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几大翻译高潮的冷思考
2017-04-12鲁军虎
【摘要】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审视翻译交流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对中国翻译的历史高潮、中国传统翻译的实质与当代翻译的关系做了理性思辨;最后展望了开启中国翻译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对中国翻译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高潮 文化传承 翻译研究 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这一历史长河之所以从未枯竭,是因为新水注入源源不断。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大的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这说明,翻译是延续中华文明和世界闻名的履带,她不只经历着自身的发展,还起着文化传承作用,更是孕育着新的文化因子。
一、“千年译经”:佛教思想中国化的历时写照
虽然中国佛经翻译“连一篇题目专一、论述专一、结论专一的翻译论文都难找到,更不用说翻译理论专著了”,但其翻译研究的客观行为令人深思:“佛经翻译时期,翻译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借译,第一次大规模地、比较系统地接触、认识和引介佛化,使佛教中国化成为可能,并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佛教思想接纳了中国两大传统思想的精髓——即道家“出世”与如家的“入世”之后,衍生为中国第三大传统思想,即“出世入世”含有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稳定”这一思想来源,使佛教的“容忍”、“顺应”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和麻痹中国人民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千年译经”实质上是佛教思想中国化演变的历时反映。
二、科技翻译:东西文化交流的长远影响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是一次大的双向交流。在这次“西学东渐”中,在社会政治方面,传教士的科技译述极大地冲击了对当时士人谈玄蹈空的风气;在学术风气方面,由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带给中国的不仅有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还有西方更加宝贵的学术精神。而在同时的“东学西渐”中,传教士科技翻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为中世纪晚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正如马振涛所论:“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科技的萌芽与诞生的过程中起着一种奠基作用,他们通过翻译科技著述给中国传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术语、科技观和强调客观的学术精神,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风气与学术风气。这次中西文化交流,虽然并未成为使中国走上近代科技发展道路的契机,但这种社会影响却长期存在了下去”。
三、“西学东渐”:最终为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
“西学东渐”激活了国人的救国图强意识。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东渐”,虽然是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但无论是从器物层面的“洋枪洋炮”、制度层面的“民主”和“政治”,还是从文化层面的西方文学和社会学来讲,翻译在其中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也为后来的维新變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近代西学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正如马振涛所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联系,近代西学传播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深入研究甚至推崇备至,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为近代中国带来了民族出路。据相关记载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成为马恩经典著作传入中国的最早传播工具,中国近代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保存马克思主义著作、联系读者和译介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 1899年《万国公报》刊登李提摩太等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一文开始,到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引领下,掀起了近代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潮。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要是以西欧为最早,以日本为影响最大。马克思主义的信息最早是由清政府的外交官、译员从西欧输入的。20世纪30年代,一批经过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热血青年如蔡和森、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经过欧洲的再次熏陶,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欧洲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此外,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译介史的日程可知,“日语就曾经在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早期交流中扮演过一个中介角色,并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由日本这个“文化集散地”译入中国的作品,不仅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竟达70%之多,也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文学色彩,大量的军事用语和革命用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使整个文学语言充满了革命色彩”;由此“还使中国持续地获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日语在思维模式和创作观念上真正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的发展”。
因此,作为译史事件核心,译者是主、客体兼备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是中国翻译史上极具历史意义的翻译行为,这些译者的主观翻译行为最终酿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结果。因此,可以说当时的译者是站在民族前途的历史高度,肩负着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
四、改革开放:掀起了当代翻译新高潮
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西风东渐。由于本身的理论研究不及西方多,中国译界随即大开门户,广纳西方翻译理论,汲取了诸如科学实证与分析研究等方法。无可否认,这样做是必要,更是有益的。
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腾飞,译界学人解放了思想,全面接受国外先进文明成果和翻译理论。但是“西方译论在世界近、现代的译论史上一直占着霸权话语的地位。它对我国译论正面影响是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其负面影响则是,它既导致了我们对民族译论记忆的淡薄,又束缚了民族译论的原创性”。在这种翻译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翻译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翻译研究言必称西方——用西方的翻译理论来硬套中国翻译现象的理论分析,其实质就是翻译中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中国翻译界的衍生和进一步延伸。由此,中国翻译史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贬损西方”和“美化西方”的 “西方主义(Occidentalism)现象”,致使中国译界不能客观地看待这一“西化”理论趋势的必然发展方向。
客观地讲,“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译界发表的文章有两个明显问题。第一,介绍、推崇西方翻译理论的不但越来越多,而且占了主要地位。第二,相当数量的文章理论与实践越离越远,甚至洋洋万言中连一个实例都不见,只停留在西方译论甚至个别文章的介绍”。
虽然这一时期有像王佐良、许渊冲、季羡林这样的译界泰斗,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翻译大家,虽说他们都为中国的翻译事业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学术界出现了学术腐败,译学也出现了难免原地踏步:缺少大的突破,长期徘徊于原有的认识水平上;80年代后半期,国内学界浮夸学风越刮越烈;翻译批评开展不够,盲目、散漫。
五、“三十年河东”:“中国时代”将掀起世界译坛新风尚
当代国人生活在一个需要重新审视民族文化趋向的时代。我国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恪(1890 - 1969)早年曾主张“发现新的文本、续写新的历史”。季羡林先生晚年时期也一直关注和研究着“东西方文化中心转移”的问题,他认为从全人类的历史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到了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人类文化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种文化中心的转移趋势,势必促进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促使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必然会少一些西方式的分析思维模式,而多一些东方式的综合思维模式。
同时,随着教育部于2011年颁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重要文件的执行,相关举措将“会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翻译研究发展的新契机”,因此,“作为翻译研究者,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促使翻译研究健康发展,不仅指导并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同时也对人文社会科学及国家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要让翻译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翻译的“中国时代”将必然掀起世界译坛新一轮翻译高潮。
六、结语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东西文化正在经历着反复的碰撞,这势必引发国人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迫使译者正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新趋势,通过跨文化翻译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鸿篇巨制所预示出的趋向性因素,通过整个翻译史的借鉴作用,来启动翻译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向性引擎,为弘扬中华文化,重塑華人国格,向世人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文明成果和全新的时代风貌,是当代中国翻译研究(包括译者、译作和翻译实践)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当代翻译事业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因此,译者除了应该担负起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职能外,更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向世界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重新塑造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蔡新乐.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历史发现与其翻译观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53–56.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4]蒋骁华.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2(2):32–37.
[5]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
[6]刘祥清.佛经汉译的历史和地位[J].中国科技翻译,2006(3): 164.
[7]马振涛.“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J].语文学刊,2010(8):83–87.
[8]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J].中国翻译,2012(2):5–11.
[9]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哲学系资料室.1900-1949年全国主要报刊哲学论文资料索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2]熊辉.清末民初从日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影响[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2):205-216.
[13]张金荣.近代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27–30.
[14]朱桂成.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J].外语教学,2005(1):86–89.
【作者简介】鲁军虎(1976.11-),男,汉族,硕士,甘肃宁县人,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国翻译协会LSCAT培训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辅助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