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到现代:《山西警察报告书》的历史解读

2017-04-11原喜泽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警察厅报告书阎锡山

□原喜泽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警察行政管理】

从传统到现代:《山西警察报告书》的历史解读

□原喜泽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阎锡山派人编写的《山西警察报告书》,对当时山西警政进行了全面总结,汇集了民国初年山西省警务处及省会警察厅的规章、文牍、图表、佥载等四编内容,分别从警察机关、警察队伍、警察制度、警察业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大量的真实照片、图表,为我们展现了民国早期山西警政秩序从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深刻转型的过程。该书不仅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还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报告书;历史解读;警察制度

《山西警察报告书》是1919年山西省会警察厅编写的一本极其珍贵的资料汇编,对民国初年的山西警政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山西警察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编辑内容“自民国六年六月始至民国七年十二月底止”,主要编写人员有张杰魁、李佛声、郑裕孚、马茹骅等,汇编成两本书,每本两编,共计四编,四编合计700多页,汇集了民国初年山西省警务处及省会警察厅的规章、文牍、图表、佥载等,并有数张当时照片编辑卷端。书中公牍均系“有关系之文件并参酌中央及本省所定程式分为十一类编次”,书中所列规章均系“遵依现行法令或参照本省情状呈经省长核准公布者其各省通行之件不载”。*山西省会警察厅.山西警察报告书(第一编),1999:编写体例说明。

一、阎锡山编定和纂修《山西警察报告书》的背景与动机

1911年阎锡山在太原发动起义,被拥为山西都督,进而兵分三路光复山西全省。后袁军入晋,阎锡山受到政治打压,屈就同武将军。阎锡山在北洋政府实行军民分治的情况下失势,虚与委蛇暗地周旋。袁死后,山西政权不稳,发展迟滞,经济凋敝,盗匪猖獗,土棍当道,游民乱窜。1917年9月阎锡山重掌山西权柄,正式兼任山西省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急需建立新的秩序,加强与变革警政制度以解政权建设之急。阎锡山改变了过去消极的安民政治,推行积极的用民政治。1917年至1919年间,阎锡山经过两三年的用民政治的推行,山西社会秩序得以重建,山西警政获得了最佳发展时机。但就编纂该书本身最直接的动机,阎锡山在《报告书》的序言里表述曰:“岂有自矜之绩顾念前辙者后车所鉴戒”,客观上该书为后人学习借鉴警政制度提供了范本。

阎锡山承袭清末山西巡警道,1912年在山西设立警察机构。1912年4月,阎锡山在山西都督府设置巡警道,先后由南桂馨、续桐溪担任,主管省会警察厅、各道、县警察事务所(署)和山西铁路巡警公所,负责编查户口,维持治安,缉捕人犯,审理刑名案件。1915年7月,山西都督府巡警道裁撤,成立全省警务处,处长先后由南桂馨、晋巩、德铨、王履康担任,除职掌原巡警道管辖的警务事务外,在全省警务处内设置了一个侦探队,专门搜集情报,侦察乱党(指革命党人),缉捕人犯等活动,并在山西省警察训练所讲授侦缉课程,训练侦探人员。[1]1917年至1918年阎锡山在山西推行警政改革,*笔者认为,依据《山西警察报告书》,并结合其他历史报刊档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书中论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1917年至1918年山西警政改革的历史过程。借鉴日本警察制度建设成就,开创了山西警政建设的新局面。

二、《山西警察报告书》的内容

《报告书》在第一编正文之前有27副照片,包括山西省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和山西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南桂馨的照片。另外还有拍于民国八年四月的山西省警务处职员、山西省警察厅内外部职员等合影,还有反映当时与警政工作紧密联系的系列照片,警察传习所、教练所、医院以及平民工厂等职员及工作场所的照片。在第二本书三四编前附有民国初年太原市行政区划图,以及太原市行政区划与警力配置的饼状与柱状图。这些照片和图表真实记载了民国初年山西社会治理的状况。

《报告书》正文分为四编。第一编汇集了民国初年山西警政制度建设的情况,其制度设计详实而具有可操作性。其中主要包括这样几类制度规章:机构职能设置规则、日常行政管理规则、勤务规则、警察业务规则等,汇集的章程规则共计72部之多。

该书第二编山西警政建设的相关文牍,详细记载了与山西警政建设相关的大量文书,包括计划书、呈、咨、公函、函、电、训令、指令、手令、布告、批等,是四编中最重要的一编。从大量的文牍中我们犹如回到上个世纪初期,当时警察工作之过程与情景历历在目。兹列表如下:

《报告书》第三编,用大量的图表对当时的山西警政建设进行了详实的统计。主要包括警察机构及队伍管理、警察具体业务管理、司法警察业务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警察机构及队伍管理方面的统计

包括各区面积方里比较、警务处官署组织、省会警察厅四科及各区职员比较、各区巡官长警比较、各部门职员履历简明表、警务处兼省会警察厅经费收入、警务处兼省会警察厅经费支出、省会警察人员褒赏恤助、各县警佐姓名履历及编制、省会警察厅各区署官警勤务及薪饷公费情况、各区署队所报告长警勤务、长警违惰情况。

(二)警察业务管理方面的统计

1.山西警察机关沿袭明清保甲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户籍身份的管理。户籍管理方面的统计包括:省城户数人口与人口的年龄、职业、死亡、出生、迁移状况。2.山西警察机关在风俗方面亦开始对民众进行规制,主要包括对省城婚嫁人数、婚丧事项、庙宇、戏园优伶服役、省会济良所及收入配出、省城乐户妓女、普济堂等管理统计。3.中国近代自有警察开始,指挥交通就成了警察的职责之一,各城市路口守望警察负有维持治安与指挥车马行人的双重职责,交通指挥是所有警察的一项必修课。《报告书》关于交通警察方面的统计主要有省会警察厅交通警察事项、检举遗失物、人力车夫的调查。4.袁世凯上台后推行封建独裁统治,颁布了一系列限制人民言论自由的警察法规。袁死后,山西亦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媒介的管理,主要有对报馆、出版图书、新闻纸及杂志、集会结社的警察专管。5.民初北洋政府不设卫生部,各地警察机关设立专管科室负责地区的卫生事宜。其职责范围涉及清道、防疫、化验、医院、药品、饮食、理发、澡堂、屠宰、娼妓、埋葬、禁烟等方面。报告书这方面的统计主要有中外医院人数调查、医院职员履历情况、化验药品有无毒质、省城医院及种痘局所、省城患八种传染病及死亡者、患病者病类、医士稳婆人数、省城药铺、省城医生、起运灰渣勤务与薪饷、查获烟案、戒除鸦片烟者、厕所尿池及改良次数等。除此以外,还有消防、外事方面的业务统计,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司法警察业务方面的统计

司法警察是执行司法职能的警察人员,北洋政府成立后山西沿设不改。这方面的统计主要有轻罪服劳役人犯工勤情况、检举窃盗赃物、护送刑事案件细别、各区署报告死亡情况、处分违警犯者人数、处理违警罚法情况、调查自杀者所为情况、自杀者年龄及因由情况、假释者管理、拘留所男女人数等。

《报告书》第四编主要佥载了南桂馨的六次精神讲话和当时社会传统行业的营业必读。在《报告书》的第四编有多篇“营业必读”,对于市民各行各业经商营业有详细的指导,既有经商诚信的引导,又有具体业务实施的办法。如告诫警察介绍女佣时“要诚实勤谨,因为靠不住的人将来闹出是非来连你也要受累”,“女佣求你们介绍时须要把她来历问个明白,看她的娘家或婆家同意不同意”,理发店里理发时要“定个价目表使主顾一望而知…要将牙齿洗刷,不准吃葱蒜等物”, “舞弊不能做”、“祸别人不准”、“军衣军器不得收当”规定详细备至,语言亲切朴实,谆谆教诲,无微不至。

三、《山西警察报告书》的内容解析

(一)警政机构初具规模,警察行政网络不断健全

民国八年前后,阎锡山仿效日本警察制度,对山西进行了警政革新,改良和建立山西的警政体系,当时,太原市流传的歌谣是“修马路、安电灯,一段一段站的巡警兵”,由此可知当时的警政建设的热度非同一般。当时山西的警政机关是全省警务处,负有监督包括省会警察厅在内的省内各级警察机关的职权,厅、处长官均由南桂馨兼任,其权力范围下辖全省警务。民国六年阎锡山政府颁布的《山西省县公署组织条例》中提到各县均设置警察所的内容。[2]民国七年山西第一次政治统计,山西全省警察官署包括警察官厅、警察事务所、警察区署、警察队分驻所、警察队派出所、消防队分驻所等。警察部门工作人员包括所长及其职员、雇员、巡官、长警、警士等,人数共计达8640人。*山西省公署统计处,山西省第一次政治统计警察之部(民国七年分),民国九年:全省警察官署及警察人员统计表1-12。

由此我们也看到山西传统的治理体制趋于全面解体,新的现代警察体系正悄悄落地生根。例如通过警察机构职能设置规则我们了解了全省警务处与省会警察厅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在北洋政府内务部主持下,成立山西全省警务处,负有监督包括省会警察厅在内的省内各级警察机关职权,下设四科。山西省会警察厅分置总务科、行政科、司法科、卫生科等科室,各县均设有相应的警察所履行社会治安管理职能。随着各级各类警政机构的健全,为大量的警政制度颁布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警察队伍管理更加成熟,警察业务范围更加广泛

阎锡山兼任省长以来,开展了频繁的立法活动,先后颁行了为数众多的警察法规,山西警察队伍管理改进不少,改变了过去“在职人员多滥竽充数又未能循名责实根基”*山西省会警察厅编.山西警察报告书(第二编),1919.的情况,其现任警佐“皆具有警察学识自无杆格之患,惟职务之中实负有两种责任:即一方必顾名思义,一方须痛除陋习,果能遵照兼座历次手谕实力做,去日计不足月计有余…”②。而且枪械配备,警察队伍经常性的办公支出及临时支出等在报告书都有详细记录。

《报告书》中详细介绍了1918年前后县知事兼警察所长办事权限及权力划分、县警察所警佐办事规则、区署警官办事细则、警察队规程、各区署教练长警规则、巡长职务、巡警职务等警察职务职能设置方面的制度。还设置了“警察官吏奖惩”、“卒业学警告退斥革”、“长警赏罚”、“验补余丁”、“提升长警”、“抽饷储金”、“造林储金”、“ 警察礼式”、“警察禁令”等方面的警察队伍管理的规定。北洋政府时期山西警察队伍逐渐扩充,呈膨胀的趋势。

对于警察业务工作及勤务方面的制度设计亦渐趋成熟。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业务范围涉及广泛,如关于私立团体图章、火柴、广告、枪支、煤油、灵柩、人力车、车辆安用铃号、婚姻登记、质店、钟表、洗衣局、建筑、庙会、娼妓、种痘、肉行、浴塘、乐户、重载大车等都有具体的管理规定。《报告书》中不仅对警察机关本身机构设置、管辖面积及人员状况有详实统计,而且对其业务工作涉及对象亦有详实统计,如“山西省会警察厅调查省城婚嫁人数月别表”、“山西省会警察厅调查庙宇及人数表”。这些统计都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警政业务范围。规章制度既能反映当时传统社会的特点,又能从省情实际出发,制度设计全面而细致,为后来警政管理奠定非常好的制度基础。警察勤务规则方面制定了“勤务督察规则”、“勤务督察施行细则”、“精勤证书授与章程”、“长警请假规则”等,对于警察勤务方面的管理亦初步形成。由此我们也看出阎锡山在执掌山西政权后,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变革,积极尝试新的警政制度建设,并由此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山西警政建设从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型

警政相容,统计事无巨细,具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关于卫生管理方面的统计就非常具有民国时期的时代特色,民国时期的山西警察机关设有第三科(卫生科),配合地方政府管理各地卫生事务,这在当时是一大特色。当时大量的卫生管理工作主要由各地警察机关负责,包括卫生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内容详简不一,其中不少是技术性的规范,如关于太原市公共厕所尿池及改良次数都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其中记载了在太原市第一区至第四区尿池设置数目分别为4、3、4、4,其改良次数分别为5、4、2、3,*山西省会警察厅编.山西警察报告书(第三编),1919:187.这些都为我们展现了当时警察工作的繁杂。

到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古代治安管理体系已经全面瓦解,近代警察体制不仅确立起来,而且有了进一步发展。[3]中国传统社会警政不分,警察业务范围广泛。一方面反映了山西乃至中国社会治理从传统分散粗放的农业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半封建社会过度,更代表着传统中国的警政治理模式已经出现了巨大转机,现代警察体制初步形成。山西社会发展摆脱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治乱兴替循环的历史,阎锡山等一批近代受教育阶层都在民族主义和现代化的矛盾中挣扎,他们试图对山西近代社会进行整合与重建,使其融合民主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诸多因素,增强其民族认同。我们认为传统社会的周期性循环,既是一种毁灭又是一种新生,新的警政变革思想在凤凰涅槃中诞生。19世纪下半期中国随着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开始了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但国家整体格局与深层结构拖滞了民国警察制度的根本转变,山西的警政制度建设在此历史背景下破土萌芽实为难能可贵。从《报告书》记载的内容来看,1919年的山西警政机构建设已经较为完备,警政规章制度已经体系化,警察设施装备已趋合理化,山西的警政秩序从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深刻转型,1919年对山西来说是警政建设重要的历史节点。

四、《山西警察报告书》的价值解析

(一)就《报告书》本身实物而言非常稀有

据笔者考证,国内目前山西省档案馆存有一套,山西省图书馆只有一、二两编,收藏残缺。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亦有收藏。另外其出书时间距今近百年,其本身是文物,有收藏价值。而且该书未公开发行销售,也意味着该书印量很少,弥足珍贵。该书在山西省档案馆资料目录序号为“0001”“0002”,属于馆藏最早的民国资料之一,其价值可见一斑。

(二)就《报告书》内容而言亦弥足珍贵

山西省旧档案资料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毁损严重,时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王尊光1963年2月28日回忆起山西档案时说到:日军攻打太原前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在东山沟里烧毁大部分档案资料,只有“两大卡车运出”,后撤到隰县,“一卡车档案留隰县城内小学校存放”,另一卡车档案存临汾铁佛寺,1938年2月26日撤离临汾时,“所有明、清两代以及辛亥至抗战以前山西省政府旧档案,片纸无带”。[4]王尊光在解放后关于山西档案保存之真相的回忆,使我们愈发认识到《报告书》所录内容的珍贵了。目前能有这样大量的记载民国早期山西警政建设情况的资料少之又少。

(三)《报告书》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该书为中国警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警政史料,因而值得今天的警学研究者重视。《报告书》 的发现为研究山西乃至中国警政从传统到现代的演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史料。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延龙等著的国内经典警学著作《中国近代警察史》就有参考引用该书的内容。该书第三编对于山西警政统计的图表,尤为研究者青睐,尤其是在山西民国警察档案资料在日本战败和阎锡山政府撤退台湾之时毁损大半的情况下,而能有如此详尽的警政史料的统计,实为难能可贵。由于此次发现的《报告书》体例完备、内容详实,且编写从图片、图表、数据统计无不体现其编纂水平,可以说是一本有较高学术史料价值的历史汇编。2.该书编辑多系当时学问大家名儒或警察机关主要领导,这都进一步说明该书编辑的水平及价值。如该书编辑郑裕孚,据《报告书》记载,其系山西省会警察厅总务科警正,排名第四,曾做过和顺县知事。可见其在警界之分量不可小觑。郑裕孚编辑水平亦得到时任山西警察厅长南桂馨的认可,《钱玄同文集》中记述“南佩兰出资刊印《刘申叔遗书》时,聘他任校对”[5]。其本人亦有多本著述流传,如《汇帖举要》《淡志室公牍》《归绥县志》等。所以从该书内容可以引出多元化的研究课题,如传统社会的治理、区域警政研究、阎锡山警政思想研究等。而报告书这种未开发的潜在价值没有被大多数警学研究者所识,只有极少数的学者有点滴引用,实在是警学研究一大憾事。

[1]史法根.阎锡山特工内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

[2]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民国山西政权机构(1911年—1949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41.

[3]韩延龙,苏亦工等.中国近代警察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12-313.

[4]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全编(第1卷) [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904.

[5]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六卷)书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5.

(责任编辑:申 巍)

FromAncienttoModern:HistoricalInterpretationon“ShanxiPoliceReport”

YUAN Xi-ze

(ShanxiPoliceCollege,Taiyuan030401,China)

YAN Xi-shan had sent some people to write "Shanxi Police Report" which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the policing in Shanxi at that time. The report compiled the regulations, official documents, graphs and records of Shanxi Police Division and Provincial Capital Police Department in the earl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reported police organs, police troops, police systems and police affairs in detail with a lot of real photos and graphs. The report also showed the process of Shanxi policing order from traditional social governance to modern and deep transformation. The report is of not only reserve value and learning value.

report;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police system

2017-06-19

2017年山西警察学院院级重点课题(2017yzd003)

原喜泽(1974-),男,山西河津人,山西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察制度史。

D691.6

A

1671-685X(2017)04-0015-05

猜你喜欢

警察厅报告书阎锡山
福建漳州核电厂3号、4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公示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报告书的归档问题探讨
日本查酒驾不许再闻
发电厂节能评估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
新世界阳光花园【西区】楼号变更通知
打“假”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晋军的兴起
彻底摧毁阎锡山反动统治的一仗——忆徐向前同志指挥的太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