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长期照护险保障“老有颐养”

2017-04-11韩高,黄洋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8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成都市

成都:长期照护险保障“老有颐养”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妥善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等问题,成都市按照人社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要求,围绕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定位、保障重点、保障方式和经办管理等方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出台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方案》和《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实施细则》。经过近1年的酝酿和紧锣密鼓地准备,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于今年7月1日全面推开。

科学设计,构建全新模式

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在实现个人、单位、财政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突出个人缴费责任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个人缴费和财政投入可持续问题,个人分年龄按比例筹资,财政只补助退休人员。

明确条件可控的支付标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首先保障重度失能人员,根据认定和评定的失能等级确定具体定额支付标准。协议照护服务机构提供机构服务的支付标准分别为照护一级1676元/月/人、照护二级1341元/月/人、照护三级 1005元/月/人;协议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居家服务和个体服务人员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的支付标准分别为照护一级1796元/月/人、照护二级1437元/月/人、照护三级 1077元/月/人。同时,为保证参保持续化,制定了缴费年限累计15年后,每增加2年提高1%支付标准的鼓励政策。

提供可选择的照护服务项目。为让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到更加规范的照护服务,成都市专门出台了《长期照护保险服务项目和标准》,将生活照料、护理照护、风险防范、功能维护等4大类31项保障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照料相关的日常护理项目纳入了报销范围。参保人员除了基本固定项目外,还可根据自身失能等级和失能状况选择服务项目菜单内提供的其他项目。

鼓励居家与亲情照护服务。支持照护服务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居家照护服务,鼓励家人、亲戚、邻居等提供照护服务,并在支付标准方面向居家照护予以倾斜。同一照护等级,居家照护高于机构照护5个百分点。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障制度体系。为保障成都市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险、困难救助和慈善捐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下一步将通过逐步调整和完善针对失能人员的医疗保险家庭病床和住院支付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失能人员补充照护保险产品,满足失能人员多样化、多层次的照护需求。

厘清责任,创新经办管理模式

为保证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顺利落地和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成都市在具体经办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依托专业机构和队伍,构建公平公正的失能评定体系。为平稳推进失能评定工作,以协议方式委托符合卫计部门要求的医疗机构、非盈利的社会组织及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失能评定工作,基于ICF理论框架创新构建了涵盖“身体—精神/认知—沟通/社交”的失能综合评定量表。依据本土化失能量表,科学、循证构建了成都市成人长期失能照护等级评定标准和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技术规范,制定“自评+初评+复评”的评估工作流程,确保评估过程质量可控,评估结果科学可靠。

依托第三方商保公司,构建高效便捷的经办服务体系。成都市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将失能评定、费用结算等部分经办管理业务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办。既通过多家商保公司分片区管理解决了经办力量不足的问题,又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强对协议服务机构的跟踪管理,确保了基金安全和有效监控。商业保险公司对协议照护服务机构和个体服务人员履行服务协议情况以及监管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建立对服务质量评价、运行分析和日常巡查等管理制度,采取检查信息网络系统记录、随机抽查寻访、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加大对照护服务情况的跟踪管理。

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精确智能的长期照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成都市将长期照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第六险,按照经办、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原则,建立起了一套集申报审核、业务经办、费用结算、运行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长期照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参保、缴费、评定、服务、支付、结算、审核、监控等业务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让广大失能人员及亲属能足不出户网上经办。在试点推进过程中,通过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失能评定标准数字化,植入长期照护保险信息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失能等级评定结果,大大压缩了失能评定人员的主观判断空间,确保了失能评定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成都市医疗保险管理局 韩高 黄洋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服务评价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现状分析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农业保险制度中商业保险公司激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