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思想对民族工作实践的启示

2017-04-11康家玮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生少数民族民族

康家玮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兰州730070)

民生思想对民族工作实践的启示

康家玮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兰州730070)

民族工作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于民族工作实践的全过程,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又是民族工作的重心。故此,民族工作需要科学推行民生决策,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精准有序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民生需求。

民生思想;民族工作;启示

“民生”意为百姓的生计,包括三层次内容:一是谋生的方式,二是生活的状况,三是发展的需要。“民生”在 《辞海》中解释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或民众。从广义上讲,是与百姓生计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事物,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从狭义上讲,是从社会视角出发,特指人民生存、生活状况和发展需要的具体内容。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 “惠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指出经济发展就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由此可见,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而改善民生又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故此,追溯民生思想的发展演变,梳理民族工作实践蕴含着的民生思想,具有启示价值。

一、民生思想追溯

(一)中国古代民生思想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应为 “民生”一词较早的出处[1]。这里的 “民生”意为 “百姓的生计”。“民生”从传统意义上讲,经常和 “国计”并行使用,将百姓生活与国家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孔子认为先 “富民”才能更好地 “教民”,如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为政者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百姓的丰衣足食,争取的是民心,治国理政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又如 《论语·颜渊》记载了子贡问政的故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法家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管子提出富民以利于社会安定,肯定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警醒为政者若轻视百姓生活会带来负面影响。老子主张要以自然和谐之道经国治民,达到社会的总体和谐。其民生思想起点为尚民为先,合理内核为崇俭抑奢、慎刑薄赋,终点为以正治国。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民生思想的核心在于 “富民”“厚民生为本”,以达到社会和谐目标。从人性角度出发,所追求的民生目标是让百姓都过上富裕生活。

(二)西方民生思想

西方民生思想源自于 “人本主义”和社会福利制度。“人本主义”旨在尊重人的价值和人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性为目标维护个人利益和需要。近现代西方启蒙思想学者将民生思想和 “民权”紧密联系起来,对 “民生”的理解更侧重于政治和社会层面[2]。通过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展示 “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使国民收入均等化。社会福利制度雏形是1601年英国颁布的 《济贫法》,政府征收济贫税开展社会救助,缓解贫困、就业等方面问题。到了19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陆续出台 《疾病保险法》(1883)《工人赔偿法》(1884)和 《伤残、死亡和养老保险法》(1889)三部法律,开启西方社会福利保障先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创立了福利经济学,提出了 “经济福利”观点,加强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凯恩斯主义用“有效需求”理论发展了民生保障思想,认为加大对公共基础事业投资,对实业、贫困群体予以社会救济,刺激消费提高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西方民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西方国家制定民生保障政策的主要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从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出发,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核心,并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作出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人类的两种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是为了保持个人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要所追求的私人利益。这是出于对人性考虑,保障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物质资料的满足。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表明了人们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民生领域需求又是物质利益的基本需求。当民生目标实现以后,才会派生其他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四)近代中国民生思想

“经济富民”的民生改良思想是近代改良派提出的,体恤民之艰难、与民休息;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此基础上强调了 “先富国”“开民智”。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步形成了 “民生主义”基本原则,即 “经济以养民为本位”“民生与国防之和一”[4]。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实践中,关注当时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普通劳动者,组织他们与剥削阶级斗争,主动争取自身权益;特别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土地是与农民阶级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把解决土地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如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了: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制定劳动法,创立社会保险制度与国家的失业津贴予以保障;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实行土地国有,将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耕种。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提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 “耕者有其田”。

二、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脉络的体现

(一)民生问题贯穿于民族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从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穿于民族工作实践的一项长期的工作。红军在长征途中就帮助沿线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任务,对民生在民族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实行的一些特殊的民生政策为后来的民族工作开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更为困难,边区政府根据实际,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开立工厂、矿山等;同时搞活民族商贸经济,大部分免征工商税,少量征收盐税和货物进口税,民族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国营供销社,以适度提高的价格收购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供应日用必需品和工业产品,农牧产品与日用品的比值回落到合理水平。如新疆地区,1949年前需要1794斤小麦或119斤羊毛换购1匹雁塔布,1952年只需要237斤小麦或32斤羊毛就能换到。1956年至1964年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旨在基本弄清楚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查各民族的生产力、社会所有制情况。1962年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对自治地方财政权限、民族地区贸易、教育、卫生和山区生产等问题展开讨论。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时,明确了 “关于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加强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和帮助。198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 《关于民族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此后,城市民族工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等也着重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改善 “民生”是民族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紧扣 “民生”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复杂,但唯一不变的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着力点仍旧在改善民生。同时,“十三五”规划将改善民生列为重要内容,夯实民生基础。

(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工作的重心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论人口和土地时,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1987年6月29日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邓小平同志讲到,“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 (民族地区)发展起来”,这 “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发展”。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使之逐步与全国的发展相适应。这些论断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真实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

一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呈现出小聚居和大杂居的特点,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和边疆地区,设立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旗)和1200多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民族地区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蕴含着丰富的各类资源,但生态脆弱,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11个在民族地区。根据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6)》数据统计,2016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32.55%,约为1411万人。在全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却缓慢上升。这表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

二是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要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资源环境分布不平衡,因而形成了各种经济文化类型。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经济方面相互协助,文化领域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围[5]。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存在着较大差距,表现在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相对薄弱。对此,我国陆续对民族地区进行对口支援,规模较大的计划有 “对口援疆”和 “援藏计划”。以内地各省市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问题,增强了民族地区自力更生能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互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既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结果,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工作需要科学推行民生决策

当前,新形势下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新问题,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破解上述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关注少数民族群众面临的现实生产生活困难,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解决具体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取得了较好成绩。据统计,1984年到2016年底,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从680.95亿元增长到79972亿元,与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相比,比重依然偏小。故此,民族工作仍需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发挥好民生决策的积极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积累了殷实的 “家底”。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为提振民族地区经济给予了强有力保障。国家一直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由于民族地区政府财政自给率低、历史欠账较多,社会公共资源相对紧缺,如入学、医疗、就业等具体民生问题表现突出,亟待夯实民生基础。民族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涉及民生方面,解决好民生之需才是关键所在。

二是精准有序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民生需求。构建民生工程的大格局,将少数民族群众迫切的民生需求置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规划;既要纳入普惠性民生,又要考虑民族的特殊需求,逐步完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并全面覆盖到民生各个领域。勇于接受社会各界对重大的民生决策的监督,将少数民族群众意见作为决策重要参考之一,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1]陈丽华.中国 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J].人民论坛,2017(07):24.

[2]臧乃康.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及其制度安排[J].理论导刊,2009(06):89-91.

[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2.

[4]叶世昌,丁孝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的经济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1(08):41.

[5]康家玮.浅论“三个离不开”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J].社科纵横,2010(06):144.

10.3969/J.ISSN.1672-0911.2017.05.061

D633

A

1672-0911(2017)05-0061-04

2016年度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16-004E)。

2017-06-07

康家玮 (1984-),男,甘肃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迦寓)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本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编辑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猜你喜欢

民生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