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2017-04-12李楚
摘要:上世纪末,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率先在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提出来,其运行、组织发展的不尽完善,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遭遇一些现实困境,而以往的社工经验难以提供支持。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医务社工与义工的两个角度进行现状描述,分析两工联动模式在医务社工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尝试从“两工联动”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及对策,为以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准备。
关键词:医务社工 义工 两工联动 存在的问题 建议與对策
一、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的现状
2007 年,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社工队伍的建设,推行“社工+义工”模式。2008年8月,深圳市开展了第一个“社工+义工”联动模式的试点工作,奠定了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的基础。
现阶段,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主要是由四方构成,分别是党委的统一领导,政府起主导作用,社会工作协会与义工联合会起主体作用,共同致力于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由医务社工向义工联合会申请义工的服务,义工联合会根据社工的服务需要提供相应的义工服务。若义工联合会无法满足医务社工的需要时,医务社工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对义工的招募、选拔;其次,对义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接着,由医务社工带领义工开展联动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个案、小组、社区以及导诊工作,在此过程中,义工对医务社工进行有效的协助;最后,由医务社工对义工的工作进行表扬,义工对医务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二、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两工联动”模式普及率低,知晓率不高,服务难以开展。在“两工联动”中,患者、家属及其院方难以清晰的定位医务社工与义工的角色,常常认为医务社工等同于义工,否认医务社工的专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务社工提供专业的服务,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与反馈,从而使“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二)社工、义工专业素质有待提高。1.医务社工的实践经验较少,可借鉴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在中国,社会工作的起步相对比较晚,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水平很难应对现代化医务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使之难以维持“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2.义工缺乏对“两工联动”模式的认识。义工的自愿性使义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约束,难以形成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因而加剧了义工的随意性。一些义工迫于外在条件(学生完成一定的服务时间才可以毕业)而随便来完成任务,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动机,这样不仅没有达到“两工联动”模式的目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其次,义工活动往往具有盲从性,并不能很好的认识义工的服务内容及要求,这样加大了“两工联动”模式的难度,降低了模式运作的效率。
(三)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1.医务社工与义工之间缺乏交流,在“两工联动”模式中互动不足。医务社工与义工之间常常由义工联合会进行联结,在这过程中往往造成了医务社工与义工之间脱节,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了解。另外,义工往往只听从义工联合会的安排,对医务社工的领导置之不理,否认医务社工在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不利于“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2.服务资金缺乏。“两工联动”模式的服务资金大部分只能依靠社会组织及其他的富裕社会阶层的投入,政府可提供的资金相对缺乏。另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基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没有专门用于“两工联动”模式的公益基金,缺乏一个多元的“两工联动”模式的经费支撑体系。
三、针对现有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的问题,提出初步的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两工联动”模式的知晓率。通过政策的支持与调整,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两工联动”模式服务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运用政策上的调整与引导,制定符合出“两工联动”模式的发展,同时加强了社会工作的普及度,让更多人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理念。同时利用媒体的宣传力度,在报纸、期刊上提升大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可度。
(二)提高医务社工人才选拔的门槛,加强义工的服务能力。医务社工人才选拔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医务社工的入职门槛条件,开展岗前培训、知识普及、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医务社工的知识水平,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医务社工的经验来提高医务社工的专业技巧,使医务社工在“两工联动”模式中承担起“主心骨”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带领义工开展各项服务。义工在“两工联动”模式中协助医务社工的服务开展,不断提升对医务社工的理解,在服务活动中促进自我的提升和发展。
(三)吸引多方资金来源,有效的为”两工联动”模式提供资金支持。在实施医务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模式中,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制定出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同时在资金、税收方面的进行倾斜;在社会层面上,大力倡导社会组织的捐助。另外,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对医务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模式的宣传,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最后,建立发展专项基金,鼓励社会其他组织,包括社会富裕阶层对医务社工、社工“两工联动”模式的关注,以此吸引多方的基金。
参考文献:
[1]赵君华.深圳市医务社工与义工“两工联动”模式探析[D].2013.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谭建光,周宏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董秀.深圳市“社工+ 义工”联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5]郭伟和.志愿服务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与融合[J].社会工作,2007,(08).
(作者简介:李楚,学生,社会工作硕士在读,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