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问题研究

2017-04-11曹丽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工作

曹丽萍

(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科社教研部,济南 250014)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问题研究

曹丽萍

(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科社教研部,济南 250014)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正确面对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途径,齐抓共管,在培养更多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将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问题;措施

学风作为一所高校的灵魂和生命,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风建设问题也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研究学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对于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风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创立品牌形象、树立社会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优良的学风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也可以说学风建设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1]众所周知,“学风建设”在教育部制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时被确定为一级评估指标,在学士学位评估指标体系中被确定为二级评估指标,这充分体现了学风建设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学风建设也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一项重要载体。学生在校园期间遇到的问题大多与学习有关,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将学业问题与未来发展问题结合,将思想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为他们答疑解惑,排解学习上的困难,真正服务于他们的成长。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总是达不到预期目标。有学者指出高校当前学风中的问题和原因,使我们感到学风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紧迫性。[2]鉴于此,新建本科高校应该认识到要走内涵建设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学风建设上大力气,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手段,严抓教育管理环节,注重教学教育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持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风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思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业追求、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尽管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出台了系列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从总体和长远看,在学风建设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师层面的认识和自觉性不够

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已将学风建设放在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没有真正从思想感情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还有的教师忙于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育人的主导意识不强,还没有自觉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领学风的要求。

(二)学生层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1.学习动机不明确的“盲学”现象。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上大学、到了大学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等问题,对大学没有产生足够清晰的认识,非常容易导致出现学习适应问题、学习动力问题等系列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因缺少明确的目标而感到茫然、空虚,进入“理想间歇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缺少明确的学习动机而盲目从众所造成的,同时也导致出现盲目的“考证热”、“考研风”等。

2.学习动力不足的“假学”现象。很多学生处在“要我学”的消极被动状态,缺乏学习自主性,学习上采取应付老师、应付作业、应付考试的态度;还有很多学生依然习惯高中的学习方式,潜意识的总想依赖外界和他人,不能很好地利用大学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习被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

3.学习兴趣不足的“厌学”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自身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根源就是学习兴趣。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现象,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过分的担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忽略了专业知识的要求和自身的学习需求。因为对未来发展的过分焦虑,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学习兴趣都建立在那些对找工作有用的学科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功利性。根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对所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许多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甚至逃课现象。[3]

4.学习方法不活的“低能”现象。目前,很多同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面对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对学习目标的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学习方法相对单一,不能够自主的预习、复习,学习效率不高;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难点,学习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还不能综合利用学校图书馆藏等学习资源来拓展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方法。

5.职业发展欠规划的“低效”现象。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生活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有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今后要怎么发展。他们在报考志愿时往往都是听从父母、亲属、朋友的建议,哪个专业就业率高,哪个专业热门就报哪个,自身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内容、要求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未来行业发展等都缺乏深度的认识和了解,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他们感到迷茫甚至是手足无措。因为对专业和职业发展了解不够,他们的就业选择往往就会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舒适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工作报酬也就成了他们就业的首选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只有聚焦学风建设,围绕学风建设,在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真正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工作理念

由于认识或理解等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略学风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风建设在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改进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需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因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常工作中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大家凝心聚力围绕学风建设谋划和制定工作目标,达到学生“乐学、勤学、能学、会学”的目的,最终共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着力构建学校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

1.加强队伍建设。为了使学风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应重点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由学生处、团委牵头,组成学校学风建设检查组,定期检查学校学风建设情况,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二是成立学生党员学风建设督查组,开展经常性的学风建设督促检查工作;三是建立学生干部学风建设自律检查组,加强对学生自律会和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等。

2.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通过理论专题学习、培训研讨等多形式多渠道,激发学风建设队伍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鉴于目前学风建设尚处于经验层面的总结,还需进一步将实践经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风建设开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3.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培训、研修、学历深造等途径提高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增加职称晋升机会,进一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风建设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机制要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聘任甚至晋升有机结合,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营造一种比热情比干劲、讲成绩讲奉献的氛围。

(三)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1.学校应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科研处、图书馆、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学校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统一进行学风建设的规划、实施和统筹协调工作,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院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青年导师+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导师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精神,在学习指导过程中对其进行学术思想的熏陶;辅导员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兼顾学生学习指导、教育,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班级中成立学风建设互帮互助小组,通过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相互监督,实现共享成果、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 以教风带学风,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中要大力提倡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注重热爱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的树立和宣传工作,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氛围;尤其要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形成抓师德、促教风的有效机制。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为人师表的教育。对教师而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自身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要加强和完善教学督导制的功能和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服务;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常规教学的管理,规范教学运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对个别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职责、违反师德规范、教学效果差等不称职的教师,及时进行教育,以促进他们快速成长。[4]

3.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遴选“政治素质高、教学效果好、学术能力强”的专任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充分发挥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良好的师德和丰富的学识影响学生。

4.狠抓教风,促进学风建设。教风是学风的源泉,通过抓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师作用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监控是否到位对于教风建设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应该形成和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教学实践主体就是激励和约束的主体。[5]要鼓励和引导教师重视和热爱教学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监控过程中的教学督导和教学常规检查,要体现以人为本和尊重知识的理念,对于表现较好、作用发挥较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广大教师而言非常重要,以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他们在激励中得到认可取得进步,在评价和交流中获得自身进一步提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和建设好的教风。

(五)以教育引导为核心,做好“四个抓”工作

1.抓到课率。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到课率与规范课堂行为,严格上课出勤情况,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到课率进行定期抽查,对于无故缺勤、违反上课行为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做好谈话记录。通过在学院宣传栏开设“到课率每月公告”,每周一统计、每月一小结,月底在院内公布抽查结果,把到课率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抓考风考纪。考风是学风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是最能直接衡量学风建设好坏程度的指标。如何推进考风建设,保障良好的学风,是高校教务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注重解决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强调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二是加强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对违纪学生一经发现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手软;三是进行线下诚信考试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宣传展板、校园广播等载体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大力宣传诚信教育。

3.抓典型学生。一是抓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抓后进生,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学生党员,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和考核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争做学习标兵和良好行为典范,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同学共同创建良好学风。

4.抓宣传教育。以宣传栏、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建设浓郁的学生宿舍文化,开展主题班会、学风建设进宿舍等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由外部推动转化为内在自觉,真正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六)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规范学生管理工作

1.坚持多方位育人制度。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参与学风建设,学院领导班子要深入学生之中,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好进教室、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的“四进”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学院要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定期抽查学生寝室情况,加大对沉迷网络、夜不归宿及晚归等现象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2.落实辅导员沟通制度。辅导员沟通制度包括与专业老师和导师、家长的沟通。通过加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沟通,采取“辅导员进课堂”跟班听课制度,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辅导员常到课堂听课,及时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和在课堂学习的状态,了解、掌握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等第一手资料;通过教育引导和管理,使学生上课出勤率明显得到提高;通过建立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三位一体的沟通制度,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便于任课教师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通过辅导员联系家长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与家长建立和保持联系,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与家长,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家庭信息,共同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3.健全良好的激励机制。在完善综合测评、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等制度基础上,重视优良学风和优秀学子风采的展示,使其成为评优评奖的重要过程,在激发学生自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意识,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严谨、勤奋、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广泛征集基层意见,通过信息共通,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实事共做,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宣传推广;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的有效信息,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优化学风建设氛围

将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以班团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习竞赛、专题报告、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积极、健康、勤奋的优良学风。

(八)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巩固学风建设成果

充分利用暑假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通过开展科技咨询,社会调研、到企事业单位协助处理一些问题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通过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激发自身要通过学习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认识,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

(九)搭建家校联动平台,提升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学风建设中,家长和学校都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建立家校联动平台,能有效的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家庭和学校合作过程中,通过实际可操作的途径,采用家长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温馨电话、短信平台、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使家、校双方能够及时了解跟进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通过向家长征求合理化建议,共同商定学生发展教育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家校有效对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生活。

学风建设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谋划好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中既要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又要具有大局意识,主动思考、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面对工作中的新变化、新规律、新特点,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对此,全体师生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启动内力,形成合力,将学风建设中较好的做法和制度进一步规范、系统,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把学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真正确保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学风的全面好转,将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1]江宇蓉.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J].科教导刊,2013,(3):32-33.

[2]宫清莲.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93-95.

[3]高艳.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德育),2012,(7):37-39.

[4]张禧.加强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策略,教育探索[J].2011,(3):101-102.

[5]文学运.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7):122-125.

ResearchonStrengtheningtheStyleofStudyinNewly-builtUniversities

CAO Li-ping

( Scientific Socialism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Offic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Jinan 250114,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s an eternal theme of universit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s'talents. Rightly fac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we make concerted efforts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with more high skills, high level and high qualities, so as to put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to a new level in the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problems; measures

G47

A

1008-7605(2017)06-0080-05

2017-08-31

曹丽萍(1967-),女,山东莒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社科、党史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孙书平)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工作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选工作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