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应用PBL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2017-04-12田昕玉高擎擎窦昊颖张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

田昕玉++高擎擎++窦昊颖++张春梅++黄海超

【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应用PBL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名本科护生分成15个教学组,课程前后通过对临床护理综合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测验,评价PBL在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评价量表评价PBL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内科、儿科护理学单项得分和总分在课程后有显著提高(P<0.00),外科和妇产科护理学無明显影响(P>0.05)。学习评价量表中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协作能力有较好效果的提高,动手能力有良好效果的提高。结论:在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应用PBL有助于增加本科护生掌握临床护理综合课程的相关知识,提高本科护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综合能力训练;PBL;本科护生;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4;G642

临床护理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本科护生的学习情况关系到护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内多所医学院校采取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其中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为常见[1]。PBL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国内护理学教学中共涉及50余门护理学课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3]。由于学时、授课教师数量和能力等原因限制,PBL教学法多在单门课程的少部分理论授课过程中应用,导致PBL的优点被淡化,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并缺乏可测量指标来评价PBL教学效果[4]。我校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四门专业课程理论授课结束后,以PBL教学法为教学基础开设护理综合能力训练课程,通过课程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学习评价量表评价PBL教学法的学习效果和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我院240名11级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217名(90.42%),男生23名(9.58%),平均年龄为22.68±0.76岁,均完成临床护理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本科护生的性别、年龄和临床护理课程的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PBL教学前的准备

1.2.1.1 教材编写 依据临床真实案例编写护理综合能力训练(教师版)和护理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版)两本自编教材。①相同点:教师版和学生版教材均包括PBL学习方法和三幕式案例8个(内科和外科护理学各3个案例,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各1个案例)。②不同点:教师版教材包括教师的职责、案例设计、每一幕案例下设有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对策等指导教师引导本科护生的讨论方向;学生版包括PBL学习技巧和学习指引指导学生讨论案例,每一幕下有半页空白可供小组成员记录该幕次的关键词和共识议题。

1.2.1.2临床护理综合课程理论测试问卷形成 根据8个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按照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共计8个方面编制理论测试问卷。该问卷100个单项选择题,分为A1、A2、A3、A4四种题型,共计100分。其中,内科和外科护理学各占30分,妇科和儿科护理学各占20分。课程前后均用此问卷进行考核。

1.2.1.3 学生分组 根据学号随机将240名本科护生分成15个教学组,每组15~18人。

1.2.1.4 学时安排 本次PBL教学分为6次,每次3学时,总计18学时,包括PBL首次教学(3学时)、PBL教学(12学时)和PBL教学后评价(3学时)。

1.2.2 PBL教学中的实施

1.2.2.1 PBL首次教学 该次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1学时进行问卷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0.5学时介绍PBL教学和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②0.5学时宣布教学组名单,采用自荐方式确定主席1名,秘书1名和干事1名,确定组导师1名(3组为一个班,确定班主任1名);③1学时发放第一个案例的第一幕,组导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1.2.2.2 PBL教学 该次教学内容主要是每组利用12学时完成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护理学4个三幕式案例的学习和讨论。组成员在3学时内需要完成汇报、解决案例上一个幕次的相关问题,发放案例下一个幕次进行讨论并提出新问题,组导师最后进行点评,以此循环。

1.2.3 PBL教学后的评价 该次教学内容包括3部分:①1学时发放该组最后一个案例的最后一个幕次,讨论并总结;②1学时进行问卷考核PBL教学后的教学效果;③1学时运用学习评价量表评价本科护生动脑、动手、动口和协作能力。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录入和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问卷和学习评价量表均回收240份,其有效问卷分别为226份、235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7%、97.92%。

2. 结果

2.1 理论知识掌握效果评价 PBL教学前,总分均分为58.76±10.46分;PBL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总分均分为61.23±11.10分。对PBL教学前后的理论考核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内科和儿科护理学及总分在教学后有显著提高(P <0.00),外科和妇产科护理学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详情见表1。

2.2 学习能力评价 学习评价量表按Linket-5等级进行评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评价本科护生动脑、动手、动口以及协作能力。其中,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协作能力均分分别为4.13±0.63分、4.19±0.72分、4.31±0.65分,认为有较好效果,动手能力均分为3.94±0.73分,认为有良好效果。结果详见表2。

3.讨论

3.1 PBL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P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6-8]。本研究中,学生教学前后总成绩均在60分左右,提示本科护生对临床护理综合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偏低;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后,平均成绩降低,可能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疾病最新进展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而忽略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相关;儿科护理学教学前后均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提示相关教师应加强本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2 PBL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学习能力 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自学和个性化护理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效果[8, 9]。本研究中,PBL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及协作能力均有较好的效果。翻阅学生体会报告,学生们认为“PBL教学使我们提前体验临床护理工作的思维特点,提高信息获取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激发我们求知欲望,更让我们从中体验到PBL学习的魅力与快乐”、“PBL教学使我们的文献检索能力、信息篩选和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大幅度地提升。虽然课程已结束,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难以忘记,同时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抛弃单纯听老师授课的学习思路,学会主动查找案例相关资料,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研究认为在护理综合能力训练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临床综合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动脑、动手、动口和协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小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边专.PBL教学病案教师用书[M].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39.

[2] Barrows H S.The essential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J Dent Educ,1998,62(9): 630-633.

[3]孙柳,王艳玲,肖倩等.1991-2013年我国护理专业PBL教学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0):1055-1057.

[4]黄金月,刘均娥.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在生命末期照顾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06).525-527.

[5]高擎擎,黄海超,田昕玉等.基于PBL教学法的护理综合能力训练对本科护生《内科护理学》学习影响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6]王秀琴.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5): 102-103.

[7]王艳娜,李青,封桂英等.PBL教学在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3(23):11-13.

[8]付雪连,翟惠敏,王惠珍.国内护理专业PBL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01):58-61.

[9]王晓利,陆新容,翟云霞.问题学习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1):968-970.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