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在现代人文主义思潮下的发展新契机
2017-04-12沈建
摘要:作为一支宗教,抛却其非理性盲目崇拜一面,佛教为人存在于世的诸多疑惑提供了哲学意义上的解答。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变迁之后的当今社会,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也遭遇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以西方人本主义、理性、张扬人性价值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当代,深刻挖掘佛家自身思想的精髓以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佛教的禅宗一系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其思想与西方的文化有较多相契之处,如此便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时代和理论上的新契机。
关键词:禅宗;人文主义;人间佛教;世俗谛;圣义谛
一、过于世俗化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民国时期由太虚大师1首次提出的佛教改革发展方向。当时的佛教寺院败落,僧众严重不足,而且僧人只能通过超度死人亡灵来维持生计,因此人们往往认为佛教的目的只是为了超度鬼魂,是为死人与鬼服务的。面对这种状况,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的佛教发展思想,指出佛教不仅仅是为死人的服务的,它更大的宗旨是为活人服务,是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成佛之路不是脱离世俗生活非得去深山修行,人成即是佛成。这种理念经过赵朴初等人的完善与发展,在现当代逐渐普及开来,而“人间佛教”所提倡的扎根世俗、人成即佛成的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似乎佛教就仅仅只是一种世俗化的倡导世界和平,烧香拜佛就能保佑平安、发财的神秘宗教,或者仅仅是一种教人为善去恶的说教性宗教。事实上,佛教是其创始者释迦摩尼是在感怀人生之苦,参悟宇宙人生真相之后洞晓世间真理而做出的言传身教,因此佛教具有本质性的本体性思考,它所揭示的人和世界的真相正是它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它在哲学思想上的深度是其他思想流派无法比拟的,这种思想更是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佛教的这种世俗化转变似乎正迎合了近现代世界哲学思潮的发展趋势。当然,这种转变也是完全顺应了当时民国时代的特殊背景。众所周知,民国时期的中国可谓风雨飘摇、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世俗化的生活都很难维持下去,所以此时的根本问题不是离群索居的去探索人生真相,而是落实到现实世界,为这本就生灵涂炭的世俗带来积极的现实意义。这是当时高僧们所着重考虑的,他们并非完全忽视佛教对圣义谛的追求,而是时代所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主题和任务。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种权宜之策就将之视为佛教的全部,佛教的追求仍然是要去追求世界的本质问题,让人明白人生宇宙的根本,看淡世事,放下执着,进而投入社会,奉献自我。因此,目前很多人都在思考和反思佛教界对“人间佛教”的过分强调,有人甚至直言“人间佛教”只是方便的施设,却忘却了佛陀的解脱与果证的究极目的。因此,对当前佛教而言,需要正视“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只是一种适应时代的方便之法,万不可将之视作佛法的全部。
二、重视人的价值而又不失超越精神的禅宗
西方社会在经历了近代对宗教和形而上的批判之后,现代人文主义是神的倒塌、人的登台时期,人们往往以新时代的主体理性将宗教视为人的宗教,一种为人间服务的人的产物,而将神看作是虚妄的概念。世俗的价值复燃必然会引起本体性思考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会带来最高价值的丧失,我们希望在当前社会风气和思想精神氛围之下重提形而上问题,能够为部分人对本质性问题的追问提供新的方向。
禅宗一直被称作佛教的教外别传,它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它的出现大改佛教固定化的死板风气,不仅鲜活了佛教自身的传法方式,也大大扩大了其适应范围,使之深入百姓平民、村舍乡间。关于禅宗的特点,学术界有很多论述,此处稍作如下两点展示:
1.反对墨守成规,固守经典解读,强调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佛教经典《楞严经》中佛曾数次告知阿难“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事实上,禅宗在心法印证的传承过程中也是不重文字,只重得意之多少与修证境界之深浅。佛教可以理解为理、行双修的宗教,理为佛经所讲述的经文、意义,读经学理可以让人明白道理,了解生死无常、本不实有的世界本质,进而走上身行的道路,在观心修行的具体实践中去实证经文所讲的诸种境界。因此,读经只是一种接引,而不是佛教的根本,佛教的目的是教人通过身修而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直入法界无生之境。而禅宗正是坚守了佛教的最终归趣,只是不过分重视读经解义的过程。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生活的压力又让大多数人为生计而奔波,他们自然无暇再去钻研佛经,寻根求底,因此禅宗简捷明了、直登究竟的法门或许更加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能够明心见性、了脱生死,但可以在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同时,为每个人都培植善根,让物欲至上的今天能重新豎起精神的大旗。
2.反对偶像崇拜,破除对佛祖的盲目迷信,重视自我解脱。禅宗在佛教改革上最特色的在于其真正的张扬了人,披佛骂祖,破除凡圣二分,讲究识心自度,不需要外在的修持形式,一念清净即与佛无二。达摩东至中土传禅法之时,梁武帝曾问达摩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2这体现了禅宗在修行中不外求圣,直显内心是佛的特色。之后更出现了诸如“佛之一字,永不喜闻”、“向里向外,逢著必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3的说法。因此,禅宗所做的不是立一个外在的诸如上帝、佛或者神之类的权威来作为世界本体的存在,人也不需要按照经文里面要求的去做,而是首先相信自己与佛无二,“人与非人,性相平等”4,然后放下对任何境相和经论的执着,任心自在,无有挂碍,方能登上解脱之境。
此处评论人间佛教和禅宗这两种佛教改革方式的用意不是为了说明禅宗优于人间佛教,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时代的需要不同。民国时期人们的关注点落在俗世的安定和生活上,佛教在圣义谛和世俗谛之间做出趋于后者的选择也是适应历史的必然,否则即便它讲的是真理如果没有人来关注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同样的,禅宗在佛教的兴起必然也有其时代的需要,当时人们注重经教,游离于语言文字之间,争执在各自的理智认知之中,而忽视了佛教的根本归趣是为了教人认清世间真相,让人明因识果,最后真正的自利利他。此处的用意在于阐明二者各自的特点不同,因所处时代不同而使他们的目的和诉求各有差异,旨在说明法无定法,因人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今天的我们早已摆脱之前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危难国情,如果始终将佛教发展的重心放置在世俗层面而忽视了对圣义谛的探求一面,未免真的舍本逐末,有悖佛陀创教之本意。
结语
近现代西方的人文主义已经摆脱了之前因对形而上的追求而忽略了人与世俗价值的局面,但是目前却又陷入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缺失、信仰沦丧之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既能保持人自身价值,又不失对宇宙人生本质性问题关怀的新路径。事实上,当前佛教也有类似于西方偏于世俗化的倾向,因此我们也呼吁佛教圆融世俗谛和圣义谛的回归。禅宗的特点正是符合当前社会之现状:既能张扬人的自身价值,又不失对哲学根本问题的探讨和追问;既有打破传统价值和教条主义的革新性,又能让人从自心流露出自利利他的社会贡献精神。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禅宗或许是一条可行性较强的发展路径,它不仅可以弥补目前佛教过于世俗化的弊端,而且也不悖于当前社会人本主义的精神价值取向,甚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可以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6
[2]道元辑,《景德传灯录》,朱俊红点校,海南出版社,2011.10
[3]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出版,1994.5
注释:
1.太虚大师,民国高僧,佛教革命运动的倡导者。
2.参见《景德传灯录》卷三。
3.参见《古尊宿语录》卷四《临济语录》。
4.参见《景德传灯录》卷四。
作者简介:沈建,男,(1991-),山东临沂人,现为湘潭大学哲学系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