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本科应用转型的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2017-04-12薛彦斌华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薛彦斌+华敏

摘要:基于院校本科应用转型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重庆三峡学院园林制图课程实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从教材知识体系调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训实践、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探索,借助应用型本科建设契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本领,就业考研和专业创新水平。

关键词:应用转型;园林制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6-4;G642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变化和国家高等教育现状,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地方院校积极探索向应用技术型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1]。我校目前处于积极推进应用转型的发展阶段,园林专业积极申报应用试点,针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要求,重点对园林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园林制图是园林专业的重点专业基础课,实用性强,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尺规作图和识图能力,掌握园林制图规范,训练手工绘图、园林素材表现。能熟练识别各类园林工程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剖、断面图、鸟瞰图的,以适应园林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能力培养。

目前,各高校园林专业一般都相应开设有园林制图课程,课程教学都有各自特点。国内对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的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技能、实践教学的探讨探讨等方面,如周丽娟等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方法研究,田建林、杨海荣提出的就业技能谈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等[2],这些研究范围较广,但缺少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背景下的园林制图教学改革的系统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正处于应用本科转型发展阶段,针对西南地区特有环境和行业背景,本研究根据学校应用转型的要求,结合专业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以期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西南地区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性复合人才,具体内容如下:

1 教材知识体系调整

1.1 现有教材的知识结构 我校园林专业园林制图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吴机际主编的《园林制图》,包括习题册。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园林制图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制图规范,包括图纸、图框、线条、比例、文字等方面的国家标准规范。第二、投影原理,此部分主要对于理解园林工程施工图的绘制原理进行讲解,包括点、线、面、体的投影、轴测投影,阴影和透视部分。第三、园林施工图识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绿化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别。教材内容以第二部分内容占绝大篇幅,其次是园林工程图的识别,园林制图规范和基本知识所占比例最小。

1.2 对教材內容的调整 经过近几年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应用,根据学校应用转型要求,园林专业需对现在教学内容做出部分调整:①、增加对园林制图基本知识,即园林制图规范的教学内容;②、加强对园林要素的手绘教学包括课堂和实践训练;③、减少部分投影知识的讲解,因为此部分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面面俱到反而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2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2.1 强化制图规范要求制图规范是园林制图基本要求,是技术人员识图和工程施工的重要语言,必须按照国家建筑行业标准规范执行。而在现实中,同学们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随意性较普遍[3],比如:字体、图例、比例、线型各式各样,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绘制,作图较随意,这方面的标准制图意识淡薄,势必会对日后工作中的交流和应用形成障碍。平时教学中需加强对规范知识的讲解并强调,并通过大量施工图纸的抄绘练习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制图习惯。

2.2 强化园林要素徒手表现能力 徒手表现园林素材的能力是园林设计者必备技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在前期方案表现很有帮助。通过娴熟的手绘可以迅速表现方案意图和方案交流。同学们需要练就扎实的素材表现功底,比部分内容通过平时作业的布置和通过实践课时来加强,并在后期课程不断强化,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山石、水体、建筑小品和线条的铅、钢笔表现技法。

2.3调整投影知识部分内容投影原理是园林制图的主要原理,对于学生理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有很大帮助。其中的点线面体基本投影、透视阴影知识对学生理解具有好的效果,但是有一部分关联度低的效果较差,对学生的学习适得其反,形成负担,比如球体的投影、相交线、相贯线等知识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删减。

2.4调整工程制图教学内容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园林制图主要讲述投影原理和画法几何的实践,由于课时原因,对于工程图的识别部分重视不足,没有很好的掌握,但恰恰这部分内容在日后工作中实践性很强,需要熟悉园林结构、建筑、绿化种植施工图、大样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等。所以需要把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做一调整,需要识别即可。确保学生能够见图识别理解图面意思。

3 园林制图教学方法改革

3.1 空间想象引导教学法 园林制图中有很多投影方面的知识点需要进行空间思维的转化,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一个小知识点没听懂导致对后面的内容变得枯燥以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工程中通过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提高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平面几何图形与空间立体关系的方式,锻炼学生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空间思维能力[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空间思维引导,实现学生对制图原理的理解。(表 1)。

3.2 项目教学法 园林制图是一门实践课程,仅仅通过课堂讲述效果未必明显,和其他理论教学一样会出现课堂兴趣低落、教学效果不明显现象。通过实际案例,把和市场结合紧密的具体规划项目在教学中应用不仅可以达到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比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小游园的施工方案图,里面包括施工总平面图、放线定位图、土建施工图、节点大样图、园林建筑施工图、绿化施工图等等一系列比较全面的套图纸。通过案例讲解,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通过该项目结合园林制图教学 :①可以将课程中单一知识点联系到项目的具体内容;②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联系到项目的关联内容;③可以将整个课程内容联系到系统的整个项目,可以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系统,对学生系统掌握园林制图有重要意义。

3.3 考评结合法 教学效果需要通过考核来评判和检验。教学方法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考评来检验。为了保证教学计划顺利进行,结合培养方案中的园林制图课时量,理论课时24,实践课时16。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制定如下考核制度:①园林制图期末考核成绩组成 :总成绩 100 分 ,其中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占 20%、实践实训占30% 、考试占50% ;②制定实践制图的成绩量化办法,图纸内容主要是园林施工图的抄绘练习,包括各类园林工程图,园林要素钢笔表现图。需严格按照规范绘制。对每次布置图纸进行严格审查并给出量化分,最终按照比例汇总成实践实训分。绘图实训成绩量化办法,实训绘图的内容以各种工程制圖、园林图表现、园林图规范制图为主,教师对实训绘图按学生每次完成的情况打分量化,最后由汇总的成绩得出每位学生的最终绘图实训成绩[6] (表2)。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和强化同学们对园林制图的规范操作和对园林工程图的识别和熟悉。

4 结语

应用转型是一个系统,需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探讨。在我校本科应用转型的背景下,对园林制图课程做出必要的改革探索,以培养方案为基准,从对教材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成功探索,可以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丽娟,黄超群,鲍亚元,等.基于“抛锚式”教学的高职园林制图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 305 -307.

[2] 田建林,杨海荣.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工程制图课程考试改革—以吉首大学相关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 2014,18(6):172-173.

[3] 罗灿.构建就业导向、能力主线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以园林制图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2):102-103.

[4] 黄烨辉.《园林制图》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有益尝试和探索[J].现代园艺,2014(1):216-217.

[5] 陈建悔.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制图》课程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7):134-135.

[6] 吴机际.园林制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