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论政之留学视野
2017-04-12曹吉吉杨宇
曹吉吉++杨宇
这个3月,万众瞩目的自然是两会。今年的两会,恰逢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本届人大、政协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自然格外引起海内外关注。
大国论政,各路媒体都有自己关注的视角,我们也很自然地将焦点对准“留学”。
大时代背景下,留学已不可能与其他任何领域分割开来而单独审视,从国家战略到发展规划,从教育改革到科技创新,再到经济、金融、外交、文化等诸多方面,无论哪一个角落,你都会找到一众手擎大旗带头冲锋陷阵的留学精英,还有那个数字在不断攀升的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的海归群体。他们在共享国家发展所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的发展作着不同程度的努力与贡献。尤其是在“发挥作用”成为留学工作方针的核心内容之后,各方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更是“全线飘红”。
留学的视野是宽广的,正因如此,与留学有关的人和事才会被更多地关注。两会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的最高平台,是当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发展大政方略的决策场所,其所商讨和决策的内容均可能涉及我们每个人的关切和方向,留学人员也不例外。自家的事儿,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望上一眼,听上一会儿,甚至说上几句。哪些内容将影响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哪些内容将影响当下和未来的选择?哪些内容又将为大家未来的发展带来机遇?
两会来了,我们拿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热情,以留学的视角集纳视点,汇聚声音,作出判断,抒发情感,目的只有一个,帮助这个群体开辟一片地,打开一扇门,开拓更宽的视野,去创造更精彩的世界。
治国之要,惟在得才。全国两会开幕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释放出强烈明确的用人信号。
“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4日,习近平在参加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联组会时的一番话,让人为之振奋。
如何从知识分子中寻觅人才?习近平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要征求知识分子意见和建议。”千辛万苦寻来了人才,能不能让他们好好地干事创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此,习近平指出,“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3月5日,习近平参加了上海代表团审议。他在谈到创新时再次呼唤人才,提出“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两天两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书记对人才的渴盼可见一斑。
习近平强调,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与此同时,一些代表、委员也抒发了自己的人才观。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汝成5年来一直在为培养人才搭桥铺路。他有一个强烈感受:大学必须回归它的本质——培养人才。今年他在提案中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些更高级别的奖学金;增加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数量,让学生有机会搞国际合作研究,了解国际前沿,但是要为我所用;此外,也要从政策层面上对所谓“洋博士”“土博士”一视同仁。对于已经出去的人才,王汝成认为,国家已有的“千人计划”等都属于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门槛很高。现在留学生人数众多,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也很优秀,但还达不到这个高度。对于这部分人才,国家要通過设置一些博士后项目,为他们开辟回国的通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表示,部分单位人才引进重才不重德,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他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遏制人才引进工作中的无序竞争。一是建立规范的人才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导体系,确立相对规范的待遇标准。除国防科工等特殊领域的人才外,设定人才年薪上限标准;对于住房等福利待遇,也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统一监管,即一人不得重复享受住房等福利待遇;二是建立人才引进补偿机制,避免单位之间无序竞争。一个单位引进人才通常会付出较大代价,因此对约定服务期未满的人才,调入单位应征得原单位的同意并给予原单位合理的经济补偿,以避免人才无序抢夺的乱象。经济补偿应该包括:实验平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本等;三是建立全国系统配套、有效衔接的人才政策体系。国家应该统筹人才经费管理,将地方性人才计划经费纳入中央财政统一监管。建立全国相对统一的人才引进待遇标准,遏制一些单位为引进人才无序、随性、不合理地提供高得离谱的待遇等乱象,以减少国家财产的浪费和流失,保证学术生态环境的相对纯洁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最关心的莫过于人才。在3月6日的全体会议上,他所提的两个建议都与人才有关:一个是如何引进人才,一个是如何留住人才。施一公说,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在人才引进方面还有缺憾。“大约上世纪80年代时,国家对外籍人士有限制措施,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情况变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开放的、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现在的一些政策需要研讨,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对在大学、科研院所一线工作的外籍人士。”施一公还深深感到,近年来中学生出国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高中的优秀学生群体中,出国的也越来越多。这些人才流失,对国家是一种损失。施一公建议国家做出一种应对。现在公办教育做得很好,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很大,他希望对民办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有记者提出了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问题。李克强回答说,“双创”是应运而生,在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推动“放管服”改革,也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3年多来,每天平均有4万个以上市场主体注册登记,那就相当于每年新增1000多万个。其实“双创”不仅是中小微企业的事,也是大企业的事,现在许多大企业也在推动“双创”,在线上创造很多众创空间,让线上的工人当创客,和订单背后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更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双创”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是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
李克强说,“双创”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它也是一场改革,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它也创新了生产模式,许多新业态,像共享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等等。这些新业态有的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当中产生的,新旧嫁接,有的是老树开新花。但总的看它适应了市场的需求,适应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
李克强认为,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高技能的人才,与8亿左右的劳动力结合起来,能创造的财富、激发的能量是难以估算的,也会给市场,包括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政府就是要创造环境,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
两会前夕,媒体披露了国务院18部委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合力为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清障搭台、破解六难”的信息。如今,开放的中国正鼓励和吸引着优秀海外人才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投身“双创”伟业,已成为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发挥作用的鲜明特点。
两会期间,我们邀请几位嘉宾做客《两会E政录》,与他们探讨海归“双创”话题,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人员的关注。
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海归创业是今天中国“双创”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人员将成为中国引领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回归国。未来要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动全球化大潮,人才大进大出的局面还会持续下去。这是未来中国创新的来源,也是支撑。他们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双创”大业、推动中国全球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海归事业,为他们在国内外发展打好基础,会成为中国独特的竞争优势。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培祥认为,海归在我国各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所以,国家和社会对新一代海归的期望也很高,留学人员要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用于报效祖国,在“双创”浪潮中不仅要发挥生力军作用,还要当好先锋队。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石景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总经理、蒲公英留学生创业驿站创始人刘刚认为,海归创业是国际创新网络与国内创新网络交互的重要通道,政府及社会各界应持续给予更多支持和鼓励。很多年轻人创业是为了就业,属于就业型创业。海归创业,并不一定要做很大的企业,他们的价值更在于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多样性是创新的基础,一个有多样文化并存的区域,必定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竞争能力也会比较强。留学是中国开放的标志,留学人员对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留学人员是我们接近和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通道,保持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两会上部分拥有留学经历的代表委员也纷纷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才竞相创新创业的沃土,海归不但要做好“双创”生力军,还要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上世纪90年代曾在澳大利亚西澳矿业学院从事采矿科学和岩石力学研究。在他看来,中国当下的创新环境有两大优势,一是创新备受重视,环境好、氛围浓;二是产业升级对创新需求空前强烈,依托巨大市场优势,显著提升了国际创新话语权,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近几年,‘互联网+助力中国制造进一步发挥优势,同时也造就了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巨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中国产业升級将加速,新的创新型企业和业态将不断涌现。”姜耀东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曾在瑞典金属研究所学习工作,1995年作为优秀人才回国。他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社会都在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地都把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作为第一要务,科技创新及其产业成果越来越多。”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董雅娟是留日海归,她回国后创立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肉牛新品种“山东黑牛”。她近期定下了一个10亿元的“小目标”,并说完成起来会很轻松。“中国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为包括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国际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良机。实际上,回国创业也已成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主流,他们纷纷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进步结合在一起。”
除了祖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当然也是吸引众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多年前从捷克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创业,他感觉这几年浙江对海归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比如,政府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海归产业基金,海归只要带回好的项目,进行申报,政府就会对可行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资助项目前期的研发和投入。”
对于如何更好地鼓励海归回国创新创业,陈乃科建议,要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做到保护创新法制完备,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关方面应给予海归群体更多关心,帮助他们更快了解、适应国内环境。
今年两会的“留学最强音”,莫过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回国潮”的一番论述。在3月12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陈宝生说:“形成‘回国潮并不奇怪,我很喜欢这个‘潮字,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让这样的‘潮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为什么会形成回国潮?陈宝生表示,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留学生回国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典型示范。
所谓“动力”,就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术追求。所谓“条件”,是指留学人员回国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和学术发展的条件。
陈宝生指出,目前国内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包括资金、设备、软硬件等配套设施。他说,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回国,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两弹一星”就是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活跃了一大批这样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为广大留学人员树立了人生的标杆。
陈宝生从教育部的角度,介绍了为留学人员回国提供的服务和支持。一是为留学回国人员建立绿色通道,让他们回来办各种手续通畅一些,少走一些弯路。
二是为他们提供事业条件。比如,“春晖计划”资助了数千名海外人员短期回国搞研究,支持西部、东北高校和海外留学人员搞科研合作,目前已经立项2000多项。
三是提供岗位。支持高校引进各类人才,比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引进1094人;同时,促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在教育战线落地,十八大以来,已有2003人在教育战线工作。还为他们搭建平台,通过人才推介会、洽谈会等,让他们在平台上寻找机会。
四是为在海外留学人员进一步提供全面、综合、周到、方便的留学服务。
陈宝生强调,把这些服务做好了,“回国潮”会来得更猛烈一些。
中国有260余万学成归国的留学人员,仅2016年就有43.25万人回国,构成了声势浩大的“回国潮”。这股强劲的“回国潮”与“双创潮”的联动与叠加,必将激发更加巨大的创新动力,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至此,“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已具备。在今年两会的教育热点中,“双一流”建设自然是关注重点。
3月12日的记者会上,陈宝生部长给出了“双一流”的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定性为8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其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遴选方面,一是要明确“双一流”的遴选范围。在遴选时,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只要有本事、有条件,学校就可以多一些自信。建不了一流大学,还可以建一流学科;二是要公平竞争。不能跟过去一样,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搞评估,最后确定谁上谁下。遴选时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标准,坚持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
陈宝生透露,教育部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未来将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学校和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问题,代表委员们怎么看呢?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在我国自主创新的历程中,从未放弃过学习,但是学习不是拷贝,而是要提升内涵,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这样将来我们才可能去引领世界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想。是否是一流大学,要看对‘三个面向的贡献有多大,如果国家重大贡献中没有你们学校的身影,谈何世界一流?”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认为,一流大学建设一定要解决课堂质量的问题。一流大学的学生,不仅是既有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也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贡献者。他们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思辨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得解决3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十三五”阶段,要解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建设“十百千优质课程计划”,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认为,“双一流”建设应该是跟城市发展共生的。哈佛大学之于波士顿、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一所大学往往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和一个区域成功的重要支柱。高校应该针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新兴学科和朝阳学科为布局重点,以学术前沿与城市发展需求的核心技术作为布局学科发展的出发点。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认为,一流大学的诞生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关性。向着世界一流迈进,高校要写好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写在纸上的文章,就是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高水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是为了支撑服务、引领发展而写的文章,是能够落地的,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成果的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文史研究馆馆长黄德宽建议,对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的地方高校和學科,中央财政要加大经费转移支付比例,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同时,建议国家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时,在制定“双一流”认定标准时,既要体现“世界标准”,更要坚持“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