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2017-04-11徐慧娟
徐慧娟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地方经济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徐慧娟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转移等诸多挑战,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温州服装产业集群进行调研,剖析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
1 引言
温州服装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行商式”直接销售方式;90年代初出现了专业市场,以服装批发市场为主;90年代中后期的服装品牌企业快速发展。温州服装业集群现象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的鹿城、瓯海和周边的苍南、乐清、瑞安等地。产业集群主要有瓯海区南白象工业区、梧田工业区、龙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清休闲服装产业集群、瑞安的男装产业集群等。温州服装形成了四大系列:男装、女装、休闲装和童装。男装以报喜鸟、乔治白、乔顿、东蒙等为核心,女装中的风笛、雪歌、婉甸、飘蕾等品牌飞速发展;休闲装以美邦、森马为代表;童装发展迅速,如巴拉巴拉、棵棵树、红黄蓝等。2013年和2014年温州分别获得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服装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近年来,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责任与产业转移等诸多挑战,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带的服装产业集群出现衰退现象,传统集群可持续发展碰到瓶颈。本文试图以循环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对温州服装产业集群进行调研,剖析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调研方法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三种方式相结合。问卷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成立时间、企业性质和类型、年销售额等;第二部分为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三废处理方式、理想的生产方式等;第三部分为政策支持,主要是对政府或行业协会在环保节能方面的需求;第四部分是企业投入,包括企业的相关认证、环保工艺技术研发等。调研中涉及了减排、节能、环保等敏感议题,产业集群中的一些企业不愿接受访谈,这给调研增加了难度。问卷需要对企业非常了解的高层管理者进行填写,这也制约了问卷的数量。本次共调研了30家企业,有效问卷为25份。
2.2 调研结果分析
(1) 基本信息
调研企业成立时间在1991-2000年之间的占比为60%,2000年后成立的企业占比为28%,1991年前成立的企业占比为12%。这与温州服装产业集群背景资料分析的结论相一致。从企业的性质看,调研访谈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均有自己的生产工厂。企业生产类型中OEM的占比为48%,OBM的占比为32%,OEM和OBM混合的占比为20%。通过访谈得知:自主品牌中有很一部分是外销品牌,产品主要通过侨贸走向国外市场。企业年销售额1亿以上的占比为52%,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
(2)节能减排
企业三废处理方式以按国家/行业标准处理为主,其次是工业区集中处理。过去服装制作产生的废料直接作为垃圾处理,垃圾站焚烧面料产生的浓烟和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大气、土壤,破坏环境。产业集群形成后,园区里建立了集中处理的回收站,供各企业丢放生产废料。此外,服装回收再利用公司的成立并提供了上门回收等服务,使得服装垃圾变废为宝。
在最理想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上,有56%的企业认为是区域生态化,有36%的企业认为是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8%的企业认为是生产资源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资源再利用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区域生态化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化原则。
(3) 政府支持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规模较大,多数调研企业所在的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在50家以上。企业最希望政府或行业协会能开展实质性的节能环保的技术指导与推广,其次是在“三废”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法规监督方面发挥作用,再次是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等。
(4) 企业投入
在相关认证体系及标准方面,服装企业主要的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Oeko-Tex Standard生态纺织品认证、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CSC9000T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被调研的企业认证主要以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为主,其次是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其他的认证涉及较少。
在生产工艺研发上,企业认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主要目标,清洁生产和开发绿色环保产品尚未成为企业研发的重点。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普遍较低,大部分企业在10%以下,超过10%的仅有2家企业。
3 结论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企业以民营为主,外资企业较少,华侨企业占有一部分,这与温州的地理位置和华侨文化有密切关系。大部分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一部分企业的品牌为外销品牌,外销的客户以中东、欧盟为主,企业对服装环保要求主要根据客户和海关的条件。企业在三废处理方式上以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处理为主,最理想的节能减排方式为区域生态化。集群里的企业希望在节能环保的技术上得到政府的支持。集群内企业在申请认证时,首先考虑的是质量认证,对环保类的相关体系认证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企业工艺研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访谈得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指标虽然没有被列入研发目标行列,由于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连带效应,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生产流程重组,寻求更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生产方法,这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1]徐慧娟,张颖.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2013;(8):151-152.
[2]吴飞美.循环经济推进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J].科技和产业,2009;9(4):17-21.
TS941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4.015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121180。
徐慧娟(1982-),女,博士,研究方向:服装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