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4-11郭素红

社科纵横 2017年3期
关键词:跨国流动人才

郭素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社会学研究·

人才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郭素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人才是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高级人才也需要通过流动,以寻求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环境,而高级人才进行跨国流动的决策过程体现在其对影响高级人力资源流动因素的权衡和甄选上。本文从经济、政治、工作环境、事业发展等因素对人才跨国流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影响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相关因素。

人才 跨国流动 影响 外国专家 来华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一国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存亡。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之间的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人才的跨国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人才也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高级人才也需要通过流动,以寻求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环境。人才也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寻找到更能发挥其才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或者拥有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从而发挥其最佳作用。

人才的跨国流动是指人才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留学、移民、签订工作合同、做访问学者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进入知识经济以来,许多国家的移民政策都在逐渐放宽,尤其是减少了对技术移民的限制,使得人才的跨国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人才的跨国流动规模也日益扩大。人才跨国流动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目前,全球人才流动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随着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跨国流动开始出现了向这些国家回流和流入的新的趋势。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高级人才,其进行跨国流动的决策过程体现在其对影响高级人力资源流动因素的权衡和甄选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同的因素在每个个体的心中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意味着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一、经济因素

人们总是希望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获得更多的预期收益。人才跨国流动的决策取决于流动主体对流动收益和流动成本的衡量和比较,人才在跨国流动过程中首先要比较流动前后的经济收入,只有当经济收入增加时,人才的跨国流动才可能发生。因此,微观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决策的最根本因素,也是人才是否流动的先决条件。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舒尔茨指出:“薪金意味着价格,它们隐含着市场规律。对于特殊的高技术薪金,市场会扩展到国际范围。作为对该市场上薪金的一种反映,人们会在国际之间进行流动。因此,有些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当然,这个预期流动收益不是仅仅考虑工资待遇,而是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流动成本、各种收益和风险因素等的综合结果。人才跨国流动实际上就是由预期跨国流动收益减去各种成本之后所得的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当跨国流动收益大于跨国流动成本时,人才就会选择跨国流动。国外的一些人口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70%到80%的人员流动是由于经济原因。

二、政治因素

在宏观层面上,人才的跨国流动受到国家间宏观政策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各国政治、经济环境存在的差异、移民政策的制定等方面。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倾向于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国内政治动荡、经济环境不稳定是许多优秀人才纷纷选择离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人才跨国流动是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因此人才跨国流动规模必然会受到各国人才流动政策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留学、移民、工作签证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增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

三、工作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尤其是创业环境是影响人才流动的另一个直接因素。微观经济因素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技能和具有较高素养的高级人力资源具有商业创造和资源运用的特殊才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级人才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层次人才往往更向往法治、透明、公平、竞争、高效的工作环境。人才跨国流动不只是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还要有适合发挥其专业技能的工作环境,这也是良好创业环境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更是利用其高度发达的教育与科研体系、良好的工薪待遇与工作及生活条件、高度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环境等有利条件,提供适合高级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与机遇,这些工作环境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成为发达国家吸引国际人才的优势因素。

四、事业发展因素

追求事业成功也是影响人才跨国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高级专家及其他学术研究人员跨国流动的动机所在。从人力资源流动的特点看,人才总是流向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创造出更多价值,并能使其自身价值增值的国家或地区。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的资本市场、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也都是人才跨国流动的重要因素。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投入大的国家,其知识总体水平高、信息传播速度快、学术交流与合作频繁,具备知识生产的良好环境特质,因而高级人才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有所成就。

五、影响外国专家来华诸因素

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国外的高层次人才,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用国外人才促进本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的做法。

人才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是流向那些能够提供高收入或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耶鲁大学名誉教授迈伦·热内尔认为:“科学家是一个移动的专业阶层。哪里有支持,他们就会去哪里。”但是,经济上的支持并不是唯一因素。美国近几年移民增长趋势减缓,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很多高学历、高科技人才都不再坚持留在美国。2009年,杜克大学、哈佛大学等学府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203名曾经在美国留学的来自于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都拥有美国学位、曾在美国工作一年以上,之后又都返回了各自的母国。研究人员根据调查的结果,发布了—份名为“美国亏世界赚”的报告。这次调查发现,84%的中国海归和68.7%的印度海归认为,母国可以提供比美国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29.6%的中国海归和39.8%的印度海归表示即使美国可提供绿卡和同等工作机会,他们也不愿再回到美国。这项调查结果使美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对美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感到担忧,因为在过去10年,美国创办的高科技公司有25%的创始人是国外移民。对于这一研究报告,中国新闻网2010年6月26日也作了专门报道。

来华外国专家主要是指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才能或某种特长,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对中国社会做出贡献的外国人士,包括经济技术和管理领域、教科文卫系统、外商投资企业、随引进项目合同和重点建设工程来华等外国专家。能否吸引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不仅仅需要收入保障、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完善等基础,还需要软环境方面的保障。经济因素以及科研投入等固然重要,但政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社会人文等等软环境实力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影响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政治因素: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政局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中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战略、教育制度等。

2.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关于人才引进、利用和管理的机制,移民、出入境、居留的政策,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与办事效率。

3.工作因素:工作环境、教育与科研体系支持、发展机遇、工薪待遇等。

4.社会因素:社会对外国专家的接纳与欢迎程度,开放与包容性,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等。

5.服务因素:相关的服务平台与人才市场能否提供充足的机会与帮助,相关的协会、社团、机构能否提供渠道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6.生活因素: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医疗保险、外汇兑换、服务设施。

7.家庭因素: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配偶就业安置等。

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是吸引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前提。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才能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来华专家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重视外国专家的创造性劳动对中国社会的巨大贡献,为外国专家在我国的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学术环境,同时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为来华工作的外国人才办理有关手续的综合服务水平,使外国专家能够潜心钻研,安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跨国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发挥其特点和专长。

2016年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当前我国已有76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8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总数已达13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49名。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条件下,国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争夺也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依靠教育加速培养人才的同时,都在努力制定政策,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吸引国外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争夺。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原因各不相同,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大体都受到国际社会、国家政局、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国内的工作、生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也逐步改善,为吸引国外高级人才来华发展创造了条件。

[1]王辉耀.中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面临的新挑战[J].国际人才交流,2010(03).

[2]王靖华.“外国专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收入分配的优惠政策[J].国际人才交流,2010(01).

[3]陈娜,张向前.美国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5(06).

C96

A

1007-9106(2017)03-0101-03

郭素红(1971—),女,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后。

猜你喜欢

跨国流动人才
人才云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