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教材管理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04-12吴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改革

摘要: 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对技工院校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现如今技工院校教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就如何改进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促使教材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关键词:教材管理;教材选用;改革

G711

搞好教材管理工作,提高教材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一门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也直接关系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伴随着技工院校发展的需要,对教材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教材进行科学管理,更好地为学校科研与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弊端

(一)不能适应技工院校招生情况的变化。

技工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各高校招生采取的是国家任务生—统招的政策,而技工院校基本上是自主招生。随着近几来高校不断扩招,技工院校的生源人数不断减少,技工院校为争取生源,谋求学校发展的状况越加激烈,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工业生产发达地区,进而造成招生人数很难预计。同时为了很好稳定生源,各技工院校一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在招生结束后再次调整专业。这样就使得教材预订的数量难以准确掌握。订多了,教材积压,资金困难;订少了,学生来了没有教材,又措手不及。这些情况,要求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锐意改革,以适应技工院校改革的需要。

(二)技工院校内部管理工作不到位。

1.伴随着教材管理工作量的增加,现行的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电脑这个工具虽然在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教材管理上用采用了,但是只是作为一个教材录入和统计的工具,而教材管理数据没有和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融入。就这造成了大多数工作手段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阶段,工作繁琐,重复,出错率高,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制约着技工院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2.教材征订与发放工作没有考虑到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大面积的专业人数调整。这些因素中一些是市场因素带来的招生人数的无法预计性等客观因素,例如,前几年,作为技工院校的传统专业如数控、模具、机械、机电等招生情况很乐观,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学生心理素质变化,如建筑、管理、营销等专业成了热门专业,相反,数控等专业成了冷门专业,照常数控类教材的大力积压,而一些热门专业教材紧缺。另外学籍管理中政策因素带来的学籍异动,也经常令教材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情况不知如何面对。

3.教材市场混乱,教材选用缺乏监督,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教师选用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必然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方面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和市场需求是联系起来的,目前市场上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真正适合技工院校教学特点的教材得不到推广,严重影响到教材的选用。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对老师选用教材缺乏有效地监督体系,导致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得不到使用。教材模式单一,没有特色;教材供应与教学脱节;教材管理者不研究教学规律,不注意各学科的发展动态,不了解教材内容的科学体系等。

二、技工院校教材管理改革的思考

(一)增阔视野,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入专业的教材管理软件。

由于技工院校在招生人数和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特点,教材须及时、准确地保证教学工作的需要,所以启用现代化的教材管理手段,利用网络为教材的征订、采购服务称为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解决途径。要了解所征订的教材现在在哪一个出版社有发行,发行价是多少,目前国内哪些书店有售,哪一家书店最能节约成本信息,通过网络就可以很快掌握到。同时通过网络,我们还可以了解各出版机构和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等发行机构教材供应信息,及时组织教材,保证课前到书。

教材管理工作涉及到的方面包括計划、采购、出入库、财务等,这些工作不仅繁琐,单一,而且劳动强度大。

(二)进一步完善教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

第一,教材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经营意思、服务意识,教材管理要逐步建立承包责任机制,与绩效考核挂钩。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教材质量关,订高质量的教材、正版教材,按时保证教材的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科学计划,加强管理,降低损耗,减少报废,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以求得利润,满足劳动所得。另一方面,既要保证教学所需,又不能造成人为积压库存。因此,使用单位与个人和教材实体之间,是双向负责的关系。

第二, 变教材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开辟新路子,实行教材管理竞争机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逐渐取消传统按人头发放教材的管理模式,实行书店供应形式,学生可以利用购书卡直接在“教材书店”领书,实行“产销一条龙”购销方式,改变教材进书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人力和财力,让学生和学校真正得到实惠。

第三,转移工作重心,逐步引入教材管理监督机制。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应抓好抓好教材信息的发布和咨询、教材选用和质量跟踪评价上来,做好教材质量的督导工作。技工院校教材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教材选用规定和要求,严格把关,规范本校的教材选用工作,保证教材质量,提高优秀教材的使用率,防止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四,对传统教材管理工作还须常抓不懈。教材管理工作首先开始于教材采购,教材采购应先根据学生退学、休学、转学、留级等异动人数,统计每班学生的实际数量。同时根据学生选课的情况,落实好每种选课教材数量,确定教材的订购量,以免造成库存的积压。教材发放前,应该再次核对班级人数,确定是否有变化,安排好各班级教材发放时间及次序,以免造成教材发放时人多拥挤的现象。

(三) 加强教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是能否做好教材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教材管理工作量大,手续繁杂,劳动强度大,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现代管理能力,掌握教材的编写,采购,发行等环节,而且要熟悉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计等各教学环节,尽可能的减少教材管理中的漏洞。

为了提高这些素质,就应该对教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应用计算机进行教材管理在一些学校已基本普及,教材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参加计算机的专门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教材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赫桂芳.高校教材管理改革之我见[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00(3) .

[2]黄俐. 对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管理科学,2011,( 40) .

[3]黄汉芬. 高校教材选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2) .

作者简介:

吴丹 (1982年3月),女,管理学硕士,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