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路径探讨
——以山东菏泽段为例

2017-04-11吴光炜高学栋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滩区菏泽市菏泽

吴光炜,高学栋

(1.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 菏泽 274020;

2.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行政管理软科学研究基地,济南 250014)

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路径探讨
——以山东菏泽段为例

吴光炜1,高学栋2

(1.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 菏泽 274020;

2.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行政管理软科学研究基地,济南 250014)

黄河流经山东的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9市,其中菏泽为黄河入鲁第一市。以黄河菏泽段为例,提出制定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工作、切实搞好安居村台建设等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路径,并力争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以期为黄河山东段其他市提供借鉴的模式、方法和经验,这对于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西部经济带隆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山东菏泽段

一、山东加强对黄河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长河。山东位于黄河沿线的下游地区,在境内流经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9市,从东营市注入渤海,河道长628公里。在历史上,山东既获得了黄河给予的大量恩赐,又饱偿过黄河带来的巨大灾难。新形势下,研究黄河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索一条经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让黄河兴利除害更好地造福齐鲁大地,以黄河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助推山东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譬如,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农业、生态和环境均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的保障和支撑。山东属于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资源性缺水状况严重,并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而黄河是山东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最大的客水资源,长期以来黄河之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润泽了齐鲁大地。但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山东省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将愈加突出,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和依存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黄河近年来径流总量呈现逐年减小趋势,黄河流域的水危机将愈来愈突出。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势必会直接影响山东沿黄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这就有必要研究山东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调度管理形式、存在问题等,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保护好宝贵的黄河水资源,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

再譬如,山东省黄河沿岸尤其是下游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特别是未利用土地资源充足,沿岸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进一步研究探索怎样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加快黄河下游土地资源的开发步伐,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打造高效生态经济特色高地,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顺应人们的消费观念,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营造自然景观,搞好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对推进山东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同样意义重大。

菏泽市作为山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在其境内流经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河道长185公里,几乎占其流经山东总长度的近1/3,流域面积达556平方公里。由于泥沙大量淤积河道,使得现行河床一般高于两岸地面3-5米,属典型的“槽高、滩低、堤根洼、堤外更洼”的“二级悬河”,并具有上宽下窄、纵比降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等特点。以黄河菏泽段为例,提出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路径,并力争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以期为黄河山东段其他市提供借鉴的模式、方法和经验,不仅对于山东从总体上保护、开发、利用好黄河资源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西部经济带隆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就菏泽市来说,目前对黄河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洪水侵扰隐患未绝

菏泽市历史上曾屡遭洪水之害,在26次黄河大改道中就有12次泛滥菏泽。仅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有了临黄大堤至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63年间,黄河在菏泽决口就达51次,使沿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解放后,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水患隐扰并没有根本消除。据调查了解,经小浪底水库多年调水调沙后,黄河菏泽段平滩流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流量一旦超过4000立方米/秒,部分黄河滩区将面临漫滩的危险;并且,目前小浪底至花园口之间仍有2.7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尚无工程控制,所以水患隐扰依然存在。[1]

(二)防洪抢险压力仍存

据统计,从1946年至今,黄河10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已发生12次,却没有一次决口,创造了历史奇迹。但应看到,黄河菏泽段正处于“豆腐腰”位置,临黄堤防长达156公里,并有险工12处,控导工程17处,顺堤行洪防洪工程2处,引黄涵闸9座,具有战线长、工程多和滩区大等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黄河菏泽段在每年汛期,防洪抢险的任务十分重大。如稍有懈怠导致险情发生时应急不利,不仅对菏泽,而且对山东省下游各市以至临近的省市,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黄河防洪抢险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菏泽先后建成了东明闫潭放淤、大尹庄拦蓄、赵楼拦蓄等工程,麒麟湖、月亮湾和宝源等引黄供水水库,以及设计引水能力405立方米/秒的9座引黄涵闸,使黄河水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水源,为菏泽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为50-60年代修建,存在着运行时间长、工程年久失修和机械设备老化等问题;又加之当时设计的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偏小,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也相对落后,如引黄涵闸、放淤工程和拦蓄工程等,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故需要新建改建一批基础工程。

(四)易地搬迁任务繁重

黄河菏泽段滩区涉及4个县区,16个乡镇,491个自然村,6.8万户居民,人口达14.81万。近期,鄄城县部分村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持范围,涉及左营乡的丁杨寺村、管寺村、石庙村、中义村和旧城镇的大邢庄村,3330户居民,人口达1.02万,下一步将整体搬出黄河滩区。

(五)生态建设还需强化

黄河菏泽段沿线有13个大小不等的滩地,滩区面积达504.78平方公里,[1]还有156公里长的临黄堤防。由于投入严重不足,使得部分生态建设工程进展缓慢,如绿化提升工程、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旅游工程等。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黄河生态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

(六)黄河水利用率不高

菏泽作为黄河入鲁后流经的第一市,每年引入的黄河水仅为入境总量的2%左右,并且即使引入的黄河水,也因设施、技术和管理等诸方面的原因,造成较大浪费,如全市农用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6279(2015年),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0.0025个百分点。

三、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路径选择

就菏泽市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根据黄河资源的特征,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运用现代发展理论,超前谋划,综合施策,积极作为,并列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实行责任制,[2]努力将黄河菏泽段打造成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示范区,为山东省总体的黄河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积累经验和借鉴,做出贡献。省有关厅局、对口业务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沿黄各市等,也应统筹兼顾,树立一盘棋意识,从财力、物力、技术等各方面给予菏泽市力所能及的支持,助推菏泽做好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工作。

(一)制定保护开发利用规划

从黄河菏泽段的建设现状、发展空间和防洪要求来看,已具备制定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规划的基本条件。菏泽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结合黄河菏泽段的实际,尽快制定保护、开发和利用黄河资源的规划。[1]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引领、综合集约的原则,体现项目支撑、科技先行和低碳绿色的理念,突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等。进一步明确其保护范围、开发重点和利用举措等,同时还要与国家、山东省、菏泽市的相关规划有机衔接,力争使编制的规划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真正起到指导、引领和定位等作用。[2]

(二)扎实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

为使黄河水、生物、生态、土地等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扎实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开展河段开发战略环境影响指标研究,河段开发对流域生态及黄河健康影响研究,河段开发与国家环境安全战略协调性研究,河段和区域开发的协调性分析及环境影响研究,水生生物及鱼类组成结构和特征调查评价研究,菏泽段湿地演变趋势及水文条件的影响分析研究,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径流变化影响及水量调度研究,等等。通过全面调查,综合分析,掌握数据,科学应对,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黄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三)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功能

完善提升黄河沿线基础设施功能,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经常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关系到群众安全、除涝防洪和黄河水利用等,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对现已建成的临黄大堤、控导(护滩)工程和顺堤行洪防护工程,尤其是引黄涵闸等,要加大维护力度,并采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搞好改造升级,着力提高其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按照黄河管理办法,黄河防洪条例和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等,继续搞好黄河菏泽段基础设施建设,如“十三五”期间,菏泽市涉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三县区的黄河河道整治,堤顶道路建设和防浪林种植等工程,以确保黄河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对于黄河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人民群众大量饮用黄河水的今天,保护好黄河的生态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一是要建立健全黄河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加快形成依法保护黄河资源尤其是黄河水资源的格局,并要完善饮用水保护的相关标准。二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克服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强化对黄河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管理,探索一条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促进我省西部“隆起”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三是在满足防洪行洪的前提下,根据流域和河道管理要求,搞好黄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有效防、控、减入河污染物,确保黄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同时,还要抓好黄河流域的绿色林网、土地植被和污染治理等工程建设,努力将沿黄流域建成生态风景带。

(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

要立足黄河滩区的资源禀赋、农业基础和防洪要求等,结合山东省“西部隆起带”战略和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农业规模膨胀、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一是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抓好有机粮食、绿色果蔬和高档药材等种植,积极发展一批家庭农场,努力促进黄河滩区种植业上档次。二是依据粮食多、秸秆多和饲草多的特点,重点抓好鲁西肉牛、羊和猪等规模化饲养,积极发展一批养殖专业村,努力促进黄河滩区畜牧业上规模。三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良种良法和现代物流的作用,重点抓好黄河甲鱼、优质鱼虾和高档莲藕等水产品养殖,积极发展一批示范基地,努力促进黄河滩区养殖业上水平。

(六)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

充分发挥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优势,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彩的黄河文化,结合独特的鲁西南风情、丰富的历史遗迹、优质的农副产品,积极发展黄河风光游、乡村自然游和农业生态游等。重点抓好黄河生态旅游区、黄河奇险漂流区、黄河军旅红色旅游区建设,突出抓好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励志文化园、黄河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同时着力推动黄河历史文化挖掘、黄河多姿风彩展现、黄河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等工程建设。湿地是黄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菏泽段在内的山东省黄河沿线各市湿地资源丰富,是发展黄河生态游的宝贵财富,应努力克服污染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经济建设导致湿地面积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河岸湿地等现象,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湿地保护与管理制度机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把湿地打造成生态游的亮点。要通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尽快将黄河菏泽段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文化传承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示范区。

(七)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是生命之源,黄河之水是黄河母亲赐给我们的最重要资源。应采取综合措施,开发利用和保护好这一资源,让黄河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一是对已建成的平原水库搞好边坡维护、除险加固和清淤治理等,以增强贮存黄河水的能力。二是超前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再高标准建设一批平原水库,以解决地下水超采、生态含养水不足和经济发展用水限量等问题。三是加快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和连片种植区喷灌等技术,并积极开展微喷、滴灌和渗灌等节水试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在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积极应用节水技术、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模式,千方百计提高黄河水利用率。

(八)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工作

要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分类指导、一村一策、以人为本的思路,加快推进黄河滩区居民的易地搬迁工作。一是对已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持范围的村庄,要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并搞好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易地搬迁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对居住条件较差、易受洪水威胁、外迁意愿强烈的部分黄河滩区村庄,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同时地方上也应出台外迁扶持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工作。三是对暂时没有外迁意愿,但从长远来看必须外迁的部分黄河滩区村庄,要超前谋划,预留外迁土地,分期、分批、逐步将其迁至滩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九)切实搞好安居村台建设

对易地搬迁确有实际困难,并且对发展经济不利,要求就近避洪呼声高的黄河滩区居民,要尊重居民意愿,根据生产要求,结合生活需要,切实搞好安居村台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省政府相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支持力度,并最大限度地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安居村台建设,以确保安居村台建设工程质量并按时竣工投用。二是安居村台顶高要根据花园口20年一遇洪水流量(1237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加1.0米的超高设计,以确保黄河滩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与精准扶贫、当地的扶贫攻坚相结合,在安居村台建设的同时,完善交通、供电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并搞好学校、卫生室和文体广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在山东省以菏泽段为例探索加强对黄河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对策,可以看出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又涉及到技术、管理和法规等方面,并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从全局高度去谋划,从发展高度去实施,积极探索黄河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新路径,以使其更好地造福齐鲁大地。

[1]吴光炜. 关于加快黄河滩区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山东菏泽市为例 [J]. 菏泽学院学报,2015(06).

[2]吴光炜.关于加快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思路研究——以山东菏泽市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06).

编辑:武 鹏

X37

A

2095-7238(2017)02-0125-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7.02.024

2016-11-06

山东行政学院重点课题“山东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与政府公共精神形塑研究”(YKT201514)、山东行政学院2015年决策咨询项目“加快黄河故道山东段综合开发对策研究”(JCZX15Y35)的部分成果。

吴光炜(1959-),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菏泽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滩区菏泽市菏泽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小村的呼噜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