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
2017-04-11吕建文
吕建文
(中共阳泉市委党校,山西 阳泉 045000)
走绿色发展之路 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
——以山西省阳泉市为例
吕建文
(中共阳泉市委党校,山西 阳泉 045000)
资源型经济地区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城市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以“无烟煤基地”著称的山西省阳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存在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弊端、营商环境不优、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要使经济走出低谷,实现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走绿色转型之路,建设生态阳泉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分期实施;转型升级
资源型经济地区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城市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以“无烟煤基地”著称的山西省阳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和内部结构性矛盾双重压力,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转型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在过去连续几年困难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企稳回升的态势逐步显现。但是,要使阳泉经济走出低谷,实现转型升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一煤独大”、“一股独大”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今年上半年1-6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增速比全省(6.9%)和全国(6.9%)均高出1.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这样的增速更多的还是依赖煤炭价格上涨,因为8.3%的增速中煤炭贡献率达到68.6%,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不降反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为4.5%,较上年末降低0.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规模小、贡献低,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压力依然较大。“一煤独大”的态势依然严峻。
阳泉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66.9%,而全省为63.4%,全国为38.81%。“一股独大”问题严重。
2.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从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来看,阳泉市2016年是39.2%,虽然比2015年提升1.5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48.2%的平均水平,比省内占比最高的运城市低了29.6个百分点。
3.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2017年上半年,阳泉市开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完成1.32亿元,仅完成2017年目标任务4.6亿元的28.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则为0。
4.环境压力大,能耗不降反升。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仅为47.5%,不仅距离全年72.4%的任务目标差距较大,甚至比2016年的55.2%还降低了7.7个百分点。PM 2.5年均浓度下降率也不容乐观,不降反而上升16.9%,与2016年的上升16.7%基本持平,与全年实现PM 2.5年均浓度下降14.3%的目标任务背道而驰。与此同时,阳泉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也比2016年有所上升,由2016年的1.357吨标准煤/万元上升至1.405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1%,与全年下降3.2%的目标相距甚远。
阳泉市是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弊端,积重难返;营商环境不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关注度不足,治理力度不够,生态环境难以改善。
二、走绿色转型之路,建设生态阳泉
(一)树立绿色转型的思想自觉,改变惟G D P的政绩观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阳泉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经济发展过多依赖煤炭产业、过多倚重煤炭价格,这是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转型之路。
而在一个地区的转型发展中,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政府必须从过去单纯以GDP论政绩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以建设生态阳泉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分期分类确立和实施产业转型的目标和步骤
一个城市要转型,选择什么样的产业,转向哪里?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是谁,对自己拥有的独特资源有一个全面认知,而且这个认知不能关起门来看,自说自,而是要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格局中来看。放在全产业链的的价值维度来看,这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市场,确立转型升级的方向。
阳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下煤层、铝矾土、铁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依靠这些资源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能源需求的下降以及能源供给多样化,再加上过渡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它的比较优势将逐渐转变成劣势。
而目前阳泉可持续利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阳泉有宜居的气候条件。阳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清爽宜人,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量572毫米,无霜期221天。夏天不太热,最热的伏天也就一星期左右;冬天室外有雪景,室内有暖气。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其次,阳泉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自然人文景观、又有红色革命基地,还有休闲娱乐要素。非常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业;第三,山西的晋商精神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阳泉的晋商文化资源丰富,有许多待挖掘的故事,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我们发展现代产业的无形资产。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特别是前两个优势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这对于我们阳泉来说是一个短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需要一个较长的生态建设等待期。
依据这样的资源优势条件,在构建多元化中高端产业体系过程中,阳泉市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分期分类确立和实施产业转型的目标和步骤。
第一,把稳增长作为短期目标,发挥阳泉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1)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2)按照路径最多元、产品最丰富、技术最高端的要求,发展以矿产为原料的煤化工、煤电、耐火材料、铝工业,推动矿基产业循环发展。
第二,打牢实体经济基础为中期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它特指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谋求和打造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体系。其中一层含义就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描准中高端消费,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所以阳泉市要利用具有较好基础的装备制造业,通过产品升级、节能降耗,推进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把它做大做优做强;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向低碳化、生态化、信息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另外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以建设生态阳泉为长远目标。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生态修复和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人文旅游业、康养产业、大文化产业和现代农业。
(三)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期间对山西在一带一路大商圈中的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9月11日出台的《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联动发展。构筑京津冀生态屏障,完善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山西省符合条件的生态环保项目予以支持。增加山西省向京津冀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支持山西省参与京津冀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京津冀等地企业与山西省电力企业开展合作,扩大电力外送规模。鼓励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探索跨区域共建园区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模式。加强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鼓励北京、天津两地高水平大学以委托管理、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与山西省高校合。
这个意见的出台对于阳泉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通过对外合作交流,协同发展,促进转型发展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为此,我们必须及时出台政策措施与之对接。首先,大力发扬晋商精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其次是发挥阳泉市作为“晋冀通衢”“三晋要冲”等交通优势,通过建设城际铁路等措施打通与石家庄和太原的连接线,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和太原经济发展中心圈,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太原、阳泉、石家庄经济发展带,构建山西晋东东大门。第三,以娘子关景区为龙头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而娘子关又是阳泉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娘子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阳泉融入京津冀经济圈,从而带动整个阳泉的发展。
(四)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具发展动力和活力,所以县级及其以下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还得靠民营经济的发展,而这正好是阳泉市的短板。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商事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在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等方面给予民营经济同等的待遇,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为今后阳泉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政策方略。
而发展民营经济,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带头兵、领航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十九大报告也特别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所以,今后阳泉市要通过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与企业家联系,通过政府企业家接待日制度等途径及时向企业家传达发展战略,解释政策,使政府和企业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构建容错帮扶机制。企业家不管是否在创建企业,其行为多具有创业的特征。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地试错,企业发展中的错误和失败也不可避免,这是客观规律。宽容失败,对先行先试和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错误和失败,如不涉及违规决策、没有不当利益输送、不损害社会利益,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容错的,应予以宽容,推动形成崇尚干事、鼓励开拓、保护创新的环境。三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大“放管服效”改革力度,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帮助企业家守住底线,保证诚信、公平竞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等。
(五)加强环境保护,为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市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一直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并未根本转变,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建立最严格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要治理好环境污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制度建设是根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明确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抓住了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我们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保障。
第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国际上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像巴西库里蒂巴市的绿色公交、丹麦的低碳交通等等。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但更需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真正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要切实改变以小汽车为中心的路权分配理念,把绿色低碳出行作为交通规划的依据;二是在城市公路上不仅划出行人车道,还要划出专门的自行车道;三是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优先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四是加大公交投放密度,提高换乘的便利性和乘车的便捷性;五是提高汽车环保税和停车费,降低汽车通畅率,形成倒逼机制,让大家自愿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三、小结
对于阳泉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来说,转型升级之路任重而道远,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大力弘扬“右玉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期间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
F124.5
A
1674-1676(2017)06-0026-03
吕建文(1975- ),女,管理学硕士,中共阳泉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
责任编辑: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