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海关理论与实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17-04-12张子荣

现代交际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务教学思考

张子荣

摘要:海关理论与实务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它主要是讲解海关的架构、报关实务等,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容易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等问题,因此,应该端正学生的态度、加强理论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关键词:海关理论 实务 教学思考

一、海关理论与实务简介

海关理论与实务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国际贸易、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考课。海关理论与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涉及海关基本概念及海关机构设置、海关报关实务(包括一般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时进出境货物等的报关)、海关法律与惯例、保险等。学好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一条一条熟记条文,并理解、运用,不能存侥幸心理,投机取巧。

只有了解了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满意的成绩。但事实上,学生很容易忽视这些特点,从而使得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出现一些状况,进而毫无收获。

二、海关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它的理论部分很枯燥,都是一条一条成型的条文规定,不能更改,只能照着一条一条的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熟记条文,并理解运用。但在海关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更感兴趣如何进行操作,对条文部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结果是似懂非懂。上课前,不好好预习;课堂上,不仔细听讲;下课后,对于作业,敷衍了事。最后考试时,对于考题一知半解,糊弄了事。

2.教师的培训机会少

经过多年高校的培养。高校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牢固,又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得十分纯熟。尤其是教师一般会以某个方向作为研究课题,所以,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高校教师都有十分高的理论修养。其中操作部分的知识,大部分教师也是从教材开始的,通过比较不同教材,分析教材之间的差异,训练出比较完整的实务操作技能。因此,大部分教师的理论、实践知识都来自于教材学习,来源于实际培训的比较少。尽管有些时候教师会和企业合作做课题。但这个课题还是报告的形式,很少再回到企业,产生实际效益。所以,教师缺乏实际企业的经验,缺乏去企业锻炼的机会。

3.学生的实践机会少

在大学里,学生上课以教师的课件、案例分析、讨论课为主,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各个高校的电脑教室、试验基地建设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多数是在普通教室上课。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没有一定量的实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4.教师、学生的上课形式单一

如前所述,大学上课一般以教师课件、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为主,使用其他形式的相对较少。这种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有效率的,可以帮助学生多次加深印象,但对于实践操作课,这种形式就没有优势。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只是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还得通过动手去操作这个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记忆。

5.学生的心境浮躁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新知识、新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追求快餐文化。所谓快餐文化,即学知识要立即见效,学来就能用,而不像以前学知识是为了积累,为了厚积薄发,为了沉淀。学生的心境浮躁,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追求眼前的效益,短期见效,而不是细心品读书本,从而有更深的学习感悟。

三、海关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的建议

海关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往往倾向于多做实践操作,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的效果大大下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只有态度端正了。学习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态度不端正,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即轻视海关理论与实务中法律条文的学习,而只注重实践操作的学习。没有熟练的法律条文作铺垫,任何实践操作都是不会成功的,都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態度,加强法律条文的学习,熟记法律条文。

2.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

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多数没有经历过企业实践,这就使得教师缺少对实践形势的及时了解。所以,高校应该为教师多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让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实践前沿。同时,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同时,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3.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学生每学期需要同时开设好几门课程。有时候几门课程都需要实践操作,而高校的实验室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班的学生能分到的实践课数量都是有限的。但实践课必须有,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得实践课有效率,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巩固。只有做好这三个认真,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只有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有效率地进行实践操作。第二,班级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次实践竞赛,模拟一些实际场景,进行实践比赛。最后,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

4.增加教师、学生上课的形式

教学互补。教师和学生上课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网络教学是现在十分流行的形式,微课、翻转课堂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多学习这些新形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教师自己的新知识,一举多得。学生有兴趣了,对于知识的学习就更有动力.更有效率。

5.学生戒骄戒躁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是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社会。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接触到的都是新知识、新现象,这既给学生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好处是知识更新换代快了,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更多的知识;坏处是使得学生有些浮躁了,更倾向于追求快速见效的知识.不能沉下心来,慢慢做研究。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能被眼前的眼花缭乱蒙蔽了双眼.要慢慢吸取精华,沉淀下来,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实务教学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民法典》规范不动产登记实务的 自洽性研究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