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机制研究

2017-04-12刘艳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科教融合科研机制

刘艳婷

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民办高校也不例外,坚持科教融合,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在科研的的研究性和教学的育人性方面坚守阵地。高校只有将这两大支柱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为培育人才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为社会输送专业化、高需求的人才。笔者介绍了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重要性,科教融合机制,及具体的反哺途径。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科教融合;机制

课题类别: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应用型民办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SJG2016699

G647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讲话中提到:“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用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两翼,教学和科研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讲授新知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站在科研发展的前沿,通过科学研究充实教学,避免教学的枯燥重复,成为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源泉。

一、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机制探析

第一,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的专业化认识链要求科教融合。大学教育分为不同的专业,把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专业程度,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教学与科研分别对应着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教学是科研发展的动力,科研为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教学只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知识,科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知识的能力,为今后所用。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科研能力,同样,科研能力高低决定着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注入新鲜活力,而不是机械重复。

第二,科教融合与知识学习中教学对象的思维模式相契合。首先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对知识进行认知和评判,也就是识记。为了避免枯燥的知识记忆,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或者运用科研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识记的效率。其次,高校的科学研究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的效果。科研内容的开放性不局限于教学的目标、逻辑演绎空间等,更重视创新过程。一般科研需要建立教学只是评判的基础上,得出成果后,在运用于教学的提高,巩固只是。多元化指在科研中整合各方面只是,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总之科教融合是人类追求知识的本质。

第三,教学和科研各自的属性决定二者的互动。首先,高校的教学本身具有研究性。教师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研技巧,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和研究性。其次,高校的科研本身具有教育性。都是科学研究,但是和研究机构的不同就在于,大学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教育意义。高校搞科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

第一,把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手段。高校师生从事科研活动,一般遵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总结这一过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结合教学,指导学生针对科研题目进行开题-实验-总结-结题-鉴定成果等。教师将指导学生的科研方法转化成实际的教学方式,也是将科学思维方式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问题的水平。例如,生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科研小组研究像“一枝黄花有效成分及其药效研究”等研究,学生一般很乐意参与科研课题,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第二,将科研平台拓展为教学条件。一般子啊高校不同专业都有各自使用的科研设备和教学设备,很多高校的科研设备都是摆设,活动比较少,也不在教学中使用,长期闲置。高校可以开放科研专用设备,让学生有机会使用。科研设备实验室在教学内容、方法上面向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实验选题,降低消耗成本。

第三,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科学研究总是针对各个学科的较前沿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高校教学中使用的教程由于需要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内容体系,不可能随时变动,在时间上跟不上本领域研究的先进性,编写教材的人员也具有局限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本领域知识陈旧。此外,教师在从事科研时也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动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和结构体系,紧跟知识发展的潮流。好的教学成果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反馈到教学中,将知识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更新教材内容,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专业学生。

第四,将科研设计导入教学实验。教师把在自己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科研设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先进性和方向性。将科研成果中的设计部分经过加工后运用到课程的教学中,帮助教学过程更新实验方式,提高教学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教学和职工学到先进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创新能力。

第五,将科研精神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科学研究的精髓就是创新,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发现新知识,重复和模仿永远不会有科研价值。教师进行科研就是体现其創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将这种科研精神发挥出来,将自己探索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教给学生,用科研精神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紧跟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为社会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的科研人才。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虽然在职能上有所拓展,但是仍然离不开对最高价值的追求,高校拓展科研职能也离不开培养人才的内在要求。科研活动的教育性决定其育人方向,科研活动具有的知识体验功能是反哺教学的最佳优势资源。教师的科研经历可以改变课堂上枯燥的知识传授,其科研探索中获得的认知情感和精神可以感染学生,优化教学效果,在科研探索中教师树立的信心帮助老师提高个人魅力,有效改善教学生态。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补课分割,民办高校完善科教融合机制能够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再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4).

[2]杨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7).

[3]魏青 . 科研是教学的不竭动力[J]. 中华文化论坛,2008,16( 8) : 46 -47

[4]韩俊峰,冯德芳 . 浅谈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 广西高教研究,2000,3( 1) : 91 -92

[5]谭君强 . 科研是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保障[J]. 云南教育,2002,20( 24) : 31 -35

猜你喜欢

科教融合科研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
皮革机制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