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思想与创新论析
2017-04-11刘卫东王雅菲
刘卫东 王雅菲 丁 睿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五十一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思想与创新论析
刘卫东1王雅菲1丁 睿2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五十一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根本。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客观严峻形势、针对党内问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这一思想以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为逻辑起点,以严明党的纪律、规范党内生活、严管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建设、不断重视学习和强调制度执行为主体内容,落脚点就在于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形成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思想,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并以制度治党来推动政党法治化建设,实现了对党建理论的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 治党经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党进行了诸多论述,系统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的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提升了党的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地位,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客观形势和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要求管党治党要“全面从严”
当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正是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为了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实现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划谋长远、意蕴深邃。
1.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承担的历史使命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其一,应对严峻国内形势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但在经济增速下行、产能过剩突出以及环境约束增强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之时,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科学高效的发展,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现实挑战;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藩篱固化,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党群关系出现矛盾,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日益凸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党的一贯宗旨和理念受到挑战;长时间以来的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界限不清、权责不明,导致权力滥用、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使党的公信力和形象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领域与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受到外部思想的冲击,使一些党员干部深受其害。这些都对党如何长期执政和有效执政构成了严重挑战,只有实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有效应对我们党目前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验。
其二,解决自身问题的现实判断。经过了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自身也出现了不少亟待改进的问题。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但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省巡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使党组织的作用未能正常发挥,党内生活未能正常开展,削弱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权力运行上,一些党员干部法律意识薄弱,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欺压百姓,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思想问题上,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党性羸弱,在面对大是大非和原则性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政治定力;在基层建设上,存在基层党组织官僚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彰,基层干部队伍后继无人等问题;[1](P108)而作风和腐败问题更深深侵蚀着党的肌理健康。诸如此类顽疾,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并从思想建设入手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重申党的服务意识,才能使顽疾彻底去除。
其三,完成党所承担历史使命的战略选择。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四个全面”的首次提出,是基于中国国情与现实所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选择与布局。其中,对作为执政党和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从严治理,对于其他三个“全面”的顺利实现具有根本保证作用。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重要一步,是将战略机遇期转化为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阶段,越接近这一目标,相应的威胁与挑战也将增加。只有从严治党,发挥共产党人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着力解决党内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完成是一个渐进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党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处理好各主体的利益冲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思想、人才和物质保障,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第三,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创制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对于执政党来说首要的就是要做到依法治党,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将法治建设的目标贯穿到从严治党的始终,这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依法治党的本质要求。
2.从“要求”到“战略”,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一主题,从实践进程和理论发展两个维度,系统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在具体措施上,出台“八项规定”、整治“四风”,促进政治生态转向健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推进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以彰显;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党从严治吏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党章党规意识争做合格优秀;一以贯之持续的高压反腐,以重塑党风政风带动民风赢得民心。从理论形成上来说,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被认为是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形成的标志性文献,[3]明确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为何管治、靠谁管治、管治对象、如何管治”这一理论的构成要素与逻辑主线。之后在对“四个全面”的进一步论述中,正式将“全面从严治党”由管党要求上升为治党战略。2015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四个全面”表述为“治国理政战略布局”。[4]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系统研究和牢牢紧抓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问题,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和规范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统领全党建设的新高度上,在继承和借鉴历史与他国的基础上,对从严管党治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完整、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具有时代特色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在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实践历程中彰显了深根固柢的战略性价值,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思想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导下开启了新的篇章。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因其理论深刻性和实践指导性,有助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战略设计成功实施。根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重要文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中的相关讲话,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进行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具有重要意义及创新视角的观点:
1.牢记“赶考”,党的建设事业永远在路上。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即将掌握国家政权,毛泽东将其形象比喻为“进京赶考”,这个比喻包含了执政党如何长期执政与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两个命题。时至今日,虽然历史证明我们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重上西柏坡,并且在不同场合仍多次重提“赶考”话题,认为“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5]这是新形势下共产党面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清醒认识,进一步回答了共产党人在长期执政中为何要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要求共产党人执政要保持永不懈怠、勇于接受新挑战的精神状态,要常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要常具严于律己,矢志为民的信念。通过常学“赶考”之题,常念“赶考”之律,常做“赶考”之事,永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源泉,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创新,“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5]
2.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高纲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能否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同,对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是人心向背,更关乎执政党的合法地位与执政根基。有学者认为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政党定位问题,[6](P290)因而如何协调和处理好执政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就成为重中之重。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党的根基与血脉就根植在人民之中,要想有效应对外部环境考验、解决执政党自身问题与缓解党群矛盾关系,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7](P367)而且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论断,[7](P365)深刻彰显了习近平的群众观,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党“为了谁”的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是思想认识深化的体现。
3.重视学习,不断夯实党员的理论与实践素养。政党政治时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共产党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第一位的就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理论素养与工作本领,这不仅是执政党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执政党内部进行自我革新与创造、不断凝聚政党力量的现实需要。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首要的就是强调学习,“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8](P33)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当前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滑坡、精神“缺钙”和本领缺失的问题,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通过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时刻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进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事业观和权力观,筑牢思想基础,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二是要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对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储备,提升知识化和专业化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勤于运用、多加思考,善于总结,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学习与实践并行,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4.强调纪律,尤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就是不断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列宁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9](PP244~245)新的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我们党纪律严明这一党光荣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10](P5)只有加强纪律建设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依规治党要求我们必须要严明党的纪律。而我们党内的法规、制度、纪律,本身是放在依法治国这个大局中的,在党内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观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实现党纪国法不能、不敢、更不想触碰的“火炉效应”。而且他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看作是基础性的、事关全局的纪律,“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11](P131)只有严抓政治纪律这个纲,才能把其他纪律严肃带动起来。因而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从严治党要严明党纪,实际上是我们党领导依法治国,推行依法执政的必要条件,更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现实反映。
5.从严治吏,重视领导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从党做起,从党的领导干部抓起。他深知为政之要重在用人,而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的执行者,是推动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更加有效地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关于如何选拔好干部,他认为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12]关于如何界定好干部的标准,他认为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7](P412)在发展与培养干部上,他认为“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7](P416)个人除了要加强党性修养外,党组织也要为干部的锻炼成长搭建平台。在管理干部上,他要求领导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10](P96)要对个人思想行为与日常教育监督严格要求,从制度设计到落实执行要严加管理;而且要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牢记职权法定,自觉接受监督和保护人民权益,最终使领导干部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境界。
6.整治“四风”,作风建设重在长效。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范围内的整风整党加起来就有七次之多,这也是我们党能够不断前行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作风建设一旦放松警惕,便给腐败入侵以可乘之机,会给我们党以致命创伤,所以“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1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要求从八项规定开始彻底查治四风。在核心理念上,把人民群众当作作风建设的根本指向与价值归属;在具体措施上,针对的都是群众听得见、看得着的实际问题;在效果显现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狠抓作风“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4](P115)因而作风建设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之外,要更加注重实效。而且,“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15](P84)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15](P86)通过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使党的作风更加纯洁,进而带动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7.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的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习近平认总书记为这些年在党内存在的地方和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等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问题,违背了中央的大政方针,从根源上看都是我们目前党内政治生活本身不健全不正常、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因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解决党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5]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来设定,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将党内政治生活摆在一个相对突出的位置,对于新形势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8.重在落实,强调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需要设计和建构,但执行至关重要,制度执行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亮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内含制度逻辑的本质反映。因而好的法规制度如果未能贯彻执行,从制度本身来讲,就会使其沦落为“稻草人”“纸老虎”,造成“制度虚置”和“制度疲软”;从实际效果来说,一旦发现党员违纪违规而未能及时有效惩处,长期下去就会在党内造成“破窗效应”,不仅没有达到建构制度的初衷,甚至还会损害法规制度的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且“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8](PP172~173)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强化制度执行意识,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必须遵照执行。此外,他还要求加强对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修订颁布,都突出了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要求,通过明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完善监督检查方式,严抓监督、惩戒。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以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为逻辑起点,以严明党的纪律、规范党内生活、严管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建设,不断重视学习、强调制度执行为主体内容,落脚点就在于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在未来的实践进程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必将为党的建设事业和国家发展提供坚强厚实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障。
三、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在总结国内外管党治党经验的基础上,秉承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结合时代发展、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的创新发展,对于当下我们党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1.“全面”与“从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理论。从严治党的思想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帮助正义者同盟改组过程中就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这样表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6](P44)后来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更加注重其先进性的建设,对于党员标准严格要求,坚持质量至上,而且注重党的纪律,要求全党严守法律法规,推进廉政勤政建设。[17]可以说,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再到后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实践,从严治党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新的时代,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原则,而且继承了我们党一贯从严治党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将管党治党的要求上升到理论体系——“从严治党”升格为“全面从严治党”,内含“全面”治理与“从严”治理两个维度:一是“全面”治理。在管治内容上,就是管党治党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在责任落实上,强调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担负起管党治党之责,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着力推进从一时严到始终严、从片面严到全面严、从被动严到主动严的转变,实现从严治党的常态化、长效化。二是“从严”治理。意味着党的建设要在“严”字上狠下功夫:思想上要拧紧“总开关”,作风建设要“永远在路上”,反腐斗争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制度落实要令行禁止,确保落地生根。总之,教育要严、监督要严、惩治要严、纪律要严,将“严”字始终贯穿其中。而且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作为一个理论,必然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化与逻辑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深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并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范式方法,建构完善科学的理论与制度。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符合当前党领导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要求,通过全面与从严治理开创党建新格局。
2.树立新型政绩观,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自从改革开放到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至上的理念不断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拥护改革开放、让人民满意、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标准。而几年后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办法及考评标准体系》中,排在首位的是经济发展指标。在经济需要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需要迫切提高的时期,这样的干部考核体系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却逐步形成了“唯GDP”的论调,把地区经济总量及增长率当作政绩评价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长此以往在党内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新政绩观,认为跟其他工作相比,党的建设工作的确有自身的特点,跟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等不一样,很多时候可能这种绩效不像抓经济、文化工作等方面的成效明显,但党的建设的作用实际上是从其他方面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在我们党的事业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并要求“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14](P106)形成对党建工作的责任、系统评价和考核等的一整套制度,真正把党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最终处理好抓党的建设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之间的关系。新型政绩观的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的巨大突破,科学阐明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对于传统的政绩观实现了创新,为我们党科学执政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与价值引航。
3.制度治党论,推进党的建设法治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的一个治党治国的重要理念和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党出现的问题必须从规律上找原因,从制度上想办法。他在多个场合下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把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共同构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了制度建设对于管党治党的根本作用,其着眼点在于制度建设作为党建之本,其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制度治党是最有效、最长久、最稳定的管党治党的方式。从制度层面来讲,政党法治是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所构建的有形的制度形态作为基础和依托。因此,他认为制度治党就是依法依规治党,首先要把法律当做“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14](P116)——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与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相统一;其次,依规治党必须继续制定并完善党内法规,构建以党章为根本,准则、条例等其他法规相配套的党内法规体系;最后,要注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同衔接,发挥党纪国法的最大合力。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发展三大形态的分析中认为法律成为了现代社会制度的最高和最主要形态,[18](P67)而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充分体现了制度的成文性和强制性,也体现了制度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制度化是法治化的基础,法治化是制度化的深入。[19](P167)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中国共产党活动制度化、法治化”。[7](P14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治党实际上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的实践载体,更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必然之路。以思想建党来增强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理念树立法律信仰;用制度治党提升政党法治能力,保证我们党开展活动依法、依规、依章有序运行。通过加强政党法治能力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夯实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实现“以党章统领政党内部建设”与“政党内部关系法治化”相互熔融、共同促进,[20](P268)为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助力护航。
[1]鄢一龙,白钢.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
[3]雷蕾,雷厚礼.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发展理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06).
[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 02/02/content_ 2813544,2015-02-02.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6]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9]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2]王巍.从国学经典引述看——习近平论用人之法[EB/ 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3/c223633-26257854,2014-12-23.
[13]习近平.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01.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杨小冬.从严治党:列宁的探索与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0).
[18]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石文龙.依法执政的制度化建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0]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编辑:李洪涛
D262.6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