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实践导向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2017-04-12尚壹凤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

摘要: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其主要目标的高职学院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而达到建立起与本科教育不同的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是相当长的时间内高职课程建设的主线。本文从对实践导向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进行分析,为众多正在从事该项工作的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实践导向;实施途径

承担高职教学改革落地的是高职课程改革,通过创新课程建设的工作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在起始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通过从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的职业教育中借鑒了许多经验,开展了以能力本位、工作导向等为改革方向的课程改革,但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的岗位能力呈现简单化和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体系作为支撑,没有达到创新高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实施的经验,笔者提出可以通过以实践导向来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由于此类方向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达到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并且如果能配以确定各专业核心岗位为逻辑起点,课程改革和基于“学中做、做中学”为过程的高职综合课程体系改革,那么此类课程改革将较以往呈现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各专业的核心岗位

高职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其根本目标,目前我国高职所举办的专业目录有几百种之多,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学科门类为指引,而高职以专业门类为起点,从这么多的专业中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确定核心岗位呢?笔者认为这需要举办高职教育的学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紧密结合的行业和企业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引领,及时分析与更新就业市场中各专业的核心岗位,为高职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逻辑起点。

分析核心岗位的过程应从各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起点,通过对专业所涉及的产业链中各职业岗位进行个性化与差异化分析,从而确定在专业达到匹配的前提下高职各专业学生就业时的核心岗位,依据对核心岗位的分析确定其核心能力,同时将所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转换为各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高职教育不仅仅只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高职教育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以国际上常说的就是应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素质,因此高职课程体系要体现“高等性”的落脚点在素质课程,素质课程的开设要体现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目标,其课程围绕着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这一目的。素质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一类专业职业岗位,而是培养学生职业的通用能力以及个人发展的竞争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以实践导向为主要引领的过程

区别于本科教育的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必须以实践导向为指针。现今大部分国家示范和各省的示范院校都已经成立了以行业引领的职教集团,并且有一些院校已经在校内建立了校中厂,有部分院校在企业中建立了厂中校,这为进行以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总体而言,以实践导向为主要引领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学中做”和“做中学”。

之所以第一阶段称做为“学中做”,是指对于学生而言,在这一阶段应对所讲授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训练。鉴于高职学生生源的特点,学生对于长时间的知识传授普遍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众多研究表明,以本科教育为特点的“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课程过程突出的“学中做”是指将在融合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采取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来完成。专业课程应采取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学中做”教学模式。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一边学习教师对网站运营讲授的知识,一边在淘宝等运营平台上设计自己的网店。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一边学习教师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一边在国际贸易平台上模拟操作国际实务的业务。

实施的第二阶段称之为“做中学”,是指学生独立或组合成小组完成综合项目实训。综合项目实训指每一门专业课程的阶段性结束和总体完成时,应设计一个或多个综合性的实训项目,设计这些项目要强调将该门课程的整体或阶段性技能点、知识点有机组合在一起,达到“连树成林”的效果,实施的要点需要授课教师在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后,掌握企业的真实项目的运作要点,并且经过教学化改造,设计成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去练习与训练。通过“做中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综合项目实训的过程后,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达到在理解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构建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的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是否能够构建一个适合于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的保障体系,主要看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程度、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院激励制度等工作能否达到相应的创新与推进。

1.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建立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配套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产学深度融合的目标是校、企、生共赢,前提是学校与企业能够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应以突出应用型为主、辅之以研发的模式。以定位于解决企业在技术应用和推广为主基调,才能使众多高职院校寻求到一条与企业深入合作的道路,从而使院校有实施以实践导向为角度的高职课程改革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人才支撑的关键是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资要求是十分高的,但在我国现今只有一些指导性的要求。实施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能熟练掌握理论教学,同时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更为重要的是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要有效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普遍不强的现实情况,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的制度,通过构建产学合作项目平台,教师通过参与平台的运作,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和职业素养。

3.强化激励机制,为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通过制订鼓励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学院发展主方针的系列制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和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在以实践导向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将课程改革的效果落实到位。

总之,落实实践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需要从学院顶层设计中进行推进,通过理念与行动上的同步落实才能有明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高职教育工程研究》[J],2015.0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M],2008。

[3]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教育研究》[J],2016.08。

作者简介:尚壹凤,女,1982年出生,讲师,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
浅议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