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留声机
2017-04-12
两会留声机
两会微言
在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要发挥应有作用,首先要讲政治,就是要胸怀大局,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其次要放宽视野,当今世界格局剧烈变化,多元文化激荡交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大转型时期,要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齐心协力、凝心聚力至关重要,知识分子尤其要形成高度共识。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
“双一流”的性质就是8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它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级版或者山寨版,而是一个全新计划。单靠“985”和“211”的船票上不了“双一流”的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教育部下一步将引导各高校形成联盟,制定公约,遏制恶性竞争。同时也要改变评价机制,用评价机制作为指挥棒,让高校下功夫练内功,自己培养人才或者从海内外吸引人才,而不是浪费人才、恶性引进人才,这样才能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中国到了该吸引世界英才的时候了。随着国力提升,开放程度扩大,中国人民越来越有信心,应在全世界70亿人中选才,吸引世界顶级人才来中国。“引才”需继续完善目前的体制机制,包括税收、福利政策等,创造良好环境,让来华科研人员静心、安心地做研究。“千人计划”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研究创新格局带来变化,在吸引全世界人才方面将会继续发挥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
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积极的意义。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后,他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样对于“一带一路”战略长期、持续性的实施会有很大的益处。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田刚
全方位提升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质量。除了语言学习和短期交流者外,中国大学颁发的国际奖学金要提供给真正优秀的海外留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
“双一流”建设的评选数量应当比“985”“211”包含的高校多。以前国家穷,只能供几个名校,现在我们有钱了,如果还要收缩扶持范围,这与教育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我觉得应该扩大入选范围,像足球俱乐部一样,让多家队伍参加,然后进行考核,不合格的降级,这样的循环才是有竞争力的。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
建议在海外留学生群体相对集中地设立海外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好这些出国留学群体“人才红利”和高学历群体智力资源。设立海外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实质上是为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孵化”的优质“土壤”。一是可以联合国内若干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美国和日本等留学生相对集中的发达国家设立中国市场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先行先试,合理布局。二是政府给予每个海外创新创业基地费用约5亿-10亿,鼓励留学生创新创业,积极突进科研成果转化。三是鼓励海外创新创业基地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中国产品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首先是参与者,然后是贡献者,最后才是改革者。我们不能自己说自己是世界一流。因此,标准还是应该与国际接轨,至少自然科学等学科,要遵循国际上的评价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胡凌云
我觉得“双一流”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是要把国家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些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里,这与支持教育落后省份、落后高校是两回事。对于支持落后高校,国家可以有其他的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对于“双一流”而言,还是要选出一批拔尖的高校走出国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
留学人员@两会
2017年是我近7年来最近一次接触两会,我比较关心留学回国人员的就业发展问题,希望今年两会上能够针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这个议题展开讨论,并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针对具有不同科研背景的留学人员出台因材施策的措施,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的优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毛辉(曾留学韩国)
目前国家外汇管理调整了换汇程序,这给我们留学生带来了很多麻烦。我们经常需要家人从国内用人民币换外汇。以前换外汇,很快就能到账。但是最近,到银行换汇手续越来越多,审查也越来越严。建议银行为留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工程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俞先成
今年初,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选择换回中国国籍,这证明了祖国的经济、社会改革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学者、学生选择回到祖国、服务祖国。但目前,国内的发展正面临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海外人才回国服务的热情。希望本届政府能够继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真正能够切实贴近人民、服务人民。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旅居海外的学者、学生选择回到祖国、服务祖国。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第五大学双硕士研究生万子畅
目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相对完善,但难以覆盖各个专业、各个学历层次的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各地颁布的一些吸引海归的政策也多针对于理工专业的博士以上的人才,政策覆盖面有限。面对如今的“回国潮”,相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进一步引导留学生归国就业,显得尤为必要。
——法国巴黎六大博士研究生、巴黎中国学联主席刘源辉
我比较关注教育和扶贫。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公平确实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以我为例,我来自西部边远地區,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顺利完成学业,更不要说读到大学改变命运。我希望让更多人能够平等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另外,我们帝国理工的博士生有不少项目可以用于其中,比如水处理和农作物研究,希望将来有机会将成果用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博士研究生尚文龙
在海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却心系着祖国的空气状况。每每看到天气预报中的蓝天,内心感慨万千。我想,眼下甚至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改善空气质量仍然是一个主旋律。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生存,我们应该开发清洁能源和可替代性能源,节能减排,切实将这些落到实处。
——韩国成均馆大学国家公派博士研究生武虎
作为留学人员,十分关心我们回国之后的就业及落户问题。希望国家可以在这方面出台更细致的规定,比如到各省市就业、创业分别有怎样的优惠政策,落户有怎样的政策,清晰明了的法规将更有利于大家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北京的很多事业单位存在“京外生源应届毕业生不解决户口”的情况,对此留学回国人员该如何处理呢?相信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明确后,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杨爽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留学人员出国前的心理健康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但对于海归群体,更多的扶持还是局限在创新创业及就业政策和待遇方面。希望国家今后能够更好地重视起海归群体的心理建设。从心理上更为稳妥地融入中国社会,是生理融入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更积极、更主动地解决诸如就业等问题。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生罗衡光
希望国家可以更多支持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国际间合作,学习借鉴欧美的食品管理制度和体系。现在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伪科普”的视频或者文章,散布虚假的食品不安全信息,重者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如果国家能够加大力度,通过媒体平台向民众宣传和普及一些基础的食品安全常识,会有助于民众辨别真伪。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生南涛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和信息来源匮乏,很难找到实时的、真实的和简单易懂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感知和了解。希望国家能够善于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用多语种的、轻松娱乐的方式传播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政策。
——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学研究生兰漾
未来复合型职业化的人才将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合理优化时间分配,高效服务于多家公司或企业,将是未来人才发展和培养的方向。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或调整相应的支持政策,例如企业用工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使其更灵活、机动,更为现代化、人性化,以减轻新型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硕士研究生伟涵
希望国家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化进行输出,不光是传统文化,因为很多外国人对现代的中国了解不多。比如,有一个外国女孩说她去中国旅游,带的衣服都是长袖长裤,因为她以为中国人穿着特别保守,结果到了才发现完全不是那样。还有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才发现我们对现代技术的应用非常生活化,比如通过手机网络支付这样方便快捷的技术等。
——英国萨里大学研究生陈多莉
希望国内文博单位文化学者增加与海外学术界的交流。另外,要好好利用博物馆作为公共学习场所和方式的特性,让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真正地发挥作用。各地方博物馆应积极筹划各类主题展览,博物馆间多合作多交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藏品。作为外国人最容易直接接触中国艺术的窗口,各大博物馆的网页设计、内容布置应该更加国际化。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本科生纸上
软文化输出有助于建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且有利于配套服务产业甚至文化制造产业的发展和盈利。西方电影传媒市场已经输入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孔子学院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但从人的本身来考虑中国文化以中国人为载体向西方输出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对前者最好的辅助。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研究生汪晨
能否参照国内高校学生出国参加会议的报销制度,逐步制订一套中国留学生回国或去第三国参加高级别会议的费用报销制度,从公派生试点,逐渐普及到全体中国留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留学生通过自身所学,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为国服务。
——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博士研究生相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名归国留学人员,能够以扶贫讲师的身份代表公司去贫困县宣讲金融知识,寻诊问脉帮助贫困县企业解决实际融资问题,感到十分的荣幸。在切身参与扶贫工作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脱贫攻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希望以后能够为扶贫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李彦之(曾留学英国)
作为师范院校派出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未来也可能成为一位母亲、老师、阿姨,我很关心国家对“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问题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否针对这些问题制订专项法律法规。
——韩国延世大学国家公派留学生彭博
上周刚回到国内入职,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这里要夸一下工作单位对海归人才的大力支持!所有在所内办理的入职手续只用了不到两天,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教条主义。所内安排了退休领导的办公室给我作为过渡,对于研究生招生、基金申请等也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支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曾就读于德国马普进化生物所、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
在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发现“机制”一词成为关键。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遵守国际规则和机制。现在,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原有的国际机制僵化,不遵从世界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因而,中国会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并且推动这些机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既会是国际规则和制度的维护者,又将是国际体制的改革者。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留学生王乐阳
我关心的是,在我所学对外英语教学专业相关领域的机会,以及通过以上渠道获取机会后,接下来能得到的保障和优势。“春晖计划”属于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计划,至今立项也不过2000多项,但整个留学生群体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相关方面的需求缺口还是很大;另外,很多留学生对国内设立的项目不太了解,所以我觉得国家相关的宣传工作还需要完善。
——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研究生丁申
我本来准备到美国定居发展。现在中央出台了利好政策,我开始考虑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更丰富的经验,长了见识后,回国发展,为祖国建设尽点力。而且海归的光环已经不再耀眼了。回国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吧。无论你到哪都得从头做起,虽然国家给了好政策,但那也不会一帆风顺,平常心态和不服输敢闯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