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文化与海洋文化建设
2017-04-11敖攀琴
敖攀琴
(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语言与文化】
论国家文化与海洋文化建设
敖攀琴
(云南大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海洋文化浓缩了国家文化的精华,代表国家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通过海洋传播的外来异质文化影响国家文化安全。海洋文化产业较为薄弱及海洋文化研究尚待深入等因素,使国家文化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国家应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繁荣海洋经济,转变海洋建设理念,进而夯实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石。文章以国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关键变量,从海洋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海洋文化对国家文化的现实影响,探索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国家文化;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建设
文化是国家的“根”与“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科技的进步提升了海洋文化交流的能力、强度及速度。为此,世界主要沿海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大多关注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或从社会学视角与生态学视角研究海洋文化,而较少探讨国家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国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关键变量,从海洋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海洋文化对国家文化的现实影响,探索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海洋文化在国家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是与海洋有关的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容,浓缩了国家文化的精髓,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海洋文化体现了国家文化的外向性、多样性、创新性和完整性。
(一)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外向性
任何文化都不能故步自守、闭关锁国,人类走向海洋的时代就是开放的时代。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源于海洋的广阔与流动性。海洋有吐纳万物的胸怀,更容易接触异域文化、异族文化和异国文化。中国有许多描述海洋包容特性的词语,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从海洋文化的成型过程来看,本身就是本土文化与异类文化融合的结果,比陆地文化更为“开放”,一直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的交通路线不需要“铁路”和“公路”进行人工铺设,而是自然形成,天然一片。这样四通八达的天然通道,必然产生天然开放性的文化,开放的贸易政策和开放的思想。[2]这就告诉我们,文化交流越多,国家就越强盛;闭关自守、锁国禁海,国家只会日益衰弱。
中国的顶层设计很好地诠释了开放的海洋所带来的思想变化。我国自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不仅强调出口,也强调进口,这是一种双向的开放通道。在此基础上,我国推出更高层次的、多元的对外开放新通道:“海上新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以中国为起点,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打通波斯湾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行通道,使中国文明经过海上大动脉的相互交流而大放异彩。徐文彬认为丝绸之路不仅代表中外贸易关系,还表现为中外政治与文化交流。[3]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中表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发生巨变,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数以亿计的人民摆脱了贫困与落后。[4]如今,中国在欧亚大通道上,既强调搭别人的顺风车,也强调别人搭我们的顺风车。
(二)海洋文化的地域性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沿海地区是海洋文化的孕育与发源地,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又通过交流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多元性的海洋文化。首先,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海洋文化,具体体现在中国有辽宁海洋文化、齐鲁海洋文化、吴越海洋文化、岭南海洋文化、闽粤海洋文化、潮汕海洋文化。在这些海洋文化地区中,无论法律制度还是风情民俗乃至饮食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其次,同一个国家的海神信仰也具有地域性。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渔民崇拜鲸,尊称其为“过龙兵”,在鲸鱼经过时渔民焚香烧纸对其祭拜。辽东半岛崇拜海龟,尊称其为“元神”,每年5月13日都会去祭拜它。广东的海神不是妈祖而是洪圣大王,洪圣大王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妈祖,洪圣庙不下500座,而妈祖神庙不过300多座。[5]
此外,不同国家的海洋文化信仰也不尽相同。中国海神“妈祖”的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冬”有很大的差别。妈祖是让海民免受大海威胁的、充满母爱的女神,而“波赛冬”是具有侵略性的、令人敬畏的战神。澳洲的海神是大章鱼和杀人鲸,奥罗奇人的海神是逆戟鲸。对比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中国海洋文化更多具有包涵、和谐和宽容的成分。
(三)海洋文化的先进性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创新性
先进的海洋文化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海洋地位的提升,国家要想成为文化强国与海洋强国,需要从意识形态上重视海洋文化建设。[6]海洋文化的先进性思想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外延涵盖着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增强了民众海洋意识,培养海洋文化自觉与自信,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中国在传播海洋文化时,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在别国建立一个要塞,也没有在别国掠夺一份财富,这本身就是先进的国家文化与先进的海洋文化。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曾让元朝与明朝的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时期。凭借海运的快捷与安全,海上丝绸之路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先进技术联系起来,其所到之处远远超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海洋资源逐渐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支柱。海洋文化产业在促进创意产业的同时,增强了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海洋文化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经之路。国家借鉴世界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了中国海洋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增强了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海陆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共同进步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完整性
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共同构成国家文化的全部内容。海洋文化代表开放的、勇于拼搏的精神。陆地文化的发展主要靠陆地与外界交往,象征厚重与博大精深。两种文化互为基础,互为延伸;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很大。海洋文化在陆地文化中增加了自由、竞争、冒险等特质的海洋文化元素,为国家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注入新的内容。海陆文化的交织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国家文化的内容。[7]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海洋是由陆地的内部孕育而成,许多高原和山区曾经是海洋,如20世纪30年代,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中有海蚶壳,从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测这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居住过的地方。正是这种变化,使在今天看来远离海洋的居民也带有海洋的历史文化。该自然现象还衍生出“沧桑之变”、“沧海桑田”之类的常用词语,用来比喻人生变故、事事无常。
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国家注重加强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的协调发展,实施“海陆统筹”的发展战略,实现沿海与内陆文化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国家在保持中国海洋文化的先进性时,尊重中华千年文化积淀与传承传统民族海陆文化,进一步将海洋文化纳入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同时,国家需要明确中国海陆文化价值取向,促进海陆文化发展和海陆意识的培养,实现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齐头并进,从而丰富中国文化建设内涵。一般而言,中国海洋文化具有与中国陆地文化同源同根、代代相传的特点,无论哪种文化消失,都会影响国家文化的完整性。
二、海洋文化对国家文化的影响
海洋文化是国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离开了海洋文化的支撑,国家文化就失去了多样性和整体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海洋文化面临诸多挑战,影响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发展与国家文化传播。
(一)通过海洋传播的外来异质文化影响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相对于“文化威胁”或“文化霸权”提出来的,主要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与破坏,能够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8]潘一禾称“文化安全”主要指本国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不受威胁。[9]海洋是流动的资源,连接着五大洲的众多岛屿和陆地。人类借助海水的流动性将一地一域的文化通过航海传递到异域他乡,产生了异域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海流动性和互动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要实现全球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目标,需要今后几代人的努力。[10]
异质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漫长的海洋疆域线,容易让大量的异质文化介入。这些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在国家性质、主流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特征等方面都与我国存在着巨大差异,形成了我国沿海地区较为复杂的政治关系。我国多数地区滨临海洋,为异域异质文化之间跨国、跨民族、跨地区的辐射与交流提供了便捷通道。
一方面,西方海洋强国借助其发达的经济,占据广电传媒业,大举扩张其海洋文化产品,推行其涉海文化服务行业,占有传播途径实行文化渗透,贬低中国海洋文化,以削弱沿海地区民众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进而威胁着我国文化安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加快了各国交流的频率,民众在面对异国文化时容易盲目接受,造成文化认同迷茫的局面,从而弱化了民众对本国文化的认同,这些降低的观念要重新被民众认同起来是一项重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另一方面,文化变迁速度大于文化认同速度。文化变迁是由文化内外部各种因素促成的,文化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在现代文化变迁中,文化的自我认同在淡化,对异质文化进行认同的宽容也促使文化发生较快的变迁。[11]以往提到五大文明,学术界大多将中国文明定义为内陆文明,其实中国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是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文明产物。中华文明的祖先是沿海地区的“贝丘人”,中国在进入农耕文化前是渔猎文化,但民众很难改变传统观念,仍然认为中国文化是陆地文化。
(二)海洋文化产业较为薄弱影响国家文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文化产业最早由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和奥多·阿多诺提出。此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将文化纳入经济决策中,注重在文化产品输出时扩大本国文化国际文化影响力。我国海洋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开展起来的,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繁荣海洋文化的基础,是海洋文明崛起的支撑点之一。我国已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构建中建设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文化产业,将发挥更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全球化的大背景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的同时,也给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造成威胁。当今世界的新闻市场主要被路透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所控制。我国海洋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海洋文化产品的数量和服务的质量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海洋文化研究尚待深入影响国家文化发展
海洋文化理论研究是实现国家海洋核心利益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推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国家更为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助于夯实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12]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应担当起发挥和激发海洋文化的实践价值与效用。
我国几千年以来一直以陆地文化为中心,对于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始终没有充分的认识。海洋文化长期成为中华文化的补充与点缀,尚未受到人文社会科学界重视。民众海洋文化意识不强,学术界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被边缘化的趋势依然存在。相关研究成果尚未系统化,未能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结构、功能和基本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文化的长足发展。
学术界应构建科学规范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以维护海洋权益为研究主旨是海洋文化研究的重大理论命题,是学术研究功能性的充分体现,更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相关研究与决策机构需要从思想、制度、政策、手段和方式等多个维度扩大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畴,为海洋维权提供理论基础。
三、加快海洋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
海洋文化决定了国家以什么样的观念来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海洋安全和发展,决定了国家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战略维护海洋权益。推动海洋文化建设工作从本质上看是民心工程,相对于经济建设项目、金融贸易等领域而言,海洋文化建设更加复杂抽象。[13]如何赢得在国际社会上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地位,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和话语平台,将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让海洋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接轨
软实力来源于中国的“齐文化”,倡导“以力、德、信定天下”,通过自身文化魅力让他国主动靠近,成为该文化的追随者。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得以保持世界领导地位,除了其强大的硬实力外,还得益于其强大的制度、价值观和文化等无形的力量,而军事强大且和美国实力不相上下的苏联之所以会解体,就是因为其软实力运用不当的结果,使得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跌入低谷。可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最核心的部分,应具有深度、广度和开放性,而文化则是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习近平主席是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化软实力的第一人。他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洋文化软实力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对于海洋的重视与利用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各海洋国家围绕海洋科技、经济、资源和岛屿主权之争的竞争,实质上是软实力的竞争,而该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海洋文化,具体表现在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制度、海洋法律等文化因素。海洋文化是一个国家在某一地区或者在世界海洋文化竞争中最持久和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所在。海洋文化软实力下降将会危及国家文化安全,是意识形态中的重中之重。纵观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虽然导致战争失败的背景及成因不一,但它们都在昭示着一个共同的规律:硬实力弱,国家容易被打败,而软实力弱,国家很可能不攻自破。
(二)繁荣海洋经济: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当今,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时代潮流。海洋经济发展区本身就含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没有海洋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国家,国家正逐步实现建设“海上长城”的战略思想。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海洋经济对于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要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今,广电传媒业优势凸显,我国首家海洋电视台也在筹备开播中。滨海旅游业担当主力,特色演艺业蓄势待发,节庆会展业强势增长。深圳文博会、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等一系列较高知名度的节庆会展品牌及图书出版业海味浓郁,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海洋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民众对国家海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具有当代价值的永恒魅力,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文化超越国度、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进海洋文化体制、观念和内容的创新。在此基础上,突出本国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正在构建国家海洋文化产业创新体系,调整现有文化产业结构和投资体制,鼓励社会办核心文化产业。[15]以当代文化相适应、人们喜闻乐见、民众参与度高的方式推广海洋文化,从而树立东方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文明大国形象。
(三)转变海洋建设理念: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
世界各国争夺海洋文化话语权的方式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海洋权益领域面临的一些现实挑战以及对海疆历史认知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的缺失。这是造成我国海洋文化软实力相对弱势的客观因素之一。一是,如何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建立现代海洋制度文化和海洋治理文化;二是,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和平崛起”而不是挑战美国构筑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三是,如何在经济信息全球化时代,建立与世界信息市场互利互惠的信息传播产业。中国海洋文化具有深深扎根于中国海洋开发与管理史中,如果中国的发展在别国看来是合理的,它就较少遇到他国的抵触,如果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且不会威胁他国的核心文化,那么他国就会主动追随。为此国家应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从根本上消除外国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误解。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及意识形态安全,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筑牢中国海防的同时,发出中国海洋文化的声音。对于海洋文化话语体系的研究,有利于从以往关于海洋文化的研究状况中分析其中取得的成绩,查找不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该做法对于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具有推动作用。从思想观念层面促进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这是国家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维持国家文化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四、结语
通过海洋文化,能寻绎中国海洋发展史;通过海洋文化,能感知国家文化的前进方向;让中国在激烈的海洋权益竞争中彰显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和感召力。国家文化的强盛可以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提高国家整体安全系数,从而拥有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
当我们从国家文化的纬度来考察海洋文化建设路径时,发现以思想、价值观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在国家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中国海洋文化是国家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国家文化内容,还能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对外需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内需繁荣海洋文化经济,同时加强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中华文化发展目标。由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搞好海洋文化建设,通过推动海洋文化建设,解决海洋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解决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的共存共荣问题,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
今后,海洋文化建设议题将日趋成为一门显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能推动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在倡议相关海洋管理部门深入研究海洋文化理论的同时,我们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战略,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海洋强国梦”继续努力。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8.
[2]王志东.蓝色文化发展战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11.
[3]苏智良.海洋文明研究(第一辑)[M].上海:中西书局,2016.41.
[4]彼得·佛兰科潘.丝绸之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催凤,宋宁而,陈涛,唐国建.海洋社会学的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8.
[6]王志东.蓝色文化发展战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61.
[7]张纾舒.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04).
[8]董江爱.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中的边疆文化治理研究[J].探索,2016(04).
[9]潘一禾.文化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8-29.
[10]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320.
[11]郑晓云.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56.
[12]李国强.关于中国海洋文化的理论思考[J].思想战线,2016(06).
[13]候毅.发挥文化优势促进“一带一路”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14]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1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肇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4-5.
K23
A
1002-3240(2017)08-0152-05
2017-05-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海洋疆域的形成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5XZS005);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东、南中国海为中心的历史上我国海疆管控研究》,项目编号(2015BLS003)
敖攀琴(1985-),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2014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海疆历史与现状。
[责任编校:阳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