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读物阅读能力相关度调查结论及启示

2017-04-12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作文选读物好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要解决三个问题:对图书馆而言,要有足够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对学生而言,要阅读这些书并能从中受益;对教师而言,要清楚学生读哪些书有益并引导学生阅读。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样的书对学生有益,有没有证据证实学生阅读这些书更有益。

我们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大面积(随机抽样16个县各12个教学班,共5549名在读生)抽样测试,同时以2011年版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2)中的读物为参考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同步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证实:小学生的阅读品位越高、阅读高品质的书越勤,阅读能力水平就越高。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品位,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确保学生能“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我们根据项目反应理论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级:水平Ⅰ、水平Ⅱ、水平Ⅲ、水平Ⅳ,然后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与之对应列表如下。

1.童话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童话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12.5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7.8个百分点。

2.寓言、故事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寓言、故事(如成语故事)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9.3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4.6个百分点。

3.诗歌散文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诗歌散文作品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21.5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0.4个百分点。

4.长篇文学名著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27.3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3.6个百分点。

5.科幻科普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科幻科普作品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20.5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2.2个百分点。

6.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18.1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0.1个百分点。

7.报纸杂志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报纸杂志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出30.9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12.6个百分点。

8.卡通漫画类作品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卡通漫画的比水平Ⅳ的学生低了2.0个百分点、“每月读”的也低了7.8个百分点,而“每周读”的高出14.7个百分点。

9.教材辅导类读物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教材辅导读物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了15.2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3.5个百分点、“每周读”的低了16.8个百分点。

10.作文选阅读情况。

处于水平Ⅰ的学生“从不”阅读作文选的比水平Ⅳ的学生高了11.1个百分点,而“每月读”的低了3.6个百分点、“每周读”的低了16.1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1~7类读物,学生“每周读”与“每月读”的数据基本一致,所以没有列出;而8~10类读物,学生“每周读”与“每月读”的数据差异明显,而且各级水平的学生 “每周读”都在高位(40%~60%),值得关注,所以列出。

1.横向看。

(1)学生的阅读面越广,阅读品位越高(以2011年版课标附录2为参照,即以课程标准建议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为“阅读品位高”的标准),阅读水平越高。如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科幻科普作品、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报纸杂志等读物,阅读水平Ⅳ的学生“从不”读的平均仅为6.6%,而阅读水平Ⅰ的学生高达26.76%,相差20.16个百分点。

(2)有意思的是,阅读水平高的和阅读水平低的学生都勤于阅读教材辅导材料和作文选,如,水平Ⅳ的学生“每周读”的平均为51%,阅读水平Ⅰ的也高达35%。

从调查数据看,阅读此类读物,并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阅读能力水平高的学生不是从阅读此类读物中获益,而是从阅读品位高的读物中获益(前面的数据可以为证);另一方面,阅读能力水平低的学生阅读此类读物也没有获益,他们阅读水平低是因为“从不”阅读品位高的读物所致(前面的数据为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并不是真正爱读此类读物,而是迫于教师或家长的压力——以应付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我常常见到学生对着“一点通”之类的书“读答”老师的提问,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写作文和考试。因此,笔者认为此类读物不读也罢。

(3)各类阅读水平的学生都爱读卡通漫画,“每周读”的平均达到41.2%。学生这么爱读卡通漫画值得鼓励吗?

2.纵向看。

(1)不管阅读什么样的读物,读得少、读得疏、读得低(品位低)的,阅读能力水平就低。如,水平Ⅰ的同学“从不”阅读的材料类型,从高到低分别为报纸杂志、长篇文学名著和诗歌散文作品,与水平Ⅳ的同学平均相差26.57个百分点。

(2)阅读水平低,阅读品位也低;或者说,阅读品位低,阅读水平就低。如,处于水平Ⅰ的同学“每周读”的阅读材料,前三位从高到低分别为卡通漫画(44.9%)、作文选(40.9%)和教材辅导读物(29.1%)。

(3)所有抽样的学生课外阅读整体水平都不够高、阅读也不够勤。如,除教材辅导读物和作文选这两类读物“每周读”的超过四成,达43.95%外,其他8类读物“每周读”的不足三成,平均仅为29.57%。是不是教材辅导材料和作文选之类的“指令性”读物挤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挤占了阅读时间、挤扁了阅读空间,也挤压了阅读能力?

1.结论。

(1)学生广泛阅读与阅读能力水平正相关,而且直接。(2)学生的阅读品位越高、读高品位的书越勤,阅读能力水平也就越高。(3)阅读卡通漫画虽然对阅读能力水平没有直接的、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然应该让学生阅读,因为教育要顺其自然。另外,许多研究也证明,当孩子们喜欢娱乐性的“轻松”读物——系列故事书或者漫画书时,这类读物也许正在帮助培养优秀的终身阅读者。来自32个国家的20余万名儿童参加IEA评估考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9岁儿童最普遍的消遣书籍是漫画书,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都要读一本漫画书。(4)教辅材料和作文选之类的读物,不管对哪一水平的学生都没什么作用,因此,不如不读。

2.启示。

(1)学校和教师不仅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出发,更要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着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阅读这些 “蛋白质”“维生素”“钙质”含量高的读物,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战略目标。(2)课外阅读要符合儿童成长规律,让儿童有适合阅读的丰富的读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读好书”的关键是读适合儿童阅读的书。如果不适合儿童阅读,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3)教师要发挥儿童“向师性”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做榜样,自己要“读好书”、鼓励学生跟着老师读;另一方面,跟着学生阅读,读学生喜欢读的书,以引导学生选择读物,分享“读好书”的快乐和收获,以实现共同“读好书”的目的。

总之,读高品位的书,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人的一生。

猜你喜欢

作文选读物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好书共享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优秀作文选评
好书推荐
聊聊我们的作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