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怪相”环生
2017-04-12克军
克军
目前国内小麦市场可谓“怪”相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华北小麦供应紧张,价格频频触及高点;二是南方小麦供应量充足,销售却比较困难;三是进口小麦数量不减;四是北京、天津从华北调入的小麦现如今又被华北制粉厂调回企业使用;五是国内新建制粉企业在增加,而亏损的制粉企业也在增加。
仔细看一下这几大“怪”现象,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什么华北小麦供应紧张,很多制粉企業抬价收购,原因很明了,过麦的时候大量华北小麦被南方和北方储备库调入或者成了托市粮,或者成了国家储备。随着华北市场上小麦数量越来越少,储备库轮换小麦也成了香饽饽,质量较好的小麦基本上被订购一空,而老百姓手中的余粮则成了各个制粉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些经营比较好的大型制粉企业,因为用量比较大,不得不抬高小麦入厂价格来满足生产需要,近日优质的小麦价格上涨比较突出,价格突破了去年的最高价,再次向高价冲锋。
这又引起了第二大“怪”现象,南方储备库小麦充足,销售却受阻,什么原因呢?作为一个专业做小麦的人来说,南方小麦和华北小麦的本质区别在哪儿一定都很清楚,其小麦质量适合哪些人群,制粉企业也是非常清楚的。南方小麦的面筋比较低,小麦品种以角质麦和软质麦为主,其加工的小麦粉不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还有些小麦是饲料麦。况且这几年南方小麦受灾比较严重,国库储存的小麦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对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中国人来说,如今在吃上非常挑剔,也因为人们的收入猛增,而粮食价格太低,人们都有钱购买高档面粉而不会购买低档面粉。
而这又引发了第三“怪”现象,虽然国库小麦充足,进口小麦数量却不减,因为进口的都是优质高筋小麦,从而又引发了第四“怪”现象,每年华北的小麦会被北京、天津储备库调入作为储备粮,前几年还能被当地的制粉企业消化,今年却很难消化,不得不被华北的制粉企业再调回进行加工。这又引发了第五“怪”现象,目前国内制粉厂家基本可以分为中小、中等、中大、大型这几种规模,相对来讲龙头企业仅有五得利、中粮、益海等这几家,最令面粉市场关注的还是五得利。众所周知,制粉加工行业门槛较低,行业内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所以制粉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市场份额分散。认清这一局势的五得利面粉厂,选择了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方向。1999年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也日趋成熟,随后公司在多地建立分公司,目前拥有六省14个子公司、58条现代化面粉生产线、30个大型制粉车间、员工5000名,成为世界第一的面粉企业。
据了解,目前整个制粉行业处于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过程,大型企业比如五得利不仅有原粮优势,还有知名度高、质量稳定等优势,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多。大型制粉企业在扩张,相比之下一些资金受限、质量不稳定、生产线较为落后的小型制粉企业在亏损倒闭。各个储备库虽然都储备了大量小麦,但是由于当地制粉企业加工能力有限,国库小麦不能被当地小型制粉企业消化,不得不被大型制粉集中的华北地区再次调回,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主要原因,各地制粉企业没有得到合理的布局和利用,造成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