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健康中国建设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2017-04-12汪玲
汪玲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生态和社会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的发生;调整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减少疾病的不良影响,实现全民健康;以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和公平公正为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来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1]。同年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2]
儿童青少年阶段是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健康教育最具有成本效益回报的关键年龄阶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都提出要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1, 2]。此外,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且儿童期的不良生活方式不加以改变,会直接导致其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大。因此,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要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多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检出率大幅上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体质健康不达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社会情绪能力差等[3]。本期特邀部分儿少卫生工作者围绕儿童健康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3篇文章聚焦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高红梅描述了上海市青浦区2011-2013学年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变化趋势;郑康杰等人则聚焦早期健康状况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春燕等人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心性肥胖与哮喘的关联。超重肥胖的发生与不良的行为相关,包括饮食行为等,曲爽笑通过《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调查问卷》描述了上海市中学生日常饮食现状,发现不均衡饮食行为比例较高。学生较多时间在学校度过,而学校人群高度密集,环境封闭,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传染病的监测。本期有3篇文章聚焦传染病的监测数据分析,包括法定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腹泻病等。传染病的发生包括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切断任一途径则会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其中洗手是简单有效的预防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本期杨东玲等人分析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洗手意识及相关行为,发现需要加强促进正确洗手行为的养成干预。本专栏论文选题丰富,研究视角新颖,研究方法创新,相信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儿少卫生的工作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16.10.25].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京召开[EB/OL]. [2016.08.20]. http://www.gov.cn/xinwen/2016-08/20/content_5101024.htm.
[3] 马军. 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6):8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