观花、秋季观叶植物的使用,如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Makino)、金银木[Loniceramaackii(Rupr.)Maxim.]、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ière) de Vos ex Henry]、白玉兰等,营造艺术美感,消除疗养者的疲劳感,使其身心愉悦,达到康养保健的目的。西院五大养生景区为山地景观,充分考虑山地的特殊情况,在尊重原有植被的前提下,种植小乔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如抗性较强的白蜡(FraxinuschinensisRoxb.)、丁香(SyringaoblataLindl.)、木槿(HibiscussyriacusL.)等。
4 小结
我国的疗养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发挥疗养院景观特色的同时,深入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使其形成生态型并具有特色景观的疗养场所,是景观疗养的大势所趋。生态康养论的提出,高度契合疗养院的发展。保定天光疗养院的景观设计力图用生态康养的理念来指导疗养院的规划,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使疗养院的景观特色独树一帜,使景观的功能性达到最优化,为人们创造一个生态、舒适并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环境。
[1]李后强,廖祖君,蓝丁香,等.生态康养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2]胥兴安,李柏文,杨懿.养生旅游理论探析[J].旅游研究,2011(3):40-46.
[3]雷玲,成艳梅.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效益评价[J].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5(2) :86-89.
[4]李后强,廖祖君,蓝丁香,等.生态康养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5]刘永亮.中医药疗养基地特色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6]苏丽娜.杭州疗养院景观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7]焦红,曲悠扬.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J].北方园艺,2016(11):83-87.
[8]王志磊,翟付顺,赵红霞.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设计[J].北方园艺,2016(4):88-92.
(编辑 郭丽娟)
A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ecology and health——taking the Tianguang Sanatorium of Baoding as the example
WANG Mingxuan,ZHANG Xiaoman
(CollegeofLandscapeandTourism,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Baoding071000,China)
Inordertosolvethephysicalandmentalhealthproblemscausedbythedeteriorationofenvironmentalpollution,thisarticletakesBaodingTianguangSanatoriumastheresearchobject,takingtheecologicalhealthasthedesignidea,thelandscapeofthenursinghomewasplannedanddesignedbyinsistingtheprinciplesofecology,culture,characteristic,andregimen.Throughfunctionaldivision,theeasternyardwillbebuiltasthevillanursingareaforshort-termleisureandconvalescence,whichhasacentralgardenandabackyardgarden.Thesouthernyardisdesignedastheelderlyconvalescentapartmentarea,withrehabilitationcenters,fitnessarea,andwatersidearea.Thewesternyardisdesignedastherehabilitationcenterwithfivehealthspotsbasedonthetheoryoffiveelements,sothatpeoplecankeephealthyinthenaturalenvironment.Thedesignwillturnthesanatoriumintoahealthbasewithbeautifulenvironmentanduniquecharacteristics,providingreferenceforthefuturenursinghomelandscap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healthandenvironment;nursinghome;environmentdesign
1007-4961(2017)01-0082-05
10.13320/j.cnki.hjfor.2017.0016
2016-11-28;
2017-01-07
王明暄(1990-),女,河北保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张晓曼(1977-),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等研究工作。
TU 985.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