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若干问题研究

2017-04-11李思学

社会科学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方案思想

李思学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若干问题研究

李思学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从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生成与发展、内涵释义、内容体系、鲜明特征、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奠定了“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基础。然而,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是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发展实践哲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定型。今后学术界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需要把握“五个着力点”:一是着力建构“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体系;二是着力挖掘“中国方案”思想的价值意义;三是着力加强“中国方案”思想的传播研究;四是着力强化“中国方案”思想的特征研究;五是着力展开“中国方案”思想的跨学科研究。

习近平;“中国方案”;理论体系;世界意义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发表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方案”,“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此后,习近平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分别提出全球气候治理、互联网治理、经济治理等各个领域的“中国方案”,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沉积,初步形成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中国方案”思想。“中国方案”思想自提出以来,一直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明晰“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动态和研究趋向,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一、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和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提出了旨在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中国方案”思想。

韩喜平指出,“中国方案”思想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普遍质疑;二是中国制度优势不断呈现;三是整个世界对新的制度方案的期待。刘海涛认为,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是提出“中国方案”思想的时代背景。纪亚光也认为,“中国方案”思想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针对当今世界发展困境,为构建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提出来的。[2]

在韩喜平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方案”思想提出的最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越来越强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成为全球寻求发展出路的聚焦点。中国崛起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自力更生、合作共赢为理念,没有输出贫穷、革命与霸权,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成为“中国方案”思想提出的实践依据。纪亚光认为,“中国方案”来自于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底蕴,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方法,来自于面向世界贡献中国价值的内在诉求,从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三个维度为“中国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刘海涛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作为一种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适应中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种“适应”即为“中国方案”思想的可靠依据。[2]刘晨光认为,中华文明是“中国方案”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中国方案”思想植根于学习型文明、大一统国家与先进团体三者有机统一的中华文明传统中,植根于知时达变守中的中华文明道体中,植根于“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理想中。[3]

二、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弄清楚“中国方案”生成与发展的来龙去脉,是深入研究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基本前提。“中国方案”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然而,这一理论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取得的,而是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的。

刘晨光回顾了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之前使用“中国方案”,主要是为国际社会中一些重大问题和难题提供中国的方略和答案。“七一讲话”把“中国方案”和“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相联系,则赋予了“中国方案”更丰富、更深刻、更根本的内涵。而习近平在杭州峰会上强调的“中国方案”,已具有总结性的意味,更具有普遍意义,是对“中国方案”思想的集中阐发和概括。[4]刘新如梳理了“中国方案”的提出过程。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上第一次提出“中国方案”的概念。此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上再提“中国方案”,议题是全球气候治理;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6年7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着重强调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5]

三、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内涵释义

“中国方案”提出至今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何谓“中国方案”?这不仅是研究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逻辑起点,又是建构“中国方案”思想体系的首要前提。学者们围绕“中国方案”的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

在艾四林看来,“中国方案”实质上是一种现代政治文明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化方案。[2]刘晨光认为,“中国方案”是在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的“中国道路”实践中,为了探索“中国问题”以及“人类问题”的答案而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治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内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和。[3]刘新如指出,“中国方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案,是探索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的方案,是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方案,是坚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案。[5]徐建飞则从社会制度出发,提出“中国方案”是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案,是一个后发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并为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启示的发展方案,是一个曾经被西方列强欺凌宰割的东方大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人民幸福的复兴方案,是一个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发展模式的体现中国智慧的创新方案。[6]

四、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内容体系

“中国方案”的内容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是研究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核心。学术界分别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国际安全、互联网治理、气候治理、贫困治理、政党治理等层面研究了相关领域的“中国方案”,初步勾勒了“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框架。

(一)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

秦宣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方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7]杨光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理论的制度体现和实践依据,在中西政治制度中具有比较优势,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完善了人类发展方式。我们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8]于成文认为,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前提下的方案,是有明确领导核心的方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必须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完善。[9]张宇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的中国方案。[10]

(二)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

白雪蕾指出,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提出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主要包括:创新发展方式,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合作共赢,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包容性联动式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1]盛斌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涵盖四大方面:一是“打造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包容与共享增长观”;三是注重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参与性;四是“G20应该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12]何自力认为,杭州峰会提出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即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打造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包容性发展;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努力开拓实现世界经济复苏新途径。[13]在连广宇看来,党中央为破解西方传统现代化困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至少包括三点内容:第一,把现代化目标与民族发展目标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第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发展;第三,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创新现代化发展路径。[14]

(三)国际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

国际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孙敬鑫认为,习近平多次就解决和处理国际安全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在核安全问题上,习近平连续在第三、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提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主张,以及“强化政治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文化”的四项具体措施。在国际反恐问题上,从习近平的一系列表态中可以看出“中国方案”的四大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组成反恐统一战线;多种手段并用,注重标本兼治;不要搞双重标准。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15]

(四)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

孟庆国指出,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我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立场和主张,被誉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共同制定互联网治理规则和体系;共同推进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维护互联网秩序和网络安全;共同尊重各个国家的网络主权。[16]支振锋认为,习近平提出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主要包括: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即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17]

(五)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气候变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共识的议题之一,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国家可以独立应对。”[18]因此,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孙敬鑫认为,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敦促大会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全面阐释了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15]

(六)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孙敬鑫认为,在扶贫减贫领域,习近平为全球治理贫困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四个着力”: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15]

(七)政党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思想不仅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还涉及政党治理的新领域。刘建军指出,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全球范围内政党危机和政党衰败的背景下,提出了政党治理的制度标杆与中国方案,确立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有机统一的路径,明确了执政党之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不可偏废的治理理念,向世界宣告了政党治理的“中国方案”。[19]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政党治理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在反腐败问题上,吴建雄认为,习近平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道路,为国际反腐提供了“中国方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以“零容忍”态度彻底反腐败。[20]在滕抒看来,习近平在国际合作反腐问题上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方案”:加强反腐败追逃追赃等务实合作的“中国主张”;确立以“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碍”为主要内容的反腐败追逃追赃10条原则;倡导建立信息共享、联合调查、快速遣返、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机制。[21]

五、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和中国特色,在解决国内外发展问题的实践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韩喜平指出,“中国方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全面成熟定型的历史标志,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特征。[2]孙敬鑫认为,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具有通俗性、确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通俗性体现为习近平在提出“中国方案”的各类演讲或者署名文章中,运用了鲜活、随和的语言风格;确定性体现为“中国方案”多由领导人正式提出,确保“有人信”;实践性体现在“中国方案”多由中国率先推动落地,确保“看得见”;开放性体现在“中国方案”虽由中国倡议,但需要各国共同参与,不断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共同合作完成。[15]

六、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学术界普遍认为,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艾四林看来,“中国方案”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方案,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破灭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为正在走向现代化而又陷入西方现代化迷思的国家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纪亚光认为,“中国方案”是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和智慧的融会贯通,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处理相互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启示,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韩喜平也认为,“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可以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种族歧视等问题提供文化和理论借鉴。[2]刘昀献指出,“中国方案”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一方面,“中国方案”摒弃了传统大国崛起的发展模式,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将开创人类和平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22]刘晨光认为,“中国方案”既是对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探索,也是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治理提供中国答案,同时具有国内国际双重意义。[3]

七、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其他研究

关于“中国模式”与“中国方案”对比研究。俄国学者亚·弗·罗曼诺夫认为,“模式”需具备普遍性,“中国方案”则是一种倡议,并不打算强迫其他国家接受自己的发展道路,无意强调其普遍性。“中国方案”具有包容性,没有硬性标准,体现的是中国的发展实践,各国都可以根据形势之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23]刘洋提出,“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发展模式,具有固化的特征,必须进行“绿色转型”[24]。与之相比,“中国方案”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方案”对比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北京共识”与“中国方案”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北京共识”核心观念的表达应该是基于规律层面的概括,相对于模式或共识,“中国方案”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二是“北京共识”注重客观的现实例证,“中国方案”却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现实基础。[25]

八、总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野出发,对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进行了多元化、立体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奠定了“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基础。其一,立足于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进行探索,形成了对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深刻认知;其二,从多维视角对“中国方案”进行概括和凝练,初步厘清了“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其三,从各个领域对“中国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丰富了“中国方案”的思想体系。但由于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底蕴,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较广,是“发展实践哲学”中的科学理论。学界当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立足于宏观视角进行研究,在具体的、深层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则略显薄弱。因此,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理应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趋向。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五个着力点:

1.着力建构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体系。当前学界对“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呈碎片化、块状化、分散化的倾向,不利于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体系,更不利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定型。因而,学术界需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进行全方位研究,构建“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框架,丰富“中国方案”思想的理论内涵,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着力挖掘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价值意义。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分析了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一般意义,而对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和世界意义则着墨不够。“中国方案”思想汲取了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政治文化的优秀成果,既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对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道路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深入挖掘“中国方案”思想的价值意义必将成为以后研究的一个侧重点。

3.着力加强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传播研究。虽然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都引起了的强烈反响,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反响仅仅是对“中国方案”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具体实践”还需要很长一段历程。可以说,“中国方案”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程度首先取决于各国对其所表达的文化理念和政治意识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方案”的优势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加大“中国方案”的传播力度,拓展“中国方案”的传播广度,强化“中国方案”的传播深度,使“中国方案”思想能够真正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并内化为行动的自觉。鉴于此,切实加强“中国方案”思想的传播效果研究必然成为今后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4.着力强化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特征研究。“中国方案”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概括,是为了摆脱“西方中心论”而探索出来的中国独特的现代化之路,具有鲜明的特征,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这些特征是“中国方案”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模式或共识的独特标识,也是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方案”的基本依据。从当前的研究看,尚未对“中国方案”的特征形成全面的认识。因此,学界应着重突出“中国方案”思想的特征研究,不断强化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识和认同。

5.着力展开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的跨学科研究。习近平“中国方案”思想涉及政党、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学界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学科出发,对“中国方案”思想展开交叉学科研究,以进一步拓展“中国方案”思想的研究视野。因此,引入不同学科做交叉学科研究不失为今后“中国方案”思想研究的新方向。

[1]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02).

[2]熊若愚,何忠国,范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学习时报,2016-08-30(003).

[3]刘晨光.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的“中国方案”[N].学习时报,2017-01- 25(002).

[4]刘晨光.试论“中国方案”的核心要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21-33.

[5]刘新如.“中国方案”的时代蕴涵[J]..解放军报,2016-07-27(007).

[6]中国社会科学网.徐建飞.“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的内涵释义[EB/OL].http://news.cssn.cn/zx/bwyc/201607/t20160711_3115611.shtml,(2016-07-11).

[7]秦宣.构建人类美好制度的“中国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21-24.

[8]杨光斌.为社会制度探索提供中国方案[N].人民日报,2016-12-05(016).

[9]于成文.社会制度中国方案的探索实践[J].探索,2017(2):5-10.

[10]张宇.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意义[N].光明日报,2016-11-30(015).

[11]白雪蕾.中国方案 世界价值[N].光明日报,2016-09-05(005).

[12]盛斌.习主席在杭州峰会上提出了哪些中国方案[J].人民论坛,2016(25):16-18.

[13]何自力.中国方案:世界经济复苏的助推器[J].红旗文稿,2016(18):12-14.

[14]连广宇.破解传统现代化困境的“中国方案”——略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J].学习与探索,2017(1):1-8.

[15]孙敬鑫.借“中国方案”提升国际话语权[J].理论视野,2016(4):10-12.

[16]孟庆国.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2):88.

[17]支振锋.为互联网的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方案[J].红旗文稿,2016(2):30-32.

[18]张雁.全球气候治理:从中国方案到中国行动[N].光明日报,2016-11-23(015).

[19]刘建军.政党治理的中国方案——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三重路径[N].南京社会科学,2017(1):1-7.

[20]吴建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J].求是,2015(3):8-10.

[21]滕抒.引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从北京反腐败宣言到G20反腐败行动[N].中国纪检监察,2016(18):35.

[22]刘昀献.“中国方案”将怎样影响世界[N].解放日报,2016-09-06(010).

[23](俄)亚·弗·罗曼诺夫.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度[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2):31-35.

[24]刘洋,王子林.论“中国模式”的绿色转型[J].社会科学家,2016(8):56-60.

[25]本报评论员.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方案”[J].实事求是,2016(4):1.

D2

A

1002-3240(2017)08-0035-06

2017-01-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化视阈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验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BKS03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ZDA001)

李思学(1984-),河南南阳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赵立庆]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方案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烂脸了急救方案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