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7-04-12王宏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自学小学生

王宏宝

摘要:在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以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分别从自学方法的传授、提供自学空间、创设自学平台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自学;小学教学

【分类号】G623.2

从大量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从小学阶段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提前阅读教材,熟悉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就可以紧跟教师的节奏,充分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并思考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充分领会课程内容,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重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1、自学能力的定义

所谓自学,就是自主独立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它要求学习者能够自主独立的完成部分学习工作。简单的讲,只要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就能够称之为一种自学。例如,学生独立的阅读、独立的观察、独立的阅读以及所有的独立活动都可以归纳为自学的范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自学主要立足于课本的知识,并通过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根据斯宾塞的相关理论,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追求发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讨,自己去发现知识和挖掘知识。而在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合理的减少讲解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时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并了解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从而替换旧的知识,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2、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谈到自学,很多人都认为是老师布置对应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老师安排的任务,通过自己查字典、上网、请教等方式来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这就算完成了自学。其实,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自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成为预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探索未知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还能够从开发智力的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学生进行了预习工作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授课内容的难易之处,从中提炼出认为应该精讲的内容,避免教学工作过于盲目,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灵活。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安排对应的任务外,还更应该给学生预习、自学的方法。尤其是在初始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共同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学。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程内容时,有一句话:“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与“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有的说通过“终于”这个词,能够了解小女孩在擦燃第一根火柴时是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有的说从“又”字可以看出小女孩为了获得一点的温暖已经不能考虑过多。从学生谈论的各种看法中提出精准的问题。

2.2 给学生更多的自学空间

自学是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自学可以了解课文中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扫除学生的扫除障碍,可以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后续学习中的自主参与、自主质疑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通常认为自学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学生就应该跟着自己的思路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获得教师想要的结果时,教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予以肯定的评价,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但学生的兴趣提高之后,课堂教学效果自然能够提高。例如,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快的得到答案——课文的重点是讲述詹天佑主持修剪京张铁路的整个过程。然后,教师继续问:那你们有什么需要问的问题?“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3 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平台

在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过程中,也需要在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学空间,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自学平台。而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提问、查询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學活动中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所谓合作学习,是当前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变革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组织的进行教学工作,同时在自学的过程中,合作自学的作用往往能够超出教师的预料。例如,在教学对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搜集春联、婚联、新居对联的活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分头行动,搜集得到了很多的对联,部分学生甚至还画上了门框。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这种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自学活动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负责而艰巨的教学任务,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最佳的学习途径。那么,以一篇记叙文为例,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简单的讲,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1) 要将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听过和结果表述清楚,阅读之后要能够获得上述相关信息;(2) 在记叙的过程中,要将其中的重要场景、中心语句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上述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按照上述两点内容做好自学,通过阅读、思考以及讨论的方式,用一节典型的课堂来清楚一篇记叙文该如何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懂得了这篇文字,同时也受到了教育、获得了新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记叙文写作能力。随后,还通过设计短文练习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并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让学生写一篇“记一次自己深受感动的事”。通过这种方式,作业效果良好。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样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课文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凤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前导读”[J]. 小作家选刊, 2015, 35.

[2] 刘京京. 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J]. 学科教学, 2014(7).

[3] 齐杰.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J]. 小作家选刊, 2014(9).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自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